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种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以安徽省庐江县为例

2020-12-18 20:05
中国种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庐江县种业安徽省

(安徽省庐江县种子管理站,庐江 231500)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1],发展现代种业,事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庐江县地处皖中,北濒巢湖,全县辖17 个镇、1 个农业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和2 个工业园区,耕地面积为8.8 万hm2,粮棉油常年播种面积在16.67 万hm2以上,其中,双季稻种植面积6.7 万hm2,是安徽省早籼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近年来,庐江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种业强县战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引领,多措并举,做大做强种子产业,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2006年以来,庐江县先后被评为国家首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共9 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国粮食(长江中下游水稻)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2]、全国农业综合执法试点县,2019 年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1 庐江县种业发展成就及现状

1.1 种子企业发展情况早在2006 年,隶属于县农委的庐江县种子公司完成了国有企业改制,实行市场化运行;委属二级事业单位的县良种繁殖农场也将种子生产经营业务剥离出来,成立了安徽省皖庐种子有限公司,自主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全县共有农作物种子企业11 家,其中,注册资金在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5 家,注册资金在3000 万元、6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各1 家,另有从事种子销售的企业4 家,全县共有种子代销网点270多个。自2000 年12 月《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县内各种子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辖区内的安徽省白湖种子有限公司近年来共投资4200 万元扩建了两条种子生产流水线,新建了两套先进的种子烘干、加工设施设备,该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企业,建立了全省最大的、稳定的常规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

1.2 种子检测监管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安徽省编办、财政厅和农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全省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中种子管理机构调整工作的通知》(皖编办[2007]161 号)文件后,庐江县及时将种子生产经营与管理职能分离,县编办下文成立了庐江县种子管理站和庐江县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明确工作职能,理顺了体制。2010 年9 月,县种子质量检验站通过了原农业部的种子检验能力认证和安徽省农委的资格考核验收,成为安徽省首批取得种子质量检验检测资质的6 个市、县之一,并负责承担对合肥市和原地级巢湖市的各县(区)开展种子质量委托检验检测工作。2007 年,县种子管理站牵头组建成立了庐江县种子协会,发展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和种粮大户等会员共221 个。

1.3 种子市场繁荣,秩序稳定“十三五”期间全县种子代销网点遍布各乡镇,种子市场繁荣,各类农作物种子品种丰富,种子质量水平逐年提升,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的假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也没有发生因种子质量纠纷引发的农民群体性上访事件。

1.4 种业发展科技支撑力不断增强2010 年安徽农业大学与庐江县政府签订协议,进行合作共建,在庐江县郭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下属多个科研院所和隆平高科等种业也分别在庐江县建立了科研基地、种子试验基地。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种子协会组织多家合肥市种子企业,在庐江县郭河镇建立合肥市种子产业园,占地35hm2,开展农作物种子生产试验、展示示范。农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入驻,加速了科技成果向庐江种业的转化应用。

1.5 种子基地规模和良种推广使用明显加快在同大镇、郭河镇和白湖农场等地,建立了1 万hm2常规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和650hm2的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生产基地。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2%,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商品化供种率达到75%以上。县种子管理站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2018 年承担了全国第十六届种子“双交会”参展314 个水稻新品种的田间种植展示和国家20 个水稻新品种核心展示工作,2019年承担了安徽省唯一一个省级水稻新品种田间集中展示(211 个水稻品种)项目,取得很好的展示示范效果,推动良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子企业“多、小、散、弱”,农业用种依靠外调目前,全县还没有获认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除隶属于白湖监区的安徽省白湖种子有限公司外,县内的多数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研发能力弱,拥有自主品种权的品种少,县内种子企业供种量常年不能满足全县农业生产需要,尤其是粳稻种子,一半以上依靠从江苏、浙江等外省调入。

2.2 种子执法人员较少,执法监管力度不大根据皖编办[2007]161 号文件关于种子管理人员数量规定“县耕地面积3.33 万hm2以下的定编6 名,3.33万hm2以上的每增加2 万hm2增编1 名”的要求,庐江县从事种子管理人员应为8 人以上,但是目前全县在岗从事种子执法管理人员只有5 人,同时还兼职其他工作,现有人员力量不能适应农业大县种子管理工作需要。由于执法人员不足,存在对种子市场检查频次少、检查面不够广(对村级种子代销网点检查较少)和对经销未经审定的种子案件处罚力度不够大等问题。

2.3 市场种子品种多、杂,当家主导品种少庐江县粮食生产主要是以小麦和常规稻为主,常规稻占水稻总面积95%以上。全县农业生产用种量大,县内种子企业供种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种子批发商从周边省、市、县调入大量稻、麦种子,全县市场上的种子品种多、杂、乱,当家主导品种少。

2.4 财政保险政策支持不够,种业发展保障体系有待完善近年来,地方政府出台宏观政策较多,口号喊得较多,实质扶持利好较少,目前县政府还没有制定出台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农作物制种保险政策。政府对种子企业在用地、信贷融资、财政资金奖补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大,县域内的庐江县种子有限公司和安徽乐利农种子有限公司多年来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急需增加用地,政府一直没有给予审批。

