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片区教研的组织与开展

2020-12-19 03:29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城关幼儿园刘慧玲
亚太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早教片区教研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城关幼儿园 刘慧玲

城区幼儿园与乡镇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差距很大,乡镇、民办幼儿园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有些乡镇、民办幼儿园根本就不开展教研活动。如何有效地缓解这一现状呢?实施小片区管理,开展片区教研活动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手段。我园作为城区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教学管理系统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研活动规范,为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老教师的系统化、层次化成长与培养提供了保障,有能力、有条件做好片区牵头园,引领片区园规范教研模式,开展教研活动,促进片区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加强片区教研管理体系,提高片区园教师教研意识

(一)规范片区教研模式

制定详细的片区教研管理制度、片区教研考核细则,确立片区园长职责,规范片区教研管理,使片区各园教研活动常态化,逐步走上正轨。

(二)增强片区园教师教研意识

调动片区园教师参与片区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片区园教师树立正确的教研意识,确定教研主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三)片区园教师角色互换,取长补短

每次片区教研活动要求园长及教务主任必须参加,一线教师1—2 人参与活动,要求一线教师要轮流参加活动,特别是要多带新教师、青年教师参加(帮助新教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活动中,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没有职务之分,大家互换角色,轮流担任活动主持人,实现“观摩学习—主动参与—中心发言—独立主持”。由片区牵头园教务主任在学期初安排主持人名单,主持人与片区牵头园教务主任共同安排片区教研活动内容(确立片区教研活动主题、撰写片区教研活动安排表、组织并主持片区教研活动的开展),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也促进片区园日常教研活动的规范化。

二、更新教育理念,规范片区教研模式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片区园整体办园水平

1.提供片区园教师学习的机会,参加业务理论学习,解读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新教育理念。

2.帮助片区园按照《幼儿园办园水平综合评估标准》,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和全面的评估。如建宁县黄埠乡中心幼儿园在申报县级示范园时,作为牵头园的建宁县城关幼儿园就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牵头园把评估工作作为一次片区教研主题进行,从申报工作到材料整理再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安排与组织,所有片区园参与其中,学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各片区园在帮助黄埠乡中心幼儿园顺利完成评估工作的同时,也亲身经历了一次评估准备工作的全过程。这样身临其境的片区教研活动不仅规范了片区教研模式,而且更好地让片区各园深入细致地了解到教研活动以外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工作,大大提升了办园水平。

(二)“同课异构”与“一课三研”相结合的片区教研模式

1.采用“同课异构”与“一课三研”相结合的教研模式开展片区教研活动。如大班艺术活动“贪吃的小熊”(韵律),课例从新教师汇报课产生。一研:片区园教师参加新教师汇报课听课活动,进行评课。二研:片区各园在本园组织教研活动进行“同课异构”,去糟粕取精华,每园推荐一名教师再次执教,片区各园教师参与听评。三研:由片区牵头园牵头,组织片区各园教师再次磨课,最后生成精品课例,由片区牵头园选派教师执教。

2.“同课异构”与“一课三研”相结合的教研模式,对片区园教师对某一领域的涉猎起到推进作用,对《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艺术领域的开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套用许卓雅教授音乐活动的模式:故事—动作—音乐—其他,对片区园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让片区园教师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更流畅的环节、更有效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让片区园的孩子在听故事、学动作、理解音乐的过程中更轻松愉快地获得学习体验,完成学习目标,培养了片区园教师和片区园孩子的音乐素养。

3.将“同课异构”与“一课三研”教研模式延伸至其他领域,片区园教师在艺术领域得到提升,健康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语言领域也必须有所进益。每个学期应确立一个领域为片区教研研讨的方向,五大领域研透、吃透后,再把区域活动、游戏活动、户外体育游戏等逐一突破。

(三)互动式研讨,提高片区园教师综合能力

1.组织片区园定期开展开放观摩活动,做到资源共享。我园作为省示范园更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开放观摩活动,除了每学年一次的县级开放活动外,特别针对片区各园的需要,组织片区园教师深入我园观摩学习。

