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把五谷变金沙让粮食开花结果

2020-12-19 23:05刘进刘涛付洪强
农业知识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东明粮食韩国

文/ 刘进 刘涛 付洪强

东明粮画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古代的五谷祭祀活动,始于民间,传于民间,兴于盛世,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利用粮食、草籽、菜籽、花种等颗粒的自然形状和颜色,经过防腐处理后,加之染、切、拼、粘、排、雕等工艺,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在木板或瓷盘上拼粘各种图案。省级非遗项目“东明粮画”传承人韩国瑞,在传统粮画防腐技术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科技,使粮画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挂在墙上的“精神食粮”。

自幼与粮画结缘,放弃高薪工作返乡传承非遗技艺

韩国瑞出生在菏泽市东明县武胜桥镇韩楼村。小时候,逢年过节家人便用大米、小米、红豆等粮食在盘子上摆出简单的图案或文字用以祈福,这在韩国瑞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小时候和姥姥一起生活,看到各种小种子在老人的手里经过道道工序,就做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有字,有花,有鸟,有动物……时间久了,耳濡目染,逐渐对粮画产生兴趣且愈发喜欢。这些粮画拿来送人,挂在墙上,就成了乡间最普通的艺术享受。”韩国瑞自幼便与这种简朴的粮画深深结缘。

有着书法和美术功底的韩国瑞,大学毕业后到了广东省一所小学任教,主要负责德育及特色课开发工作,在他看来粮画可以帮助孩子认识粮食,提高动手和动脑能力,于是他尝试开发出了简单的粮画课程。因工作出色,韩国瑞升职做了副校长,待遇优厚,可是在他心里却一直有种说不出的故乡情结。

2013年春天,为了更好地传承粮画文化,发展粮画产业,韩国瑞毅然决然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了粮画的研究和创作,坚守着这门古老的技艺。

“粮画不仅要保留传统,更要发展与传承”

传统的粮画不易定型、保存,韩国瑞便请专家配制出一种胶水,黏性好、无色、无味、硬度适宜,制作出的粮画能长时间保持形态。为了解决粮画容易发霉、不易保存的问题,他多次实验,用药物熏蒸、药水浸泡等方法,破坏粮食胚胎,使其钙化硬化,解决了发霉、生虫的问题。

韩国瑞改良、开发的粮画逐渐受到人们的喜欢,粮画这项古老的技艺有了现代方式的传承。2016年,东明粮画凭着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传承,成为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韩国瑞也成为东明粮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东明粮画被认定为非遗项目后,韩国瑞的压力也更大了,“粮画不仅要保留传统,还需要思考发展与传承的问题。”

由于粮画是纯手工制作,人工成本高,市场的需求量不大,所以韩国瑞和他的团队便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他们通过自己的网站、淘宝、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销售,并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各种中国水墨、西洋油画等风格的粮画作品,使粮画订单日趋上升,作品远销欧美、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14年,韩国瑞创作的《蒙娜丽莎》作品,以一万元的价格售出,被媒体誉为“一斤粮卖了一万元钱”“将粮食变成金沙”。

韩国瑞的粮画作品风格独特,浮雕感强,粗犷中有着细致,淳朴中蕴含意境,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多幅作品被高价拍卖或收藏。慕名前来参观和学习以及邀约展示和培训的人络绎不绝,喜爱粮画的人越来越多,东明粮画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自2017年起,韩国瑞经常出现在山东省文化馆的非遗传习大课堂,为前来参加课程的孩子讲解东明粮画的制作技艺,并现场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制作。除了到文化馆非遗大讲堂,韩国瑞还经常参加非遗进校园的活动。

东明粮画走出国门,把家乡打造成“粮画村”

韩国瑞作为优秀非遗传承人代表多次参加由山东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出访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地,使东明粮画艺术走出了国门,扬名海外。

“是东明粮画成就了我,粮画不是属于我个人的,它更应该是属于喜爱、传承它的人们的。”现在韩国瑞最大的梦想就是把家乡打造成“粮画村”,以此带动乡村旅游,和父老乡亲们一起致富,建设美丽富饶的乡村。

猜你喜欢
东明粮食韩国
珍惜粮食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裘东明
再谈高考物理规范答题问题お
副局长自杀,匿名举报信泰山压顶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