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苗期黑绒金龟危害特点及防控措施

2020-12-20 18:58韩晓清张尚卿杨东旭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金龟冀东成虫

韩晓清 张尚卿 杨东旭

(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河北 唐山 063001)

黑绒金龟,又称天鹅绒金龟子、东方金龟子等,属鞘翅目,鳃金龟科,分布于东北、华北、内蒙及华东部分地区,食性杂,喜食豆类农作物及杨树、柳树、榆树、苹果树等幼嫩枝叶。成虫是黑绒金龟危害虫态,生产上可根据黑绒金龟成虫的生活习性制定防治策略。成虫喜食大豆幼苗,冀东地区俗称黑豆虫,大豆出苗期常聚集危害,吃光子叶和芯叶,造成植株死亡。发生期一般田块1 ~3 头/ m2,严重田块4~10 头/m2,常因聚集性危害,使大豆田出现区域性无头苗,严重影响大豆生产,必须提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 ~8 mm,宽4.5 ~5 mm,卵圆形,刚出土时为褐色,后渐转为黑褐或黑色,体表具丝绒般光泽,鞘翅上具数列隆起线,沿线具细刻点,触角鳃状,10 节,鳃瓣部3 节。

2 生物学特性

2.1 生活习性。成虫趋光性强,下午4:00 至5:00大量出土活动,出土时间较集中,黄昏时入土。成虫出土受天气影响较大,气温过低、降雨不出土。早期出土的成虫初期爬行转移,取食周围的曲荬菜、泥胡菜、播娘蒿等杂草。一般在5 月中下旬飞入农田,此时与作物的幼苗期吻合,形成危害盛期,田边地头的作物往往被害较重。成虫多在渠边、地头、林带、荒地等杂草较多的干燥疏松土壤中产卵,卵散产或几粒、十几粒粘在一起呈块状。

2.2 生活史及发生规律。黑绒金龟在冀东地区1 年发生1 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4 月上旬始见成虫出土,4 月中旬至5 月上中旬达出土盛期,出土后不能飞翔,爬行觅食或寻找配偶;交尾盛期为5 月中旬至6 月上旬,交尾后在 10 ~20 cm 土层产卵;卵块 5 ~6 粒,卵期6 ~10 d;幼虫共3 龄,5 月下旬至6 月初可见1龄幼虫,7 月底至8 月上旬老熟幼虫深入40 ~50 cm土内做土室化蛹,蛹期约10 余天,8 月中旬开始羽化,当年新成虫不出土,在地下越冬。

大豆中后期生长旺盛,幼虫对大豆的危害不会造成明显减产,但对夏季播种的豆类如绿豆、红小豆等有危害,可导致明显减产。黑绒金龟除危害大豆苗外,喜食杨、柳、榆、苹果、梨、桑等树木,所以周围种植树木的大豆田危害更加严重。倒春寒或春季天气回暖过早,黑绒金龟会推迟或提前出土活动。

3 防治措施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科学实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早春深翻土壤,利用低温和机械损伤消灭一部分准备出蛰的黑绒金龟成虫。

3.2 物理防治。黑绒金龟趋光性强,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和预测黑绒金龟的发生时期,兼诱其他鞘翅目、鳞翅目害虫,减少田间危害。

3.3 轻量型化学控制

3.3.1 田边地头防治。冀东地区一般5 月上旬播种大豆,黑绒金龟4 月中下旬开始出土,往往先觅食田边、地头的杂草,如播娘蒿、泥胡菜等,可小范围喷施化学农药,将成虫消灭在田边、地头,防止入田危害。

3.3.2 播后诱虫防治。播种后出苗前,利用黑绒金龟嗜食杨、柳树嫩叶的习性,采集杨树或柳树幼嫩枝叶,剪成20 ~30 cm 条段,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倍水溶液浸泡1 h,阴凉处晾干,下午4:00 ~5:00均匀分布田间,每亩80 ~100 支,田边地头多放一些,可诱杀大量黑绒金龟,有效减少对大豆的危害。

3.4 化学防治。黑绒金龟发生严重时,可田间喷药防治,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48%乐斯本1 000 倍液喷雾防治,苗、杂草均要喷到。

猜你喜欢
金龟冀东成虫
粪堆中的“挖井人”
——粪金龟
不同药剂对2 种金龟子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药效评价
“金龟”究竟是何物
葡萄白星花金龟的防治方法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文化生态视野下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