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南海话语平台的构建研究

2020-12-18 07:42高玥阳
理论观察 2020年9期
关键词:丝路倡议话语

高玥阳

摘 要:话语平台作为话语权的重要组成,虽然我国在话语传播内容、形式、渠道等方面已不断完善与丰富,但如今话语平台过于官方化、官腔意识形态浓厚、传播效果较差、不善于主动制造与引导话语、过于注重输出等问题共同反映出我国南海话语平台依然存在缺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构想为南海话语平台的构建打开新的视角。因此应抓住机遇,通过媒体融合、扩大合作交流、培养竞争意识、深入文化交流,以构建更具合理性、全面性的南海话语平台。

关键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话语平台

中图分类号:D8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9 — 0021 — 03

当前,在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南海局势整体向稳。但南海周边国家始终在岛礁主权声索、油气资源开发等方面存在不可回避的争端,特别是在美国等西方域外国家的挑拨,东南亚各国民族主义势力的抬头等影响和干扰下,南海区域争议始终保持一定的热度,依然存在争端再次升级的潜在可能。南海问题成为中国绕不开也躲不过的历史性课题。在当今世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前提下,各国对海洋话语权的争夺逐渐代替了海上军事强制力量。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视角上,对国际海洋秩序有着全局性的见解和主张,理应通过各种南海交流平台将合作共赢理念传递给南海域内国家,并带动它们实现经济共同增长。然而,我国目前在针对南海问题的话语平台构建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在国际上的声明、言论等往往遭到西方媒体断章取义、负面传播,使我国依法行使主权,开展合作共赢理念“被淹没在菲律宾、越南、美国等国的负面观点里”。

一、南海话语平台的现状及问题

话语平台既是话语主体传播话语的渠道与载体,也是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在当今世界环境下,国际话语权的形成过程为:话语主体作为话语传播行为的发起者,借助话语平台其媒介属性以表达规则或所涉及国际事务议题的话语内容,将其传递给话语受众,受到关注并产生有效的话语反馈从而形成对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对于话语权掌控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主权国家的利益,在国际海洋秩序中,也同样如此〔1〕。

(一)南海话语平台的构成分析

南海话语平台是话语传播的形式与渠道在中国南海问题领域的应用。我国当前在南海话语的安全布局主要包括以下平台与渠道:第一,政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所构成的媒体传播平台。其中包括新闻媒体、专题网站等。如官方背景的微博账号“国防部发布”、微信账号“外交小灵通”以及南海网等。第二,通过接受媒体采访以访谈的形式发声。如中外记者媒体对中国领导人的采访以及外国政要、学者的发声。巴基斯坦人民党在知名英文报纸《黎明报》发表文章肯定中方在南海问题的原则立场〔2〕。第三,中国直接或通过组织参加南海相关的研讨会、对话会、座谈会等。如北京香山论坛、亚信峰会、香格里拉对话等综合性安全防务论坛。第四,新闻发布会机制,如常规的外交部、国防部、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以及白皮书、立场文件发布举办的对话会、记者会等。第五,各种形式、层级的会晤。如最高领导人之间开展的首脑外交、国防部防务磋商以及形式多样的双边、多边会晤。为消除不公正舆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等中国政府官员多次会见西方智库、媒体等〔3〕。第六,南海相关政策法规和声明的发布,包括白皮书、声明、宣言、涉南海立场文件、指导方针等话语传播形式〔4〕。

(二)南海话语平台的不足之处

尽管话语在传播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与丰富,但遗憾的是,中国在面对西方国家肆意鼓吹的“中国威胁论”等具有冷战思维的不利言论时,仍容易处于被动,也从而导致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南海话语地位受到影响。这也从中折射出中国在捍卫南海主权中话语平台所存在的一些不足。从全局来看,当前南海话语平台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从话语传播平台来看,媒体是最主要的传播平台〔5〕,而我国南海话语当中的主要平台是具有官方背景色彩的新华社、人民日报和CCTV。虽然有着资源丰富、覆盖率广等优势明显,但也正由于其官方背景,导致话语在深入到以民众层面时不易于被广泛接受。第二,政府在发声时多以新闻发布会、领导人出访等形式,受众多为相关国家的政府与学界,这也造成了在该国一般民众中难以产生影响。第三,尽管中国比过去更加对重视话语权的竞争,在南海相关议题中布局也更加主动、回应速度更快,但相较于西方而言,不擅长主动制造和引导话语〔6〕。第四,中国在涉及南海问题的话语传播过程中偏重于主动输出、强调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与他国的文化及观念对接。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下简称“海上丝路”)为中国构建南海话语平台提供了构建需求与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南海话语传播现有话语平台进行梳理分析,以“海上丝路”倡议为背景,为中国对南海话语平台的利用与构建提供新思路和新对策。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南海话语平台构建的需求

