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抗旱稻旱优73烟后高产制种技术

2020-12-19 09:39陈叶平
福建稻麦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幼穗长汀县父本

陈叶平

(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200)

旱优73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用沪旱7A作母本、旱恢3号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节水抗旱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稻2014024号),2016年后分别通过江西、河南、湖南、浙江、福建省引种备案。具有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耐高温、稳产优质、种植简单的特点,适宜在沿淮流域的中低产田及灌溉条件不足的地方推广,也可以在高产水稻田中采用水播旱管的轻简方式种植[1]。2017—2019年在福建省长汀县作烟后制种,连续3 a平均产量2.25~3.00 t/hm2,高产田块达3.38 t/hm2。现根据旱优73父母本的特征特性以及多年制种经验,将旱优73在长汀县烟后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1 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

1.1 不育系沪旱7A

水稻不育系沪旱7A在长汀县种植,于6月中下旬播种,8月底始穗,播始历期70 d左右。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一般,单株有效穗数9~10个;穗型中等,每穗粒数180粒;柱头羽状、较小,柱头外露率83%,开颖角度大,柱头外露时间长,异交结实率高。在晴好天气条件下,不育系整体开花历期为8~10 d,单穗开花历期为4~5 d;上午09:30左右始花,盛花为10:30左右;耐低温能力较差,较耐高温;对氮肥较敏感,在制种上要科学合理施肥。因烟后制种后期低温以及阴雨天气而导致易感染稻粒黑粉病,从而影响制种产量、降低种子外观品质。

1.2 恢复系旱恢3号

水稻恢复系旱恢3号在长汀县于5月下旬播种,8月底始穗,播始历期94 d左右。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中等,叶片直立,剑叶中长、较宽,叶色淡绿,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性较好。旱恢3号穗长25 cm左右,平均每穗粒数200粒,千粒重约25 g,粒型较长,有顶芒。开花习性好,散粉性好,花时集中,比一般籼稻恢复系迟开花0.5 h,一般单穗花期约3~4 d,单穴花期约10~12 d。上午09:20左右始花,盛花为10:40左右[2]。

2 烟后高产制种技术

2.1 基地概况

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闽、赣两省边陲。地处武夷山南麓,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全县烟草种植面积稳定在3 300~5 300 hm2,当地农业部门积极引导烟农进行烟后杂交水稻制种,既解决了烟农在烟叶种植后如何续种农作物的问题,又满足了农田水旱轮作的科学耕种要求,常年制种面积约1 300 hm2,主要安排在濯田镇、大同镇、古城镇、童坊镇、河田镇、南山镇。

2.2 合理安排花期和播差期,保证花期相遇

杂交稻制种要达到最佳花期,既要求抽穗扬花期的天气适合扬花授粉,又要求父母本盛花期最大程度相遇。杂交水稻制种异交结实的理想气象条件是:日平均气温24~28℃,相对湿度70%~90%,昼夜温差8~10℃,白天连续3 d无雨,并伴有微风。根据旱优73父母本特性以及以往试制的经验,播差期以“叶差为依据,时差为参考”,Ⅰ期父本5月下旬播种,Ⅱ期父本比Ⅰ期父本迟10 d播种,母本与Ⅰ期父本叶差6.3~6.5叶,父母本约在8月底至9月初始穗。

2.3 制种田田间管理

2.3.1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大田制种父母本行比1∶8,厢宽1.8 m,两期父本按1∶1比例进行移栽,父本株距26.5 cm,父母本间距32.0 cm,约插植3.3万穴/hm2,母本插植规格13.2 cm×16.5 cm,单穴2~3苗移栽,母本30万穴/hm2。

2.3.2 追肥 父本移栽后5~7 d追施1次肥,施尿素75.0~112.5 kg/hm2或高氮复合肥150 kg/hm2,母本移栽后5~7 d全田施高氮复合肥375~450 kg/hm2,晒田复水后2~3 d(母本幼穗分化Ⅴ-Ⅵ期)施氯化钾105~150 kg/hm2,如母本叶色转黄,补施尿素45~60 kg/hm2。

2.3.3 水分管理 移栽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移栽后需及时复水保苗,保水2~3 d后,应及时排水。母本返青至幼穗分化前,保持田间浅水,干湿交替。母本幼穗分化Ⅳ期前,开沟排水晒田7~10 d。晒田复水至授粉结束灌深水。授粉结束后至收割前5~7 d田间保持浅水或湿润,收割前开沟排水落干。

2.3.4 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测报和田间实际,及时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大田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抽穗扬花期和成熟期防治好稻曲病、稻飞虱,尤其是做好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2.4 花期预测与调节

在父母本始穗前30 d左右,定期剥查观看父母本幼穗发育进程,科学分析掌握幼穗分化进度,预测花期相遇情况[3]。若发现父母本花期相差3 d以上,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花期,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宜早不宜迟,以促为主,促控结合”。

2.5 喷施赤霉素、辅助授粉

根据旱优73父母本的特征特性以及对赤霉素的敏感程度,在母本见穗20%~25%时开始喷施,总用量525 g/hm2,连续喷施2~3 d。

在父本群体开花期约10 d内。每天授粉2~3次,每次授粉时间控制在30 min内。每天第1次在父本临近开花散粉高峰时开始授粉,第1次授粉结束后及时进行第2次授粉,第2次授粉后,如父本还开花散粉,进行第3次授粉。

2.6 去杂保纯

一是要搞好田间隔离,杜绝串粉,时间隔离要保证在20 d以上、空间隔离200 m以上。二是本田去杂,主要抓好关键时期的去杂工作,一般母本喷赤霉素的前后3 d是大田去杂关键期,去杂保证在2遍以上,田间杂株率控制在0.1%以内。三是种子收晒时防止机械混杂。

2.7 收割、烘干

在母本群体结实种子的最佳收割期,抢晴好天气、待露水干后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收割脱粒后及时安排烤房将种子水分安全、快速的降低到安全水分。

猜你喜欢
幼穗长汀县父本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长汀县优质烟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福建省长汀县鸟类资源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长汀县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高粱幼穗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基于RS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