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2020-12-19 03:29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南城办事处南关小学魏建梅
亚太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蚂蚁写作能力课外阅读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南城办事处南关小学 魏建梅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意识地将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运用。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打好语文学习基础的重要环节。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不但影响学生的作文成绩,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有着深刻的影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都对写作水平有较大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提升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性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写作教育是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基础。小学生的记忆力往往比较短暂,在写作中对于学习知识的应用,也考验着学生的记忆力、写作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的丰富程度。写作能力作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必要能力之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强写作能力的人往往比较敏感,心思更加细腻,更容易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小学语文提升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课前激发写作兴趣

1.培养学生写作习惯

想要写出好的文章,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很多学生不愿意写作,究其原因,是因为常常拿起笔就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写作太过枯燥和乏味。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尽量避免大段作文作业的布置,而是让学生续写一些小作文提高写作文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模仿原作者的写作方式,理解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手法、文体结构和包含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中外经典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不同的文章对应不同的写作手法,吸引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层次。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阅读故事之后写下自己的读后感,用课余时间进行分享,由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让学生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再次阅读,了解自己写作当中的不足之处。阅读作为写作的立足之本,在写作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激发写作兴趣,对于提升写作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只有阅读量足够大、知识储备足够丰富的时候才能写出优质的文章。

2.引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学习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书本知识只是不同年龄段必须要吸收的基础知识,局限于课本不利于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学生无法打破局限性的门,就无法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很多学生对于语文写作缺乏主动性,其主要因素是学生无法在写作过程中感受语文真正的魅力,因此对写作感到无聊,厌倦写作将自己困住的感觉。教师如果能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外的事物好奇心,使得学生愿意通过课外阅读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拓展知识层面,就能更好地提升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发现自己的语文内在累积不足,导致下笔的时候文思枯竭,主要是因为文学素养累积不够,能用的知识太少。写作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将学过的词句、常识等进行积累。书本知识能带给学生写作可用的词汇少之又少,而课外阅读则不同,课外阅读中有非常优秀的语句,学生可以在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积累自己头脑中的词汇量,通过课外阅读来弥补书本词汇的不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课外阅读时发现的好词佳句进行记录,定期在班里挑选学生进行朗读,对优秀词句中的应用点分析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写作中将词句转化为自己的,合理利用词句。这样学生通过不断积累好词佳句,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能运用更高层次的词汇来抒发自己的想法,提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想锻炼学生写作词汇积累能力,要引导学生长期练习,看过再优秀的词句,不加以练习写作也会忘掉。可以要求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本子,每天在上面写一小段文章,字数和内容都随意发挥,尽可能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创作。教师再对每个学生所写内容进行点评,写得好的可以推荐发表,在班级里对写作优秀的学生予以表扬,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和自信心,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写作环节,将阅读和写作联系在一起,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想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感受生活和大自然。只有贴近生活才能使文章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作文才能更具人文关怀。写作靠的是平日里的积累,小学生写作文的过程就是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小学生因为课业负担的关系,每天过着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即使休息日也很少能进行课外活动,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就无法理解生活当中存在的美,也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课堂外去接触环境、接触大自然,或者进行一些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二)课中培养写作兴趣

1.多媒体辅助教学

小学生好奇心极为强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呆板的课本转化为动态的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使乏味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例如以“春天来了”为题进行作文,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一定会觉得题目太过抽象,难以理解甚至有些无聊。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放映一些关于菏泽春天的纪录片,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冬天的菏泽和春天的菏泽有什么不同?增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多媒体信息辅助教学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

2.游戏教学

写作是艰苦的脑力活动,但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游戏中也激发了学生的生活情趣,为语言能力的发展打下重要基础。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几个学生在树下津津有味地看着蚂蚁,看着他们眼里那个兴奋劲,笔者心想这次作文的题目有了。笔者陪着他们一起观察,从地上的蚂蚁到树上的蚂蚁,再到蚂蚁搬家的过程,看着一个个黑黝黝的小蚂蚁排着队,从地上爬到了树上。突然蚂蚁成群结队地扛着一条大青虫走了过来,霎时间学生都兴奋起来,笔者也和学生一起兴奋地大叫着。笔者提议打个赌,看这群蚂蚁多久能够将青虫搬回巢穴,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五分钟,有的说三分钟,有的说一分钟……笔者又提议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蚂蚁会做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去荷叶上睡觉,有的想爬到最高的树上去看看风景,有的想去寻找地底的宝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笔者马上抓住机会,让他们以“假如我是一只蚂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学生在大自然中有了真切的体验,才会有表达的欲望。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逐步统一,在一次有趣的户外活动中完成习作。

3.引导学生想象

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在写作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通过续写、改写等形式让学生在想象世界中自由地驰骋,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小马过河》文章教学中,学生学习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马没听牛伯伯的建议会怎么样?如果没听松鼠的话会发生什么?如果没有过河的话妈妈会不会骂它?学习《金色的鱼钩》后,让学生思考:阅读完整篇文章,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在老班长钓鱼之后,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转变?你想对老班长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交流,学生的心被深深触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

(三)课后巩固写作兴趣

1.从生活中感受写作

小学生对世界的理解还处于一个感知的状态,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总可能被无意识地忽略。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增加对于生活的体验。学生描述一件事物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调动所有的感官去进行观察,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事物,从而将感官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记录每天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假期中都做了什么,给自己或身边的人带来什么感受,或是在生活中接触了什么人和事,给他们带来什么主观感受。通过安排这些思考写作的环节,理解写作背后的意义,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

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写作的进行,能促进师生间交流,提升学生问题反馈的有效性。这种氛围可以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默契。教师可以将学生思考的内容整理归纳,展示给所有学生,并让他们把这些想法运用到实际写作中。这种氛围的建立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感,避免写作时无从下手,提高写作兴趣。

3.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小学生依旧保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教师通过引导他们的写作方向,发现每个学生作品中的亮点。培养学生多看、多读、多思考的能力,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没有任何的互动性会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学生难以将自己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学生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从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内心的真正想法,才能更好开展写作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对于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具体分析,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手段,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为我国教育课程改革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蚂蚁写作能力课外阅读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