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68 的选育

2020-12-18 22:37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中国种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积温自交系籽粒

马延华 孙德全 李绥艳 林 红 潘丽艳 吴建忠 李东林 杨国伟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1]。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2018 年种植面积641.3 万hm2,总产量3982.0 万t,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53.0%,种植面积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各单位育成玉米品种数量逐年增多,而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品种很少,缺少优良突破性品种,尤其是缺少耐密性好、抗倒伏、综合抗性好及商品品质好的品种[2]。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玉米年种植面积约167 万hm2,约占全省玉米总面积的26.0%,是重要的玉米主产区。开展第一积温带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对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

1 亲本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1.1母本M504M504 是2003 年 用200Gy 的60Co-γ 射线照射法国杂交种LIM504 干种子为基础材料,在黑龙江哈尔滨和海南三亚作一年两季8 代连续自交,于2007 年选育而成。该自交系出苗至成熟(哈尔滨)124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80℃左右。幼苗第一叶鞘绿色,幼苗健壮,株高250cm,穗位高100cm,株型收敛。雄花序主枝明显,分枝3~6 个,花药绿色,花粉量中等。雌穗花柱粉色。果穗柱型,穗长15.5cm,穗粗4.5cm,穗行数14~16 行,行粒数36粒,籽粒黄色,百粒重31.5g,出籽率86.9%。

1.2父本T418T418 是2002 年用自交系Mo17和T116 杂交组配基础材料,在黑龙江哈尔滨和海南三亚作一年两季8 代连续自交,于2006 年选育而成。该自交系生育期127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50℃左右。幼苗第一叶鞘紫色,株高230cm,穗位高80cm,株型平展。叶片绿色,茎绿色,雄花序分枝4~7 个,花药绿色,花粉量大。雌穗花柱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6.5cm,穗粗4.5cm,穗行数12~14 行,行粒数36 粒,籽粒黄色,百粒重28.0g,出籽率84.1%。

2 杂交种选育及特征特性

2.1选育过程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2008 年以自交系M504 为母本、自交系T418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代号为龙育2881。2009 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参加玉米新组合初比试验;2010 年参加本单位玉米品比试验;2011 年进行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地区多点联合鉴定试验;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温暖风沙干旱区(二区)预备试验;2013-2014 年连续2 年参加区域试验;2015 年参加生产试验。2016 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命名为龙育168,审定编号:黑审玉2016016。

2.2特征特性龙育168 幼苗绿色,叶鞘绿色。株高295cm,穗位高105cm,成株叶片数17 片。果穗呈筒型,长21.6cm,粗5.3cm,穗行数14~18 行,穗轴红色。籽粒为马齿型、黄色,千粒重387g。生育期约125d,需≥10℃活动积温约2600℃。

2.3营养品质分析及抗病性鉴定经2014-2015 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分析:龙育168 籽粒容重762~776g/L,粗淀粉71.80%~73.43%,粗蛋白10.98%~11.05%,粗脂肪4.11%~4.16%。经2013-2015 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中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发病率8.7%~20.8%。

3 产量表现

2009-2010 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试验地进行品种观察、品种比较试验,2 年每hm2平均产量10824.1kg,比对照品种兴垦3 号增产11.9%;2011年进行全省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0713.0kg,比对照品种兴垦3 号增产12.6%。2013-2014 年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温暖风沙干旱区进行了13 点次的区域试验,13 点次全部增产。其中2013 年每hm2平均产量10877.3kg,比对照品种兴垦3 号增产12.0%;2014 年平均产量11910.9kg,比对照品种誉成1 号增产9.6%。2015 年进行生产试验,7 点每hm2平均产量10547.9kg,比对照品种兴垦3 号增产17.7%。为了进一步考察龙育168 的增产效果及其利用价值,于2015 年在齐齐哈尔、大庆、安达、杜蒙、泰来、龙江,以及富裕、青岗和兰西等市县进行了大面积生产示范。多点平均产量10126.3kg/hm2,比对照誉成1 号增产8.8%,表明龙育168 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4 主要栽培技术

4.1地块选择优选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排水方便、无病虫杂草、土质肥沃、酸碱度偏中性的地块。如需连作的尽量选择土质肥沃的玉米茬。

4.2整地无深松基础的地块秋季采用大型农机具深松、旋耕、灭茬、起垄、镇压一次性作业,达到待播种状态;有深松基础的地块采取秋季灭茬旋耕一次性作业或春季顶浆灭茬旋耕起垄一次性作业。

4.2适时播种应在5~10cm 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土壤含水量25%~30%时抢墒播种。龙育168 的适宜种植区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一般在4月23 日至5 月1 日播种。

4.3种植密度及施肥依据龙育168 的品种特性,中等肥力地块一般保苗密度5.5 万株/hm2;在栽培水平较高、肥水条件较好地块以6.0 万株/hm2为宜。每hm2施用有机肥1.0~1.5t,整地时施入;底肥或种肥施五氧化二磷68~95kg、氧化钾58~66kg、纯氮30~45kg;在植株11~12 片叶展开时追施纯氮70~100kg。

4.4田间管理化学除草 土壤墒情好、整地精细的地块,可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除草。选用乙草胺、2,4-D 丁酯、莠去津、二甲戊灵等除草剂进行表土喷雾。在土壤墒情不好或苗前除草效果不好时,在玉米可见叶2~5 叶前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等药剂进行苗后除草。

病虫害防治 在丝黑穗病菌残留较多地块,可采用10%烯唑醇乳油20g 湿拌玉米种100kg,堆闷24h,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及卵盛期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防治玉米螟。

5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地区种植。

猜你喜欢
积温自交系籽粒
利用SNP 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玉米自交系粒重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基于EDEM 的洛稻籽粒堆积仿真研究
大兴安岭地区负积温时空变化及其环流特征1)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