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榕常见主要害虫及防治研究进展

2020-12-20 14:30周冰颖先旭东
现代园艺 2020年15期
关键词:蚕蛾蓟马若虫

周冰颖,朱 钧,先旭东

(重庆市风景园林技工学校,重庆渝中 400042)

小叶榕(Ficus concinna Miq.)属桑科的一种常绿乔木,产于我国南方的浙江南部、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以及东南亚地区,在我国重庆、四川等地均有栽培,作为行道树较多,其耐修剪、观赏性的气生根特点有作为盆景使用,小叶榕古树也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文化价值[1]。用于城市绿化的园林植物对病虫害承受能力相对较低,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绿化面积增加、行道树数量及种类增多,管理难度也相对加大,病虫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小叶榕作为常绿树种,病虫害发生时间相对较长且对环境有所污染[2]。介绍常见小叶榕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为小叶榕栽培养护提供理论依据。

1 榕管蓟马

1.1 榕管蓟马及其为害状

榕管蓟马(Gynairothrips uzeli Zimm)属缨翅目管蓟马科,是小叶榕、垂叶榕(Ficus Benjiamina)等榕属植物常见害虫。榕管蓟马主要以若虫和成虫群集为害小叶榕幼嫩部位,新叶及新芽,少部分在当年老叶为害。为害叶片有卷曲、畸形等症状,被其锉吸式口器刺吸的植物组织有褪绿棕褐色斑块,叶片以植物主叶脉为轴折叠成“饺子”形状的假虫瘿,被为害的叶片失去光泽[3]。

在贵州会理地区1 年发生9~11 代,出现世代重叠现象[4];福州地区气候温润,一年可发生13~15 代,小叶榕上全年可见[5]。小叶榕属于常绿树种,榕管蓟马全年为害时间相对较长。

1.2 榕管蓟马防治研究进展

对于榕管蓟马防治方法,除园林一般修枝清园之外,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以内吸性杀虫剂为主,可使用喷雾或注干方法。用40%阿维·敌畏乳油1000~1500 倍液喷雾对榕管蓟马防治效果较好,若假虫瘿还未大量出现,可选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 倍液喷施[6]。但化学药剂的使用对榕管蓟马天敌如横纹蓟马、小花蝽等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曾有用白僵菌与绿僵菌接种于榕管蓟马的实验,其中绿僵菌MaZPTER-01、MaQZ-02 等2 菌株对榕管蓟马致死率远高于白僵菌,榕管蓟马接种后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4.9%和80.07%[7],生物药剂的研究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曾有试验用香料八角的提取液测定对榕管蓟马的致死试验表明,八角丙酮提取物质对榕管蓟马的成虫杀虫效果最好[8]。在对榕管蓟马对粘虫色板敏感度测验表明,黄色粘虫板对其吸引最显著[9]。

2 榕木虱

2.1 榕木虱及其为害状

榕木虱是小叶榕上常见的刺吸害虫,属同翅目木虱科昆虫。榕木虱分为卵、若虫、成虫3 个形态,成虫产卵期与当地小叶榕抽稍期重叠,产卵至树枝干新生嫩芽上。

刚孵化的若虫行动力强,寻找枝干适合位置刺吸为害,造成叶片卷曲,枝干变形,同时虫体腹部分泌白色蜡丝[10],为害严重的,小叶榕枝干布满白色蜡絮,若虫隐藏在蜡絮中继续为害枝干,吸取汁液,导致叶片脱落,为害严重时蜡絮易漂浮空气中污染环境,同时枝干上厚重的蜡层对隐蔽在其中的榕木虱若虫有保护作用,加大了防治难度[11]。若虫羽化后离开蜡絮交配,弹跳力强,寒冷季节常以卵和若虫形态在枝干内或气生根越冬。

