科技自立自强是“两个大局”下的定盘星和稳定器

2020-12-17 03:31夏建立
科技智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背景问题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重要地位,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做出的重大战略研判。科技自立自强是“两个大局”下的必然选择,是科技领域的自力更生。目前,我国的科技自立自强尚存在一些不足,要切实做到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与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相结合五个方面,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的科技自立自强。

关键词:科技自立自强;背景;问题;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881/j. cnki. 10063676. 2020. 11. 06

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下的定盘星和稳定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将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重要地位,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做出的重大战略研判。

一、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

(一)科技自立自强是“两个大局”下的必然选择

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定盘星。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远景目标,我国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1]这些远景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强国之路的过程,科技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2],只有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将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可以稳步行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

科技自立自强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稳定器。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围堵,欧洲的难民危机及与阿拉伯世界的文明冲突,欧美国家弥漫着封闭主义、利己主义思潮,加之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整个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空前加强。虽然,中国依然坚定地实施对外开放,但外部的不稳定性意味着在很多领域面临着极大的技术“断供”风险,科技的自立自强是我们面对大变局的稳定器,科技自立自强才可以做到不惧外国封锁,把美国卡脖子清单变成科研任务清单,不畏“断供”危机,以国产利器抢占空白市场,迅速将卡脖子技术“白菜化”。

(二)科技自立自强是科技领域的自力更生

我国有自立更生的优良传统。1945年1月10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上说:“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3]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在各个领域自力更生,经济领域开展“大生产运动”,军事领域建立自己的兵工厂,出现了“边区造”“解放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创造性,不断创新,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军战士取胜的关键—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4]面对拥有强大科技力量的美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建设科技强国需要在科技领域发扬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的精神。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惧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封锁,毅然扛起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大旗,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两弹一星”伟大成就。直到今天,“两弹一星”精神依然熠熠生辉。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时强调:“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5]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尽全力做到自立,努力达到自强。科技自立自强是强健自身的筋骨,在关键领域不惧任何外部威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探索。科技自立自强是面对目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应对方略,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亟须做到自立自强,只有做到了科技自立自强,才能稳定住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局,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岿然不动、屹立不倒。

二、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存在的问题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在迈向向科技强国行列。[6]但我国依然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首先,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部分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整个制造业升级受到制约。例如,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消费市场,但是9096依赖进口,自给比例仅10%左右,每年的进口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资本与研发投入方面都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另外,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新研制动力进程緩慢,现有发动机难以满足飞机日益增长的动力需求,动力多依靠进口。[7]

其次,科技创新及科研评价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强,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有待优化、科技人才评价方式不科学、科研机构评估制度不完善、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跟不上等问题亟待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已经着手进行科技体制机制领域的改革,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及科研评价体制机制。

再次,基础研究领域薄弱。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任正非说,只有长期重视基础研究.才有工业的强大。由于基础研究是“把钱变为知识”,长期以来并不为社会所重视,往往需要科研人员做得“冷板凳”,而这又不能仅仅依靠科学家的热情,所以长期以来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比较薄弱。与之相关的我国基础教育方面也较为欠缺,近些年来能够快速产生效益的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基础教育投入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8]。

最后,缺乏相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支撑。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和科研机构,科技从理论的基础研究,到科技突破、科技创新,再到市场化、产业化,最终才能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需要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目前,我国在不少领域,尤其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因为深入嵌套进国际经济体系,缺少完整链条的生态。譬如,被美国无理打压的芯片领域,基本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垄断的操作系统,国内一些企业可能在技术上已经突破,但是单打独斗很难对抗整个行业生态,科技的自立自强缺乏相关链条的支撑。

三、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路径

针对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未来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有效保障国家科技安全、把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引领高质量发展。

第一,必须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党的坚强领导是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先决条件,这一点已经在历史中得到一次次印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初至改革开放之前,除了初期受到苏联短暂援助外,大部分时间中国都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外部封锁。但是,在党对科技工作的坚强统一领导下,广大科研工作者凭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满腔热情,无私奉献,不惧艰难险阻,最终基本上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产生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先进国防科技的伟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党的领导无疑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新时代这就是新型举国体制。习近平总书记说:“要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9]关键核心技术是科技领域的高地,仅仅依靠个人或团体分散作业是很难有突破的,必须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集中一切科研力量,在科技领域打大仗、打硬仗、打歼灭仗。

第二,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提法,区别于传统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机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致力于从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解决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发展、国计民生等根本性问题,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区域;根据需要承担国家赋予的职责,履行国家赋予的使命;在创新能力、保障能力、发展能力、研究成果等方面代表国家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0-11]强化我国战略科技力量,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加强国家级科研机构战略力量建设。

第三,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恩格斯说: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12]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发明”基本都是由企业主导或推广的。今天中国领先世界的5G通信技术,也主要由华为公司主导。因此,从政府层面来讲,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打通“关卡”,“完善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13]。

第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释放出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要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線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14]。人才是大国之间竞争的核心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要将科技人才培养与国家大学“双一流”对接,教育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充分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的创新活力。

第五,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与加强国际科技交流相结合。科技的自立更生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经济领域的自立自强,但又强调了两者都要兼顾,只有稳定住内循环,才能形成良性的新发展格局。目前,中国正是一方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另一方面继续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科技交流。

2020年10月30日,全球新冠疫情日益严峻,美国单日新增病例超过9.9万例,打破全球纪录,欧洲迎来第二波疫情,法国、英国、奥地利等再次“封城”,而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全球300多位科学家,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参会,科学界全球“最强大脑”汇聚中国。11月5 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向全世界敞开国门。科技自立自强之路,既需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又要打开国门,积极推动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0-10-30 (0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24 (02).

[5]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EB/OL]. (2020-04-24) [2020-11-lO].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686148.

[6]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9 (02).

[7]任泽平.中关科技实力对比:关键领域视角[J].发展研究,2018 (09):4-15.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9]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强调: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N].人民日报,2020-04-28 (01).

[10]贾宝余,王建芳,王君婷.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 (09):4-15.

[11]高文.努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N].学习时报,2020-06-24 (006).

[1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4]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20-09-11) [2020-11-lO].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858756.

夏建立,男,1987年生,硕士,出版专业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公共治理与行政区划。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背景问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