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微商运营对策分析

2020-12-19 15:44向师中山市技师学院
品牌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微商微信用户

文/向师 (中山市技师学院)

一、高校生微商创业概述

微信自2011年诞生以来,其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2月,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11.5亿,覆盖96%以上智能手机。随着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及微商城等功能的成熟,微信凭借其创业门槛较低、运营操作简便、交易场景轻松、社交营销便利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青睐,也成为了众多高校生创业实践的首选平台。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营销、电商等商科类课程实践的主阵地已从淘宝等C类平台慢慢转移至微信平台。相比于C类平台,微商运营主要具备以下优势:

(1)“创业”成本更低,初期投入更少,代理商模式甚至可以做到零成本起步;

(2)创业门槛更低,不需要太多专业技能,只需要懂得微信基本操作及微信支付,再结合微商运营网课即可成为一名合格的微商;

(3)更容易“成功”,相比于C店需要优化搜索提升展现,优化上架提升点击,优化详情页提升转化率的经营模式,微商主要通过个人交际圈发展顾客,只要选择的产品合适,个人比较擅长交际,再利用优惠活动即可提升转化,达成交易,这种快速且简易的成交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业实践热情,而通过创业实践可以让高校生提前感知社会,提升情商与逆商,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二、高校学生微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问题

对于任何一项商业活动,现金流永远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创业资金短缺也一直是高校生微商创业的一大困扰。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第一,大学生本身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于生活费的结余或家长的支持,一旦遭遇意外情况很难有良好的融资渠道;第二,对于微商而言,各级代理的拿货价格存在级差,想要获得高额利润则必须成为更高级别代理,而升级权限的费用少则数千多则数万,高额的代理升级费也成为了一大掣肘;第三,部分学生选品盲目跟风,缺乏判断导致库存积压,而库存问题导致现金流短缺,无法形成良好的资金循环,部分创业者也因此无以为继。

(二)社交问题

目前微店运营比较常见的模式有两大类,一类是朋友圈+公众平台模式,另一类是社交圈+微信群模式。不管哪种模式,微商运营的实质都是以个人的社交圈、朋友圈为基础。部分新近微商运营者因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将刷屏等同于促销,利用信息轰炸提升展现,单纯依靠优惠活动拉动转化,结果形成了刷屏打广告→被屏蔽被拉黑→卖不出产品→赚不到钱→继续加人,继续刷屏→心灰意冷退出→另寻项目或渠道的恶性循环。这种错误的运营理念不仅无法带来商机还会影响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的用户体验,破坏自身社交圈的和谐,导致朋友的疏远乃至屏蔽,最终导致社交危机。

(三)用户体验问题

近年来,用户体验一直是营销界的一个热门词汇,对于身处这个时代的商家而言用户体验设计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用户体验在留存客户、获取优质反馈、提升用户复购率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部分微商只是把微信群和朋友圈当做产品展示的平台,以低价和人情作为主要销售手段,导致消费者缺乏体验,仅看重低价而不认同产品,复购率较低,商家也不断重复着利用低价寻找新顾客的过程,违背了8020原则,商业一直无法形成“滚雪球”般的增长。

三、微商运营对策分析

综合目前高校生在微商创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在微商运营和创业指导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一)选品策略分析

部分高校生在选品时存在盲目听从他人建议或跟风选品的问题,选择销售的产品不仅不符合自身朋友圈人群定位,而且自身也对产品缺乏足够认识,在推广时只能计较于活动,从而造成商品滞销、库存积压、现金流紧张的问题。消费者在创业初期选品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一分析自身好友及社交圈构成,如高校生社交圈以学生为主,年龄介于16-25岁之间,通常对于运动产品、美妆产品、小食品等较为感兴趣;其二从自身兴趣出发,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精通的产品类目;其三商品以快消品为主,最好商品具备需求量大、周转期快、购买频率高等特点;其四不可盲目推崇,须知大多数“网红”产品生命周期仅半年左右;最后,创业者需利用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寻找合适的货源,选品时应做足准备工作,多维度评估产品的适应性,选择最合适自身的产品。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创业实践而言,选品策略既是起点也是关键,须知产品的品质是微商的管理,质量决定了复购率。