(一)需要建立更為专业的话语平台,围绕倡议设置新议题

南海话语平台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坚定立场表达发声的主要路径,也是中国在应对国际争端中对是非曲直评判和回应的重要途径。“海上丝路”的持续进行需要专业、完善的南海话语平台,“海上丝路”作为世纪工程,其影响程度不言而喻。“海上丝路”作为格局更大的长期性倡议,其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覆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产业、种植业、采矿业等。中国需要推陈出新,如中国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而发起成立的亚投行。通过对丝路合作产业设置新议题以丰富中国南海话语,调整在话语传播的应对思路。不但为我国在南海地区提升海洋话语打牢基础、维护海洋合法权益,也能更加积极主动为我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而服务。

(二)努力与区域外平台对接整合,借助倡议走向世界

南海话语平台的构建是海上丝路推进的重要载体,也是在国家在形象塑造以及影响力扩大中的关键战略工具,其所承担的责任与意义重大。南海是海上丝路路线的必经之地,保障战略的有序实施需要得到沿岸国家的合作与认同。南海话语平台作为重要的载体,通过广泛有效的话语传播,深入民心的文化交流,能够以更为其他国所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南海区域国对中国海上丝路倡议的认知和了解,消除区域国在国家战略和发展蓝图中对中国的误判,也为深化发展海上丝路倡议打下坚实的政治和民意基础,推动中国对世界人民美好愿景的实现。南海话语平台的构建为“海上丝路”的有序推进“保驾护航”,是在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及传播秩序中,使中国“海上丝路”倡议无论是主动性还是主体性上,都能够踏出强而有力的一步。

(三)更好发挥平台效应,营造区域安全与良好合作环境

“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是各国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7〕,构建南海话语平台是打破南海各国关系壁垒、维护区域和平稳定的关键手段。要维护国际大环境的稳定,不能舍近及远。南海区域的和平稳定需要借助南海话语平台的沟通及媒介传播作用,传递中国主张,讲好中国故事。显然,解决南海争端绕不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纽带。东盟作为海上丝路倡议建设的优先地带,通过构建话语平台的构建以形成中国与东盟的良性对话、表达中国的价值理念对于海上丝路倡议的实施至关重要。同时有助于推动建立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密切伙伴关系,缓解域外大国在南海制造舆论带来的紧张关系,将趋向国际化的南海争端议题引导成为区域内国家与与地区之前问题。同时在海上丝路倡议实施下,可以通过对南海岛礁建设新功能的赋予,将岛礁定义为海上丝路的综合服务保障基地、海上援助救助平台、南海开放先导区、交流合作平台等,以够维护海南局势的稳定〔8〕。

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南海话语平台构建的建议

(一)抓住媒体融合的机遇,完善中国南海话语平台

国内应抓住媒体融合这一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在海上丝路的倡议框架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话语传播优势,实现单一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的复合转变〔9〕。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全面介入更大程度使议题、新闻发酵更快,影响范围更广,能够引发公众更丰富的情感表达〔10〕。如Twitter、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国外社交平台均是我国传媒扩散与表达南海动态和主张的重要平台。新华社、CCTV等官方媒体也均已在微博、微信、Twitter等国内外社交媒体开通账号。充分利用好此类社交媒体特有的灵活性与受众的广泛性,通过对话语传播的认真规划与布局,对于海上丝路倡议的合理阐释与解读以及国际话语传播能力的提升作用斐然。另一方面,海外华人、学者、企业家、民间团体、学会等非官方背景的传播主体也应主动积极作为,把中国的南海话语和主张更好向沿岸国乃至世界传播。同时,结合政府、民间、媒体等层面构建多层次话语交流平台,鼓励中国媒体踏出国门与南海周边媒体开展合作,不断创新话语传播手段和方式,努力探寻沿岸国民众所易于接受的方式阐述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内容和方案〔8〕。