2.要求观摩园自行对教师进行分组,A 组为管理组(园长、教务主任),观察幼儿园管理、环境创设,管理组(个别人)可以进入后勤厨房、卫生间、寝室等,对各类教学类材料进行查阅;B 组为教学组(教师),观察幼儿一日活动情况、听评课,针对一日活动的组织观察是否有等待现象,做好评课。

3.进行互动式研讨,将看到的优点、不足用小组整合的方式体现出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不说场面话,必须直面不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每位教师都必须参与,好的地方要说出好在哪里,为什么;不好的地方要说出不好在哪里,为什么、如何改进。通过互动式研讨,教师畅所欲言、人人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梳理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拓展思路,丰富片区教研模式

(一)为片区园教师提供跟岗实践机会

继续延用互动式研讨模式,把片区园教师分成管理组和教学组。教学组(教师)主要观摩幼儿一日活动,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升课堂教学能力。管理组(园长、教务主任)主要是参加教研活动,参与教师不只是观摩牵头园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情况,也要参与研讨。片区牵头园教务主任提前一周将教研主题与研讨问题发给参与教师,参与教师提前准备,活动时与牵头园教师一样完成教研活动相应的教研任务,同时做好记录,在片区教研活动中进行分析、总结,帮助片区园教师明确教研目的,确立教研方向。

(二)根据片区园的实际情况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如中班数学活动“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讲座“幼儿园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展示和专题讲座,有效地帮助片区园教师提高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及撰写教学反思的能力,以研促教,全面提高片区园教师专业素养。

(三)资源共享,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片区园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机会少,怎样让片区园教师不出门也能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呢?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网络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网络学习、片区QQ 群、幼儿园公众号、微信群可以帮助片区园教师获得新知识,二级培训、克隆课向片区园教师正面传授教育新理念。片区牵头园教务主任定期把所有教研材料进行资源共享,真正实现一人培训、全体受益。

四、依托片区教研,加强家长工作

家长工作的开展看似与片区教研毫无关系,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长工作意识的增强能很好地支持片区园教师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片区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又与片区教研密不可分。家长工作的开展也是片区园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因此,很有必要把家长工作放入片区教研活动中。

(一)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作为片区教研活动主题,转变家长观念

乡镇、民办幼儿园家长的学前教育意识淡薄,有很多留守儿童,许多家长、老人还保留传统观念,要求幼儿学习识字、书写、做计算题,对现在的区域活动、幼儿自主游戏的开展很不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结合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开展有效的宣传活动。把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纳入片区教研范畴,组织片区园教师学习宣传月精神,成立宣传小组,明确宣传责任,每届以一个片区园为主,发挥片区力量,针对家长开展宣传指导活动,让家长明确提前学习、片面准备的危害,要坚持“零起点”教学,有效缓解家长“跟不上”的担忧,杜绝“小学化”倾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将早教宣传入户指导作为片区教研活动主题,转变家长意识

转变家长传统观念,要从“早”抓起,而片区园的早教活动基本没有开展,因此,把早教宣传活动放在片区教研中也是很有必要的。片区牵头园应帮助片区园教师明确早教宣传的重要性,培养早教宣传志愿者,制订早教宣传计划,安排早教活动,制作早教宣传材料,指导片区园教师进行早教宣传、入户指导、早教亲子活动等。片区园认真开展早教宣传活动,帮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家长育儿、指导观念。

(三)片区各园开展特色家长活动,增进家园联系

片区各园依托自己的优势、条件开展具有本园特色的家长活动,将成功的形式、经验在片区教研中进行交流、分享,大家互相借鉴。如建宁县城关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每班推荐具有社会影响力、热心幼儿园工作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家委会确立会长、副会长、成员,各司其职,负责幼儿园“亲子游”组织,成立“护苗队”维持离园秩序,维持幼儿园各项大型活动的秩序和安全。又如建宁县黄埠乡中心幼儿园的“家长进课堂”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借助网络、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让片区教研形式多样化。

猜你喜欢
早教片区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早教QA
早教真那么神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