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北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的思考

2020-12-18 22:37刘晓燕
中国种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种业中药材河北省

刘晓燕

(河北省种子管理总站,石家庄 050031)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河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对优良品种的需求也随之上升,生产中迫切需要大量优质的中药材种子,而中药材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凸显“三缺”状态:生产缺标准、经营缺渠道、管理缺依据[1]。近年来,河北省相关部门采取了出台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扶持中药材种子基地建设等措施,积极推动中药材种业健康发展。

1 发展现状

河北省是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草原的省份,多种生态类型的地理构成造就了丰富的地方中药材品种资源,形成了中药材资源的“两带三区”式集中分布,即燕山产业带、太行山产业带、冀中平原产区、冀南平原产区和坝上高原产区。河北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公益性育种与企业商业化育种的有机结合,选育出柴胡、黄芩、知母、防风、酸枣、北苍术、连翘等一批大宗道地中药材新品种,培育了6 家具有地域特色的中药材企业,为河北省中药材种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河北省在中药材种业发展中进行了探索,积极推进中药材良繁基地建设,但由于中药材繁育周期长,效果还未显现,专业化中药材种子企业与市场需求相比明显偏少,与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和种子标准化的进程相比,中药材种业发展明显滞后。

2 存在问题

2.1优良品种难于推广2002年试行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主要内容虽然是规范中药材种植,但针对中药材脱毒、选育、良种繁育等技术性管理缺乏细致规定,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有限[2]。目前河北省缺少专业的中药材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种子经营单位大多是中药材经营企业,缺乏中药材种子知识方面的专业人员,纯正、优质、廉价的中药材种子不能及时有效地应用到生产当中,供需形成极大反差。

2.2种子质量难有保证中药材种子特性不一,有的可以中长期储存,有的却只能现繁现用。在栽培技术上,不排除使用化肥、助壮剂、膨大剂等现象;在栽培模式上,也有西苗东栽、南药北种等现象。再加上培育种子的过程中缺乏检疫、提纯复壮工作,致使药材疫病不可控、品质较低[3]。种子经营企业缺乏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必要的发芽试验也很少进行,难以保证播种后的成活率,产量极不稳定,很容易造成经济损失。

2.3种子经营亟待规范中药材种子经营缺乏专业规范化管理,经营者既没有质量标准,也没有规范包装和内容清晰的标签标注。实际中,与快速增长的中药材种植相比,中药材种子的规范生产严重滞后,其经营模式仍以分散种植户为主,而且中药材种子也只是附属于中药材生产,普遍存在规模较小、种植分散等问题[4]。中药材种子在不同生态区流动混乱,有的品种被引入不适宜播种的区域,影响了中药材的品质,也给中药材种业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 思考建议

3.1加强品种培育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为支撑、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中药材种业创新平台,建设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体系、高效改良育种技术体系、专用型品种定向选育技术体系,筛选创制一批优异中药材种质资源。培育或引进高含量、高产、抗病等不同用途的专用品种,开展中药材脱病毒技术研究,尽快实现中药材品种创新从“选”向“育”的转变,以优良品种促进中药材品质更高、产量更稳、用途更丰富,为生产提供优质种源,提高品种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把中药材品种区域试验、示范、登记、繁殖和推广等环节连结起来,尽快施行中药材品种登记制度,公布中药材品种登记指南,从根本上保护中药材育种者的合法权益,改变中药材良种选育、生产流通的落后局面,加快中药材新品种培育进度[5]。

3.2建设繁育基地根据河北省丰富多样的生态类型区和中药材种子生产环境需要,充分发挥柴胡、黄芩、知母、防风、北苍术、连翘、酸枣等河北省大宗道地品种区域优势,重点培育区域特色中药材种子企业,开展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子(种苗)繁育,快速升级种植模式,打破由散户控制生产的局面。坚持以药材种子繁育企业为龙头,促成生产、精选、分级、包衣、包装、质量检测的产业链,发展成为集中药材种子育、繁、推、销一体化的服务实体,结合建立种子信息服务网络,促进中药材种子健康流通渠道的形成[6]。推动种子生产基地向有品种、有实力和有信誉的种子企业转移,逐步建成集科研、生产、加工、贮藏、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

3.3强化科技支撑整合中药材科技创新资源,加大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在中药材专用型品种定向选育、抗病性品种选育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支持专家开展科学研究、成果示范、技术培训等工作,综合提升中药材种子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鼓励中药材企业、大户和农林技术服务部门与科研院所、高职院校进行技术合作,开展本地主推药材品种的资源评价保护技术、生产栽培技术、种苗培育技术的试验研究,争取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应用于生产[7]。鼓励和支持与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联系合作,充分利用各种中药材科技资源,强化技术创新,提升科技含量。

3.4完善质量监管积极推进中药材种子质量认证工作,完善质量监管,提升种子质量控制水平。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技术体系研究,明确中药材种子的特征特性、品质、质量、生产加工、检验、运输、包装、贮存等技术规定。建立中药材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科学制定中药材种植生产、质量检测、精选分级、良种标准、加工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的地方或国家标准。充分发挥河北省中药材种子检测机构在中药材种子质量检验方面的能力,对中药材种子生产企业进行脱毒苗及种子质量监督抽检,提升中药材种业质量管理水平,做到主要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全覆盖,实现区域特色中药材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全覆盖。

猜你喜欢
种业中药材河北省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