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

2020-12-18 04:14江万好
考试与评价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江万好

【摘 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做到以学生的理解程度为前提;着重进行对古诗文对探究;必须有正确的德育目标,扎根于学生的美德思想;必须有想象的空间;在情景模式中去学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理解程度  美德思想  情境模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关传统文化的融入已经形成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如何在教学的时候满足这一教学需求,笔者认为,需要对课本内容有一定的调整,在课堂中应该把传统文化融入到自身。

一、以学生的理解程度为前提

目前学生的理解程度是其探索、认知、理解和熟悉新知识的一个过程,它和学生现有的生活经历、知识宽度、思维想法等方面息息相关。中华传统文化以古文、诗、词、曲、赋、书法、国画、对联、歇后语、射覆、酒令、灯谜、古典小说、民族戏剧、民族音乐和民俗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现出来,国学体系非常巨大,内容丰富多彩,思想源远流长,所以学生对其了解不够全面。而且还因为当前学习环境中缺少“文言文”,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作者在教授“青春有格”这个题目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准备写字专用的“田字格”,带领学生把字写在“田字格”内和“田字格”外,对比那种效果好?在此前提上让学生探究“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诗的具体表现意义,并讨论“格”字的不同意义。最后在研究“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的深远影响。

二、着重进行对古诗文对探究

古诗文指的是以古文形式表现的诗、词、文、赋。它们在传统文化中起到的是重要的承载作用,也是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文的文艺性、思维性都较高,而且文字婉转、语言凝练,而且有时候还需要对口、工整,读起来通顺而且有含义,方便诵读、背诵,是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课。更重要的是学习古诗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提升他们的文学知识储备。而且,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当中,尽可能地关注运用诗词的使用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合适地进行古诗文学习和诵读。比如进行案例“成长的期盼”这节课的学习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朗读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让学生置身塞外,感受到北国的风光和大好河山;而进行案例“青春有我”这节课的学习时候,可以运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作为本课的结尾语,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最后提高准则意识。

三、必须有正确的德育目标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材内容上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地方就是加强了对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这个转变有效体现了政治课程的教育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源头上不同于语文,它的重要目标不是为了强化学生语文涵养,而是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養学生的较好行为习惯、树立崇高的信念理想的和确立高尚的情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还要在传统的教学当中融入法制和道德教育,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让学生有了良好的传统美德。要避免把道德和法制教育课程变成语文课堂。例如进行案例“争当文明先锋队”这节课的学习时,可以使用《荀子》中的名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来旁证“礼”的重要性,也可以利用杨时“程门立雪”的典故来生动地讲述古人对“礼”重视。学生的探究也需要贯穿“文明礼貌的重要性”这一课题来进行,只要可以准确地表达出名言意思、典故的基础涵义,由此了解、体会到“礼”的重要性就可以了,至于荀子、杨时和程颐的生平、著作和哲学思想等不要进行深究,不然就会对课堂整体产生影响,影响本课的德育教学的开展。

四、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在道德和法制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需要注意一点,就是我们说的“拿来主义”——直接地拿来使用,不作分析,不作研究;布置的教学问题没有思考空间,没有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说的文化融合就变成了简单的文本朗诵。这样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我们通常说的情感体验只是停留在表层的;得到的“理”也只是表层的——并不能有效实施课程目标,这与初中学生的自身水平和发展标准也没有有效关联,实际上是一种课堂低能化的表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要有具体想象空间,要给出学生探讨、探究的空间,要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接受并传承传统文化。

五、在情景模式中去学习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指导要求 (2012 年版)》具体指出:“教师要高效利用并构造多角度的教育情境,带领和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经历与感悟,在得到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维方式。在初中道德和法制教学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情境模式教学。进行有效情境教学方法,挖掘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志向,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熟悉,加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信心。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行有关传统文化的情景话剧演出、主题演出、朗诵大会、知识回答比赛、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也可以激励学生做有关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例如在进行案例“按照规则办事”这节课的学习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情境表演,进行参与情境体验,学生就会对“自律”有一个比较深刻而有独特理解的认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开展有效的道德教育,对教学方法和计划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使用符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与初中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史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03):73-78.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本文系2019年诏安县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立项号:zx2019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