2.2 榕木虱防治方法

在药剂防治榕木虱之前,可用洗衣粉兑水成2%溶液用高压喷雾车对道路小叶榕枝干白色蜡絮进行冲洗,防止蜡絮对内吸剂渗透起阻隔作用[10]。曾有通过注干法及环割法对小叶榕施用50%甲胺磷乳油内吸剂10 倍液,对榕木虱防治率达到80.15%,40%氧化乐果乳油10 倍液防治率稍低,防治率为59.24%[2]。吴正伟等对黄金榕上榕木虱使用40%毒死蜱EC、20%吡虫啉WP1000 倍液发现能有效降低害虫数量[12]。

现目前针对榕木虱防治大多仍采用内吸性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对于在枝干越冬的榕木虱若虫和虫卵,可以使用65%的肥皂石油乳剂稀释为8 倍液对小叶榕树干和气生根进行喷雾处理,能有效减少越冬虫源。

3 灰白蚕蛾

3.1 灰白蚕蛾及其为害状

灰白蚕蛾(Ocinara Varians Walker)是小叶榕上常见食叶类害虫,分布于我国西南四川、重庆以及华南广东、广西等地。成虫喜产卵于叶片背面单串排列,一头雌虫单次产卵量6~10 粒,一生总产量最多可达500 多粒[13-14],在广西凭祥地区1 年可发生7 代。

初孵幼虫一般于上午孵化,灰白蚕蛾化蛹地点一般选择叶片背面或枝干分叉点以及树皮间隙。孵化后首先取食卵壳再取食叶肉咬出小型孔洞,低龄幼虫取食叶片留下网状脉,高龄幼虫口器发育完全咬出缺刻甚至将整个叶片食尽,同时树下残留大量虫粪,严重影响小叶榕生长,降低其观赏价值。

3.2 灰白蚕蛾防治方法

针对灰白蚕蛾,当调查虫量未大发生时,可对小叶榕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在其产卵期人工摘除枝条以及叶面卵块或结茧阶段剪去带茧叶片,还可在低龄幼虫期使用生物农药或释放天敌。利用幼虫假死性可晃动枝干捕杀幼虫,当灰白蚕蛾进入成虫期可利用黑光灯、频振灯对成虫进行诱杀。当虫量大发生时可使用化学药剂。

对于药剂防治,害虫数量较低可选择生物农药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进行防治,被告感染的灰白蚕蛾幼虫可磨碎稀释作二次药剂使用,还可选用100 亿/g 菌量的杀螟杆菌1000 倍液喷雾防治,对其幼虫和成虫均有杀灭效果。在生物防治方面,曾有用短管赤眼蜂(Trichogramma pretiosum Riley)和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zai)在半自然条件下对灰白蚕蛾卵搜索及寄生能力,试验表明松毛虫赤眼蜂是后期作为天敌应用的优良种。灰白蚕蛾大量暴发可选用10%氯氰菊酯乳油1000 倍液,90%敌百虫800 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16]。为了避免对人畜为害或环境污染,也可选择注射内吸性的胃毒杀虫剂——“树虫一针净”。

4 结语

目前国内小叶榕的虫害相对控制较好没有大暴发的现象,仍应采用物理防治、园林技术措施以及生物防治为主。常见害虫如榕管蓟马、榕木虱仍比较常见,夏季尺蠖类害虫也时有发生。每年秋季树干涂白以春末修枝对小叶榕的病虫害均有非常有效的预防作用,在道路设置黑光灯对一些蛾类害虫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现目前对于虫害和病害防治尽量采用注射法,化学试剂喷雾防治注意天气及浓度以避免造成人畜中毒现象以及环境污染,同时在害虫防治使用化学药剂时还应注意对天敌的保护,避免天敌数量减少导致害虫暴发的现象发生。

猜你喜欢
蚕蛾蓟马若虫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蓟马的行为调控作用及其在蓟马防控中的应用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高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对虫螨腈和唑虫酰胺的响应比较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夜晚的“舞者”
环斑猛猎蝽对烟蚜若虫的捕食作用
循心而往,寻星而归
养蚕日记
蚕宝宝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