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N+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本科英语专业任选课设置探究

2020-12-19 03:29豫章师范学院袁晚女
亚太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必修课科学合理英语专业

豫章师范学院 袁晚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逐渐迎来了科技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社会及企业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针对本科英语专业而言,能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明确国际标准规则并了解相关行业内容,这样的素质型、应用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中更容易脱颖而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国针对本科英语专业教学已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即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技术知识及理论,并运用自身所学在经济、科技、贸易、文化等多个层面上开展教学、管理、翻译等工作。我们也可以将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义为“1+N+1”,即英语+专业方向+行业知识。第一个1 表示英语学科,也体现出其主体地位;N 代表的是学生的专业就业方向,也是其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是整个人才培养的关键;第二个1 则代表的是行业知识,学生要在某一行业中立足并发挥自身的价值作用,必须熟练掌握本行业的技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也进一步明确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及主要内容,即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素质素养,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还应当了解必要的文学知识及专业技能,切实推动国家经济的建设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贯彻落实“1+N+1”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满足企业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当前本科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任选课相关概述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本科英语专业课程根据相关的类别可以划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三个主要模块,而在结构上再次细分为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组选课、专业任选课、课内实践及实践环节等模块。不同的课程都有其独有的特征,对于学生所采用的培养模式、培养手段、目标任务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但从本质上来讲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助,实现了优质互补。我国部分研究学者明确提出,专业任选课应当是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极其重要的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学习结构及知识框架。具体而言,所谓专业任选课,从本质上来讲是立足于学分制的人才培养目标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教学大纲、教学任务,设置相应的选修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个性需求以及职业发展目标,自主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以此激发其学习兴趣,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及知识体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专业能力,凸显出宽口径的特色特征。由此可见,专业任选课的科学合理设计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需求、爱好、特征、优势等,从而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共同全面发展。

二、目前本科英语专业任选课设置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缺乏明确全面的指导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开展本科英语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专业任选课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动作用,也没有正确看待其角色定位,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专业任选课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及发展途径。具体而言,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员及英语专业教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多地引入了基础必修、专业必修、专业组选课的知识内容及相关技能,忽略了专业任选课的设计和完善,导致最初就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二)未与学生未来职业行业发展紧密联系

由于缺乏对专业任选课的正确认知,大多数高校在开展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深刻意识到英语+专业+行业知识的现实意义,也没有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即便部分高校开展了“1+N+1”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从本质上来讲,所开展的一系列任选课均是为了进行英语教学活动,没有充分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及行业发展规律,导致人才缺乏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及核心竞争能力。

(三)缺乏对任选课课程及课时的有效安排统筹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部分高校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仍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教学课程的先后顺序上无法正确衡量和有效把握。具体而言,一方面,专业任选课的设计和完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课时的设计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任选课、必修课及专业组选课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彼此之间相互独立,无法用逻辑思维能力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不管是高校还是教师,对于专业任选课的设计都缺乏系统性,有的知识内容课时安排过多,而有的则严重不足。

三、基于“1+N+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本科英语专业任选课设置策略及措施

(一)有效明确英语专业任选课的主要指导思想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专业任选课的有效设计和完善,能够切实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这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及国家关于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本科高校在开展英语教学时,首先应当明确“1+N+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作用及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思想理念、策略措施进行贯彻落实,以此明确其指导思想思路。与此同时,高校应当立足于必修课、专业组选课,对专业任选课进行筛选调整,为学生后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切实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出更多的宽口径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英语专业任选课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联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专业任选课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更好地就业创业。因此,在课程的具体设计过程中,高校必须立足于企业的实际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引导学生加强对行业岗位的具体认知,了解其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理念,有针对性地缩短学生的实际培训时间,将更多的能力培养集中在高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就业,及时掌握岗位能力及职责义务。例如,对于一名从事汽车销售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开展英语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汽车销售目前的社会状态、发展形势,了解汽车的构成、基本原理、故障分析等知识,对整个销售流程有着系统全面的认知,同时了解部分关于汽车维修、售后服务等专业英语用词。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生完成在校学习之后能够快速上手销售工作,并完成相应的汽车营销目标任务。对于电子商务英语、服装设计英语、经济管理英语等课程亦是如此。由此可见,高校应当深入分析当地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势,找到支柱产业,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专业任选课。

(三)正确看待专业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科学合理统筹安排课程课时

首先,高校英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不同专业任选课之间的差异,从真正意义上避免重复开课的现象。例如,已经开设了外贸英语函电,则无须再开设商务单证实务课程。其次,科学合理地对课时进行调整优化。根据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及其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有针对性地删减课时,避免泛滥或是不足的现象发生,以此对学生进行更为专业系统的教学。最后,高校英语教师在开展专业任选课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及课程安排,按照课程内容、章节设计及教学目标的设计情况,不能过少但也不能单纯地追求数量,科学合理地把握教学的度,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与效果,避免课时浪费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专业任选课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养,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帮助其稳定快速就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基于此,为了全面贯彻落实“1+N+1”教学模式,高校英语专业任选课应当有效明确英语专业任选课的主要指导思想,加强英语专业任选课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联系,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正确看待专业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科学合理统筹安排课程课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不同类型课程的无缝衔接及完美融合,推动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同时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必修课科学合理英语专业
鲸宝宝的必修课
评注是法学生的必修课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才激励中发挥的作用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有效指导的研究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让有效沟通成为医生的必修课
“在挫败中成长”是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