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地素材 服务剪纸教学
——剪纸教学校本化研究

2020-12-19 03:29福建省武夷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朱建军
亚太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武夷山剪纸校本

福建省武夷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朱建军

在剪纸教学中,针对地域特色进行本地素材的挖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对家乡特色有所了解。将剪纸教学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在学校教学中呈现,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剪纸艺术的了解,并在深入了解剪纸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审美水平。同时,将适合武夷山当地的剪纸教学校本课程应用在剪纸教学中,也是对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传承,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得以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表现之一。

一、剪纸艺术概述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剪纸艺术是以剪刀和纸张作为主要素材,通过艺人的巧手进行的艺术创作。剪纸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极高的动手实践能力,传统民间艺人会根据民间的一些奇闻逸事以及神话传说进行剪纸素材的积累以及创作。剪纸艺术可以说是古代人民对于自身美好生活的寄托,也传递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对古老传统的剪纸艺术进行传承,需要借助新时代的力量,让剪纸艺术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二、本地素材服务剪纸教学的意义

将武夷山的本地素材应用于剪纸教学中,利用剪纸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对周边丰富的资源环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剪纸表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使其热爱家乡,共同把武夷山世界双遗产保护好。这是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学生的学习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一)传承民族文化

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5A 级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国家公园,人与山水相汇相融,武夷山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留下了许多文化结晶,将武夷山本地素材利用到剪纸教学中,具有很大的意义,武夷山的文化遗产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传承和优化。剪纸校本课程应用到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艺术韵味的具体感受,逐步意识到剪纸艺术形式的美感,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提升学生对剪纸课程的重视程度,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也非常重视,同时民族文化也体现出了现代美育的精髓,剪纸艺术的教学也会得到极大的认可。

(二)扩充学生学习内容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针对普通课程的学习,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十分不利。同时,只进行普通分科课程的学习,也不符合现代教学改革要求,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学习也是对自身知识的一种扩充,现代化的教学课程中,除了普通分科课程的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进行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剪纸艺术的教学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得到丰富,学习形式也逐步得到了灵活的优化和改善。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剪纸的创作过程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对剪纸艺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涉及剪纸的练习与创作。在长期的剪纸课程教学中,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实践能力会得到相应的优化和提升。将剪纸教学纳入校本课程,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的重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对剪纸这一艺术形式加以了解,才能进行正确的剪纸艺术创作。

三、本地素材服务剪纸教学、丰富教学资源的具体措施

利用武夷山的本地素材服务剪纸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可以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剪纸教学资源中,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引导学生对剪纸进行学习,教师对于学生也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将武夷山地域文化纳入剪纸教学资源中

武夷山具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历史传说,在将剪纸教学校本化的过程中,可以把武夷山的秀丽风景、历史传说融入剪纸教学资源中,让学生在对家乡有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认识家乡、热爱家乡,更好地进行剪纸艺术的学习。

在自然风景方面,武夷山有着“奇秀甲东南”“碧水丹山”的美誉,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闻名于世。同时,武夷山还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具有在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被称之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

在历史文化底蕴方面,武夷山因为景色秀丽,自古就受到历代帝王的关注和封名,有历史记载,武夷山自唐玄宗封“名山大川”,刻碑立禁。武夷山也是三教的名山,秦汉以来,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至今留下了许多宫观、道院、庵堂,如天心永乐禅寺、止止庵等均是修道的圣地。夏商的架壑船棺、西汉的闽越王城、南唐的武夷宫观、宋代的武夷精舍、元代的御茶园、明代的书院、清代的余庆桥等,至今仍保留着大量文人墨客的摩崖石刻,尤以朱熹亲笔题刻“逝者如斯”和在晒布岩刻下的“壁立万仞”著名。武夷山的茶叶早已名声在外,“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享誉世界的大红袍源远流长。“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讲学长达50 年,始建于宋淳熙十年由他亲手创办的“紫阳书院”现仍保存着止宿和隐求室的部分建筑,许多朱熹的诗文手迹至今流传。

在民间传说方面,当游客乘坐竹筏畅游在九曲溪上,一边欣赏着秀丽的自然风光,一边聆听着筏工口中娓娓道来的大王和玉女的爱情故事时,美丽动人的传说为武夷山的迷人风景添上了绚丽的一笔。民间至今保留着“鲤鱼灯”“马仔戏”“拔烛桥”……同时,武夷山还是闽赣红色苏区的发源地、传播地。在武夷山2798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都留下了红色革命的深深烙印,武夷山的人民为红色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红色文化土地依旧绽放光彩,如大安的中共苏维埃革命政府遗址、上梅的徐履俊故居、上梅暴动纪念馆等。这些都成为年轻一代成长、继承革命先辈旗帜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剪纸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武夷山上述的这些地域优势,对学生进行剪纸主题的具体引导,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并最终有效地突出地域资源特色,达到教学目的。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可以将武夷山的这些特点融入校本课程的编写中,让学生对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加以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剪纸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提升。

(二)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针对性学习

学校可开设剪纸教学专门课程。专门的剪纸课程,首先要从学生对剪纸的学习兴趣出发,教师循循善诱,学生会更加专注。其次,专门的剪纸课程应让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剪纸艺术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剪纸艺术的课程学习,可以安排不同的课程学习难度,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对剪纸艺术基础知识进行了解与学习。这需要在专门化的课程学习中,进行校本课程的逐步渗透,只有对基础知识有了透彻的理解,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才会游刃有余,提升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剪纸艺术专门课程的开设,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进行考量,对于综合条件较为好的学校,可以进行更专业的剪纸教学课程开设;而对于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学校,在剪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欣赏理论出发,实践课程的教学可以遵从学生的意愿以及根据教学实际条件分类考虑、分层教学。

(三)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实践当中

在对剪纸艺术的学习中,学生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学校在剪纸艺术的教学设置中,需要安排具备专业素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有效掌握剪纸技巧。此外,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我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实践出真知,同样在剪纸艺术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剪纸艺术的了解更加深刻,理解民间剪纸艺术家作品创作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这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剪纸艺术的精妙绝伦,进而对剪纸艺术形式从产生敬畏之心。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是对艺术创造者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尊重,学生从小具备了这种品质,对于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健全人格建立也有重要意义。剪纸艺术的教学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在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教学环境中,剪纸艺术教学对于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在现代化教学与传统艺术融合的背景下,剪纸艺术教学对学生有着良好的教育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将会对学生个人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剪纸艺术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具有韵味和美感。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从剪纸艺术启蒙开始,在教学内容中进行专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设置剪纸教学校本课程符合现代小学美育的要求。同时,剪纸教学让传统剪纸艺术为学生的校园生活锦上添花,并让传统艺术得到传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需要在新时代进行传承,学生在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学习过程中,能逐步感受到我国传统艺术的美感,进一步对传统艺术进行有效传承。

猜你喜欢
武夷山剪纸校本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大美武夷山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剪纸
剪纸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