3 种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出台种业扶持政策,加强种业发展保障一是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建议县政府根据《种子法》规定,制定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每年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农业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机构要主动帮助种子企业申报安徽省和国家级的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二是尽快推动种业保险和信贷支持政策落实。认真落实省、市关于种业保险和信贷支持相关政策。农业主管部门要主动与保险公司对接,参照外省制种保险经验作法,制订本县种子生产保险实施办法,将稻麦良繁生产纳入农业保险范畴;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切实帮助种子企业解决信贷融资问题。三是出台支持种业发展产业政策。建议县政府修改调整2018 年出台的《庐江县现代农业“510”产业提升工程奖补政策》文件,将种子生产与茶园、稻虾米生产等5 个产业一起纳入县政府现代农业“510”产业提升工程范畴,对常规农作物种子良繁生产规模达到6667hm2或杂交水稻制种达到667hm2的,给予20 万元产业资金奖补;同时,将种子良繁生产与粮食加工、“庐江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创建工作结合,形成种子生产、粮食加工和大米品牌创建相互衔接的产业链,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种子产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3.2 实施种业强县战略,大力推进种子基地建设一是扩大郭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模。政府加大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的台湾农民创业园、郭河镇和同大镇一带,建立大规模的常规水稻、小麦良繁基地和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并不断扩大基地规模,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基地内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保证生产基地长期稳定。二是着力培育白湖良繁基地。发挥国有白湖农场耕地面积大、农田平整、基础设施条件好和基地内近年来发展快、生产技术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安徽省白湖种子有限公司等资源优势,在“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培育白湖良种繁育基地,力争把整个1.13 万hm2的白湖农场全部建成农作物良繁基地,重点发展红皮小麦种子生产,将其打造成安徽省重要的红麦良繁基地。三是积极申报省级区域良繁基地建设项目。紧抓作为合肥市南部副中心和合肥市南向发展(合肥市标志性大道“徽州大道”南延庐江路段即将建成)战略机遇和庐江县农业大县的影响力,积极申报区域性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争取部、省、市三级项目支持,实行省市县共建。在“十四五”期间,全县大力实施种业强县战略,建设依托位于郭河镇的安徽农业大学庐江科技园、合肥市种子产业园为核心的种子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做大庐江种子产业,加快推动种业成为庐江县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沿合铜公路一线建立1.8 万hm2以常规双季水稻为主的种子生产基地,在白湖农场及其周围建立1.2 万hm2小麦良繁基地。

3.3 加强并购和科技转化,扶持种业做大做强一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龙头种业集团[3]。种业强,企业必须强。要引进合肥等周边地区的种子大企业入驻庐江,进行兼并收购县内中、小种子企业;此外,鼓励中、小种子企业相互间合并重组,实现资源聚集、优势互补,全县要着力培育2~3 家创新能力强、生产加工先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对于特色优势明显的中、小、微种子企业,引导其在特色作物、小作物种业上形成优势,做专做精,走专业化发展道路[4]。二是产、学、研、企结合,推动科技转化。利用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在庐江县建立科研试验基地的优势,政府加强引导,推动产、学、研和县内种子企业结合,组建种业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成果与育种技术向县内种子企业转化流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扶持种子企业发展壮大。政府出台政策,解决种子企业因扩大发展使用土地和信贷融资存在困难的问题;鼓励和引导国有、集体、社会资本通过参股等方式进入种子行业;对于种子企业购买先进的制种、采种、加工机械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农技推广部门和种子管理机构要带领种子企业到中国水稻所和江浙一带的农业科学院帮助企业引进、转让农作物新品种,增加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品种数量。多措并举,扶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3.4 大力开展试验示范,加快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用一是发挥种子产业园示范辐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已入驻庐江的合肥市种子产业园试验示范作用,为合肥市种子产业园扩大规模、深化发展做好土地流转等保障服务,进一步完善种子产业园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引进省内外龙头种子企业入驻种子产业园,逐步扩大种子产业园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大力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在近2年县种子管理站于郭河镇承担实施全国种子“双交会”田展、省级水稻集中展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多年来承担实施部、省级下达的水稻绿色高产创建工作的基础上,今后要把郭河镇基地建成长久性的或作为庐江县乃至合肥市、安徽省重要的水稻新品种集中展示示范基地,常年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示范。针对全县区域气候特点和农民种植习惯,农技推广机构每年引进市内外优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一批适宜本县双季稻规模化种植的早籼稻、双晚稻和一季粳稻的优质高产主导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加快农作物新、特、优品种在全县的推广应用,示范、引导广大农民开展绿色种植生产,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3.5 整合资源增强人员力量,强化种子执法监管服务一是整合执法资源,增加种子执法管理人员。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庐江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整合现行分散在种植业、畜牧动检、水产渔政和农机监理等单位的执法资源,组建成立涵盖种子管理职能在内的庐江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幅度增加执法人员,实现在编在岗执法人员30 人以上,增强种子管理执法人员力量。二是发挥县种子检验站作用,加强市场种子质量监测。向省农业主管部门申报,将检验资质已到期的县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申请续展,积极发挥县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作用,针对农时季节,全面开展市场种子抽检,加强播种前种子质量监测监管。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市场监管。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种子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无证生产、未审先推、套牌侵权和制售假劣等各类种子违法行为。四是引导种子协会积极作为,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县农业主管部门和县种子管理站要引导县种子协会积极作为,经常性开展活动,帮助种子企业、代销网点和种植大户会员开展政策咨询、技术培训、纠纷维权等服务,加强企业间合作和行业自律管理,促进全县种业规范行为和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庐江县种业安徽省
全域旅游创建背景下县域多类型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以安徽庐江县为例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成长相册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新常态下庐江融入合肥经济圈之“工业立县”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