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饲料企业发展的内部管理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2020-12-18 04:56钱丹华
中国饲料 2020年8期
关键词:原料人力资源管理

张 浩,钱丹华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我国饲料工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饲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以快速、稳健的趋势成长。根据统计数据可知,在1980年,我国饲料产量仅为110万t,1990年便增长到3194万t,随后在2000年发展到 7429 万 t,2010 年达到 16202 万 t,刚刚过去的2019年饲料产量达到26183万t1。我国饲料产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占据世界饲料产量的25%。我国饲料工业发展迅速,但近几年发展明显变缓,进入一个相对饱和且规范的成熟期,企业之间也在通过整合、转型等方式寻求一个新的突破(杨帆,2020)。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粮食贸易合作越来越成熟,由于东南亚各国的饲料企业成本比我国饲料成本低,所以我国饲料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程佳骏,2019)。更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国内外饲料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使饲料企业快速发展,关键点不仅仅要在技术和营销上,饲料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

1 饲料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运营的最终目的是盈利,一个企业生产运营的最大意义就是实现良好的经济增长,且要具有一定的效率,缺乏效益和收益的企业没有存在价值(杨琳,2020)。近几年,由于饲料原料价格透明化、饲料企业的不良竞争等因素,饲料企业利润越来越低,很多大型饲料企业大胆创新改革,实行内外部分开管理运营,建立营销中心、运营中心,使销售管理和内部管理分开,最大化的精简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由此可见,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实现总体盈利,不管是在营销上还是在内部管理上两者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双赢,为企业创造价值,不再是以前营销为主,内部管理为辅的运行模式。

2 影响饲料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2.1 财务管理

2.1.1 财务管理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饲料加工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也与时俱进,与全球经济接轨(周兆闪,2019)。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支出,掌握企业资金利用率,合理有效配置资金与养殖业的结合,反映企业运营状况和为领导的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持,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2.1.2 我国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财务意识淡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饲料企业,员工对财务的了解仅仅是完成收入、支出记录、计算工资、发放补贴等,所以在需要其他部门配合财务工作时大家都敷衍了事,导致财务数据统计不准,甚至很多饲料企业管理者认为财务工作就是压缩成本,提升企业运营利润,并没有和专业财务管理者一起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学习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法。同时,由于饲料企业工资待遇不高,很难聘请到专业的财务人员,很多财务信息反映出来的问题不能及早被发现,导致管理层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缺少有效信息。

(2)生产库存问题 饲料企业属于生产型企业,生产环节成本的控制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胡晓锋,2019)。目前,中国大部分饲料企业对成本控制还不够成熟,如原料质量不达标导致不合格产品、加工技术不稳定导致不达标产品、对生产设备缺乏保护意识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等,这些都将增加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负担。饲料原料和产品在贮存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库存管理制度进行贮存,很容易造成原料或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报废。同时,饲料原料库存量的计算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由于没有一个科学的计算方法,往往导致库存与进出货数量不符,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3)财务数据分析问题 财务数据的收集、分析和结果对指导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饲料企业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往往分析的只是短期数据,只能表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效益,这样的数据指标科学性不足,对指导企业管理者作出重大决策的意义不大,甚至会误导管理者作出错误决策。同时,饲料企业在财务分析时还是静态展示,仅用常规数字和图表来说明公司状况,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处于变化中的,所以目前财务数据的分析方式不适用企业发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基本没有参考价值。

2.2 人力资源管理

2.2.1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研究表明,一个成熟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以使员工工作效率从30%~40%上升到80%~90%,而工作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制度可以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为企业贮备和培训后备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文化开拓、宣传和员工潜能的挖掘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2.2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尤其重要,但目前我国很多中小饲料企业仍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刘珊珊,2015)。同样,对于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甚至一些上市饲料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李利,2018)。这些饲料企业在员工招聘、培训、薪酬待遇、晋升途径、用工制度上都没有一个完整合理的标准,导致很多员工对公司的管理持怀疑态度,甚至辞职。很多饲料企业管理者认为,人力资源部门在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中只是一个开支部门,并不会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被忽视,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比较困难。

(2)人力资源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饲料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但饲料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壮大需要人才。人力资源管理资金主要用途便是人才招聘、教育和培训,但我国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对员工的培训是一种企业负担,担心投入资金后员工流失,进而对企业造成损失。当代饲料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大部分只注重用人而不重视培养人,使得员工对企业没有忠诚度,也吸引不来优秀的人才(戴国宝,2018)。

2.3 采购管理

2.3.1 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对于饲料企业,产品质量与原料品质、配方设计、加工技术等息息相关,但对产品效果影响最大的还是原料品质,其颜色、气味、新鲜度、营养指标与产品品质密切相关。饲料原料的成本占饲料成本的80%左右,所以做好原料采购管理对饲料企业的生产运营收益,企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夏旗,2014)。

