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

2020-12-17 03:29李夏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整合信息技术

李夏婷

摘 要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之中,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措施,能够使高中美术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在本文之中,我们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探究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主要原则,并提出了高中美术教育中运用信息技术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希望能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起到应有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 新课标背景 高中美术教育 信息技术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1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将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美术教育之中,能够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依托,在有限的教学活动实践之内,为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使高中美术课堂的信息量得到拓展和提升,使学生的欣赏要求得到全面满足,进而使高中美术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提升。举例而言,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之中,如果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将教学内容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就能够使课题的知识点更加具体化,使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和简单直观的文字描述瞬间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传统教学手段所需要的时间得到节省,为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欣赏美术作品的美感。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欣赏名人的作品。在信息化教学技术之下,学生能够在一趟美术课程之中欣赏到30幅左右的美术作品,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让学生能够受到更加良好的美学教育,为学生营造更加全面的美术学习环境。

人对于世界信息的接收主要是以视觉为主,而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如果离开了视觉直观传达,就会导致美术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在传统美术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哪怕有再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难将对画作的直观感觉体现出来,学生也无法对高中美术教学内容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着声情并茂和多种感官相结合的特点,能够使学生的感官得到全方位的刺激,确保整个教学活动更加生动鲜活,使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的到全面激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局部的知识点加以放大,使学生能够对美术手法和绘画技巧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也是教师难以用语言起到的作用。

2新课标背景之下高中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主要原则

2.1发展性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对于多个学科也更加强调其发展性。所谓的发展性,也就要求了教师要能够完善学科评价体系,关注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确保学生能够从教学活动之中获取深入发展的机制。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遵循发展性原则,确保基础知识和基本美术技巧能够随着学生学习活动的不断开展而升华,确保学生的情感得到全面升华。而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也要做到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完善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层次感和美术教学活动应有的发展性。

2.2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认知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机制,使连接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的主要渠道。在教学活动开展之中,教师应该通过信息化技术使学生的感官得到全面的刺激,确保学生有着更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到活动之中,让学生能够对多种事物有着更深的感触。在美术教学活动之中,学生会以自主实践的方式表达自身的见解和想法,自觉主动的展现自身学习成果。在这种模式之下,美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会得到全面解决,使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实实在在的开展实践活动,从而为高中美术学习赋予更加现实的意义。

2.3多元化原则

所谓的多元化原则,也就是指在信息交流过程之中,要符合多向性的要求。教师在运用信息化技术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之上,构架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机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使学生的爱好得到尊重,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提供空间。教师要能够重弄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多种资源和信息加以有机结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使多种教学内容能够得到灵活的表达,提升教学活动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为学生营造更加全面且真实的教学情境,使高中美术课堂的参与度得到全面提升。

3新课程背景之下高中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主要对策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教师要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其应用到课堂导入、教学进程和课后复习环节之中。互联网的出现,不仅降低了知识传播的周期,同时也能丰富信息获取的渠道,使多种先进的学科理念得到直观呈现。而高中美术教师则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探索全新的教学机制,使教学体系得到优化和完善。举例而言,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在学校的主导之下,与其他班级组成学习成果交流探讨会议,让学生能够在网络上各抒己见,提交自己的美术作品,点评和赏析其他班级学生的美术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也能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良好培养。同时,信息技术也为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探寻与美术知识相关的问题,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将更加多元化,而高中美术教师则应该通过信息化技术,让学生将自己关注的现象与事件通过课题研究或者项目的形式加以展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高中美术教师并非扮演了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习惯和探索意识形成的引导者,主要起到的是点拨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心智的作用,是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引导,是学生研究课题和项目开展的合作者。

4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高中美术教育也引入了信息化技术,使高中美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这也就要求了高中美术教师能够明确信息化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重点和应用要点,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效力,从而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本质需求,为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使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国腾.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9(04):181.

[2] 吴健.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J].南北桥,2018(22):58.

猜你喜欢
新课标背景整合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情景创设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