(二)促销策略分析

促销策略关系到信息的展现量而展现量的高低往往决定最终的成交量,首先web3.0时代的促销需具备精准营销的意识但需注意,信息轰炸并不等同于促销,信息的展现也并非越多越好。人即市场,是商业的基础,不断扩大自身的人脉是微商运营的必备手段,但加人不能见人就拉,需分析顾客属性、顾客购买习惯、顾客购买行为等是否与商品属性匹配,是否是潜在顾客,有无潜力发展为忠诚顾客等;其次朋友圈不应立意为促销平台而应是分享平台,学生可适当分享生活日常、正能量鸡汤、商品使用体验等内容结合促销优惠信息发布,同时对于相关信息实施精准发布,提醒重点用户,屏蔽“免打扰”用户,发送的内容需图文结合且注意文字编辑的质量,“无聊”的内容宁愿不发也不要滥发;再次打造有自己风格的圈子,用自己的语言风格去发布原创信息,坚持笔耕不辍,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遵循分享价值→持续分享价值→陆续出单→继续输出体验→注重客户口碑→获取更多商机的良性循环模式,让促销变得有效,让朋友圈广告不再烦人,免除社交危机。

(三)KOL营销推广策略

KOL 是英文 Key Opinion Leader的简称,又称意见领袖。主要指在社交平台上,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布独到的见解,展现专业性。微信本质上也是社交平台,微信平台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同样也会寻求KOL的意见,粉丝也更容易被引导消费从而达到提升销售、后续销售的目的。因此,高校生在微信运营选定产品方向后可利用朋友圈在一段时间内发布行业专业知识,在朋友圈交互过程中体现自身专业性,在线下社交圈中施加自身某专业领域的影响力,树立人设,逐步成为意见领袖。在成为微商后也不要仅仅将自己当做推销员而应把自己看做服务员、体验官,通过试用把产品最真实最吸引人的卖点展现出来,利用自己的专业性对产品进行测评,以身作则的去使用产品,通过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和内容获取粉丝信任,从而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形成口碑营销及粉丝经济模式,达到提升转化率和复购率的目的。

(四)微信营销借鉴“跨界思维”

对于微商运营而言,许多高校生在运营推广中往往会注重微信本身功能的应用,如:订阅号信息发布、朋友圈分享、微信群带货等,推广手段千篇一律。而当今时代,跨界思维横行,高校生可根据自身的偏好,通过嫁接外部APP,利用多平台联动的价值,实现多渠道的信息推广与分享,达到在各种平台或媒体上吸引、聚集消费者的目的。比如,可以选用小红书、nice、抖音等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作为交互对象,将微信的潜在顾客引流导向此类APP,通过短视频营销,直播营销,网红营销等方式增强用户体验,如此既达到营销模式娱乐化、趣味化、直观化的效果,又通过多渠道多方向增加与顾客或潜在顾客的接触与互动,提升了用户体验,达到增强用户粘性,培养忠诚用户的目的。需要强调的是,应用各类新媒体新营销平台辅助微商运营其目的之一是引流,但最重要的是增加与客户的互动,提升用户体验,更好地服务于老顾客从而提高老顾客的购买频次和购买额度,须知一个忠诚的老客户价值甚至高于十个新客户的价值。

综上所述,高校生微商创业已成为商科学生实践的首选。高校生微商创业,机会与威胁并存,在运营过程中需重视资金问题、社交问题、用户体验问题等,注重精准化营销,应用跨界思维,将体验营销优先于推广带货。高校生在创业实践中需重视团队的力量,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只有掌握了科学的经营思维才能在微商创业实践中规避风险,拥抱机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猜你喜欢
微商微信用户
与“微商”共成长
微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警惕“微商”变成“微传销”
微商将迎来“大洗牌”
王亚仙的微商之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