2.3.2 采购管理面临的问题

(1)对采购管理认识不足 企业采购管理的目的是维持企业产销活动,合理降低产销成本,稳定产品质量(李占一,2017)。很多人认为,采购过程就是将原料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把成本和价格混为一谈,并没有认识到采购成本与总成本的不同,采购管理应以降低总体供应链成本为主。采购在关注所需原料的同时,更应关注采购运营成本,交通运输成本、原料质量成本、库存仓储成本,这些都将影响采购的成本管理。再者,很多采购系统没有一个合理的供应商评价体系,或懒于每隔一段时间评估现有供应商,导致采购工作比较被动,供应商一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工,直接对企业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

(2)缺乏专业的人才 近年来,由于饲料原料价格频繁波动,导致饲料企业采购部门工作越来越难做,判断稍有偏差便会买到高价格的原料,增加产品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同样,原料价格因缺乏对供应商业务战略、运作情况、竞争优劣势、生产能力等的了解,使采购人员难以发现自身在价格谈判中的优势,没有将原料价格谈到最优。大部分采购人员对原料质量没有主观判断,只靠供应商的检验报告和验收标准很容易买到质量较差的原料。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少采购管理的专业性,缺少采购专业人才。

3 应对内部管理问题的改进措施

3.1 财务管理改进措施

3.1.1 提高全员财务管理意识。对于企业来讲,财务管理会涉及到企业的全部员工,因此,要想做好财务管理,必须提高全体员工的财务意识。普通员工入职培训时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对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他们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操作都与企业成本息息相关,稍有操作不当便会增加制造成本。企业尽可能的引进专业人才,鼓励他们学习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企业财务管理中。同时,财务管理者也需要深入饲料行业,将财务管理和饲料企业真实运营状况联系起来,为企业发展提供合理的分析数据。

3.1.2 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建立共享数据平台,饲料生产管理者制定营销上报的计划产量,库管根据计划产量核对合格原料的使用量,现场品控根据要生产的产品及时核对配方,生产工人和中控根据产品不同特性正确操作设备,设备由专人负责检查、维修和保养,有效整合生产的每个环节,尽量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值。定期对生产相关岗位进行培训,减少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在库存管理方面,库管每天更新原料和成品数量,根据生产计划与采购协调原料到货量,根据库存成品数量与销售协调拉货量,从而减少原料库存、成品积压、物流畅通,进而降低库存成本和人工成本。

3.1.3 改变分析方法。传统财务分析只注重企业收益率,追求企业的短期利益,维持管理水平的利益,而忽略成本及可持续增长能力,应树立全面的财务精细化分析理念,强调分析目标是真实反映企业价值,而不仅仅是短期所获得的利益(周兆闪,2019)。财务分析者在分析企业财务时,应侧重分析现金流,掌握不同时间段企业的现金结构及支付能力,将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通过现金流分析提供给企业管理者,使其时刻掌握企业资金的使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作出合理的决策。

3.2 人力资源管理改进措施

3.2.1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想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得让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形成系统的认识。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让管理制认识到人力资源部门不是单纯的支出部门,它是一个为企业服务、咨询、规划的部门,应将其放在突出地位,构建其专业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也应辅助管理者,根据企业整体规划,做好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完善人才招聘和培养计划、优化企业岗位配置、健全员工和领导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机制、确定企业薪酬制度和奖罚制度、充实和宣传企业文化。

3.2.2 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投入资金。在企业部门建立中,应重视人力资源部门,将其作为企业重要的部门之一,招聘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配合人力资源的工作,加大招聘、培训、激励过程中的资金投入。我国目前针对饲料企业专门性人才比较稀缺,一方面由于大家在报考专业时不会报考畜牧类专业,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面对饲料企业的工作环境、薪资报酬很大一部分会选择其他就业途径,因此,饲料企业在员工培养方面一定要加大投入,除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员工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满足员工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人才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3.3 采购管理改进措施

3.3.1 提高采购人员的采购管理意识。对采购人员定期进行采购管理培训,使其理解采购管理的真正作用,采购是以企业总体成本为前提进行采购。在交通运输方面需要考虑运输的便利性、及时性、安全性、天气情况、不同时节运输成本等问题,尽量节约成本;原料质量一定与技术品控部门沟通好,避免原料质量出现问题,造成企业损失;库存管理没有其他特殊原因,务必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合理采购,减少流动资金的使用和仓储费的产生;同时要定期根据供应商管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企业资质、经营状况、技术水平、品控化验能力、企业产能等进行考察和评估,选择优秀的供应商,保证原料稳定。

3.3.2 培养专业的采购人才。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企业培养相关岗位人才是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采购管理岗位专业人才必须具有预测原料价格走势的能力。饲料企业原料来源大部分是农副产品,需要从业人员注重农产品的分析。豆粕要学习期货知识,鱼粉把握采购时机,玉米关注国家政策变化,维生素、矿物质多与同行及供应商交流。同时也要掌握采购原料的加工工艺、接收标准,同种原料不同产地的区别,多与技术品控沟通,采购性价比最好的原料。

4 小结

饲料企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局面,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壮大,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这3方面管理关系着企业的运行成本、经营效益、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好这3方面的管理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加快企业发展,实现企业在市场中的价值。

猜你喜欢
原料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论目标绩效考核正向激励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多西环素涨至800元/kg,95%的原料暴涨,动保企业也快扛不住了!
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铜原料、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国家标准公布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关键是要求出四个数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