(二)擴大合作交流圈,全面丰富南海话语平台

海上丝路倡议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在南海的话语传播提供了广阔平台。海上丝路同时也为东盟各成员国与中国在众多领域推进合作和友好关系开辟了新的通道,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交流等领域创造更多的机遇。在海上丝路战略的框架内构建南海话语平台应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政府应围绕海上丝路倡议框架下吸纳更多的国家参与进来,在建立开放包容的话语传播平台的同时,充分结合海上丝路“朋友圈”国家的发展需求、发展蓝图,寻求最大公约数,在话语传播的布局中充分对接南海周边国的发展战略,在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共同发展的同时兼顾他国利益关切。第二,充分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各种国际对话平台,合理阐述中国南海主张、政策,对南海区域合作的进展和成效推广宣传,将各国对南海问题的关注点转变为对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探讨〔8〕,在时机条件成熟时,可以协同东南亚国家另行推动“丝绸之路开发银行”组建。

(三)培养竞争意识,打造一流南海话语平台

由于西方与中国在文化、意识形态、制度模式上差异较大,我国在国际话语传播中不能不充分考虑西方国家所具有的主动性、竞争性。因此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制造的话语议题,中国应当抓住美国在南海制造混乱的漏洞,例如2017年美军太平洋舰队在南海海域累计发生4次重大事故以及美国本国媒体也对于美军军舰在南海地区所执行的“自由航行”提出质疑。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强国的对南海争端的介入和对周边国家的“拉拢”,海上丝路倡议的推行以更开放的视野回应争端,有助于消除南海周边国家顾虑,打造政治互信格局带来了契机。在海上丝路倡议下,应通过倡导南海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围绕南海周边国家结成南海区域利益共同体,打造南海区域的交流对话平台以提高南海地区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有利于促进周边国民众对中国政策、主张的了解与认同,以达成话语共识。

(四)深入文化交流,塑造中国南海话语平台

文化交流是影响南海话语传播的重要工具。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建立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民经贸、文化、情感交流的纽带。“21世纪海上之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东盟伙伴关系构建命运共同体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中国应积极加强与声索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越南981钻井平台事件”充分反应了两国人民缺乏政治互信的问题,民众对政策性主张的不关注、不知晓导致增加了国家与社会层面对抗的风险。一方面,在文化层面的对话交流需要坚持双向性原则,应绕过英语直接对话交流。在推广汉语和传递中华文化理念同时要接受越南语、马来语、塔加洛语等对话国语言及文化,通过小语种人才的培养在官方和民间建立起文化层面的相互交流,对中国在南海的话语传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文化、宗教层面的关联性。以宗教情感为基础的民间外交也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友好合作精神的重要体现〔11〕。中国的佛教是文化作为一种塑造认同的资源,中国理应通过与东南亚国家天然的文化与宗教关联性,在民间寻求共识,将中国文化更深入地传入民心。通过对文化理念的融入和深入层次的交流,既有助于南海话语平台的构建提升,也为中国国际话语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结束语

南海问题是中国在崛起道路上绕不开也躲不过的,其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我国当前在南海争端中的处境,海上丝路倡议为我们打开了全新视角。如何在中国南海话语体系下搭建更完善、科学、丰富的南海话语平台,从而构建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秉持中国理念的中国南海话语权,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使命,也是踏入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其所具有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不断努力。

〔参 考 文 献〕

〔1〕梁凯音.中国拓展国际话语权的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报,2009,(03):109-112.

〔2〕新华网.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支持〔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6/14/c_1119042811.htm.

2016-06-14.

〔3〕人民网.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会见美国亚太事务助卿拉塞尔〔EB/OL〕http://usa.people.com.cn/n/2015/0211/c241376-26549079.html.2015-02-11.

〔4〕白天依.海洋安全战略的中国路径〔D〕.浙江大学,2019:57-58.

〔5〕Brand, Alexander, “Contested Media Power Media in North-South Relations through the Prism of Discursive Constructivis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l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Town & County Resort and Convention Center, San Diego,California, USA, March 22, 2006.http://www.allacademic.com/meta/100583_index.html.

〔6〕趙可金.软战时代的中美公共外交〔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1:137-145.

〔7〕李振福,李婉莹.“郑和学院”倡议及建设构想——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的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8,(05):22-27.

〔8〕张玉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中国南海话语权的提升〔J〕.和平与发展,2019,(06):70-86+133-134.

〔9〕卜彦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媒国际话语平台建设〔J〕.对外传播,2017,(08):17-20.

〔10〕史安斌,邱伟怡.社交媒体时代政府部门的危机传播与情感引导——以深圳滑坡事故为例〔J〕.现代传播,2018,(04):34-41.

〔11〕章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化宗教外交构建——以中国佛教对东南亚地区交流为例〔J〕.国际展望,2019,(02):40-63+15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丝路倡议话语
画与理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绸都人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