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图中“数学味”

2020-12-19 02:25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数学味图意苏教版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本文就以苏教版低年级数学教学为例,浅谈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正确指导孩子看懂图、读懂图,利用好教材上的主题图有效地进行教学。

一、在挖掘图意中激发读图兴趣

一般说来,儿童在上学之前或在幼儿园时就已经接触了很多绘本,很多绘本都是以图画为主,因此一年级孩子对读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上,能够收集到很多有着完整图意的有效数学信息的主题图。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中,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一幅超市购物的场景图,图中画着3名学生去购买文具用品,在购买文具时涉及了人民币,从而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注意让他们认真观察并挖掘每一幅场景图的思想性及趣味性,收集图的有效信息,从而激发学生读图的兴趣。

二、在明确要求中培养观图能力

一年级儿童在入学前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读图基础,但是他们在观察教材上的主题图时不一定能够有目的地去读图,读图时不一定能够抓住教学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有序有效地去观察图意,并从图中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想想做做》第3题时,教师要明确要求:这是一幅购买邮票的情境图,1元2角有哪些不同的付币方式?让学生通过在购买邮票情境图中探索“付1 元2 角”的不同方式,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巩固元、角、分的进率,积累一些付币经验。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感知相同的价格不同的付币方式,培养观图能力和对人民币的初步认识。

三、在语言示范中表达完整图意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对于一年级孩子,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语言示范给他们一个简单的看图和解答问题的“模式”,让其照着老师给的模式边看图边有理有据地表达图意,从而更好地利用好教材提供的主题图。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表述图意:左边大客车有40 个座位,右边小客车有30 个座位,大客车和小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或者:右边小客车有30 个座位,左边大客车有40 个座位,小客车和大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在教学减法时引导学生边看图边表述:客车有45 个座位,已经上车30人,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一年级孩子在解决“已知一共和已有部分,求剩下部分”这类题时,并不是不理解题意,而是不知道用已知数求未知数。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已知条件是……问题是……数量关系是……用什么方法列式”这样的句式描述。经常开展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借助主题图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分类指导中掌握读图方法

(一)读单纯的主题图

苏教版中的很多图画为了激发孩子的读图兴趣,以儿童童话故事情节为主题,里面的很多信息和数学教学并没有太大关系。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时,教材上呈现了小狗、小猫、小猴三个小动物在做花片的情境图,通过三种小动物做的花片多少,让孩子能够形象地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会使用“多得多”“少 得多”“多一 些”“少 一些”来 表 述两个数量相差的程度。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选择34 和10 做示范,让孩子们认识到可以用“小猴做的比小狗多得多”或者“小狗做的比小猴少得多”来表示小猴和小狗做的花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接着,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还可以怎么样比较”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将这三种动物做的花片进行比较,并分别用“多得多”“少的多”“多一些”“少一些”这些相关词语来表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程度。

(二)读复杂的主题图

苏教版低年级教材上的不少主题图,在配有文字的同时蕴含着其他数学信息,有的孩子看了文字忽略了图意,有的孩子读懂了图意忽略了文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孩子将主题图所配文字结合起来看,才能有效地利用好主题图。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教材上有这样一道题:主题图上有一群学生在排队,站在最前面的学生说:“我后面还有8 人。”其中有3 名学生被大树挡住,5 名学生在大树另一边。于是不少学生就直接看图认为这一群学生有6 名,忽视了大树后面的3 个孩子,原因就是没有认真读图,忽略了图中“我后面还有8 人”这一句文字的描述。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提醒学生读图时要图文结合,全面看图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地挖掘教材上的主题图,科学地引导,让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成为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载体。

猜你喜欢
数学味图意苏教版
弄清图意写明启示
弄清图意 写明启示
学会看懂图意
写话要符合图意
让数学回归“本位”
呼唤“数学味”重返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呼唤“数学味”探讨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抓数学教学本质还数学课的“数学味”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