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microRNA-122在肝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与共存的临床和实验室因素相关

2020-12-20 17:53马仁舒,辛桂杰,FRANCKM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亚组肝细胞标志物

【据《World J Gastroenterol》2020年1月报道】题:血清microRNA-122在肝细胞癌中的预后价值与共存的临床和实验室因素相关(作者Franck M等)

当前学界正在寻找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试图借此加强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管理。众多亚太地区的研究表明,在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HCC患者中,肝特异性microRNA-122(miR-122)在肝组织中以及血清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本研究旨在评估miR-122在欧洲人群HC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并确定可能与HCC患者血清中miR-122改变有关的潜在因素。

来自德国德国马格德堡市的奥托-冯盖里克大学的Franck等在为期2年的研究中纳入了确诊为HCC的91例患者(n=91)。根据Child-Pugh评分、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BCLC)、肝病病因、实验室参数和总生存期对患者进行特征分析。使用cel-miR-39作为标准,通过TaqMan测定法测量血清中MiR-122水平。血清miR-122水平与Child-Pugh评分、BCLC分期或潜在病因没有相关性。 miR-122与丙氨酸转氨酶(P<0.000 1),天冬氨酸转氨酶(P=0.000 1),甲胎蛋白(AFP)(P=0.003 4)和血红蛋白水平(P=0.076)呈显著正相关。 miR-122水平与肌酐水平存在负相关(P=0.002 8)。在HCC患者中,AFP、Child-Pugh评分和BCLC分期系统与生存差异相关。在总体队列中,低水平血清miR-122仅与总体存活率有更高的相关趋势,而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显示,在晚期肝硬化(Child-Pugh B / C级),肿瘤晚期(BCLC B / C / D)和正常AFP(<7 ng / ml)的患者中,低水平血清miR-122与更好的预后显著相关。

本研究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miR-122作为肝损伤和可能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价值。但是miR-122在预测H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仅限于某些特定患者的亚组。血清miR-122可能受肾功能、AFP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因此在解释miR-122的水平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摘译自:FRANCK M, SCHÜTTE K, MALFERTHEINER P,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serum microRNA-122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dependent on coexisting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actor[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20, 26(1): 86-96.

猜你喜欢
亚组肝细胞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烟草黄瓜花叶病毒亚组Ⅰ分离物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