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2020-12-20 18:58马卫芳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抗药性使用量除草剂

马卫芳

(景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景县 053500)

随着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深入推进,国家对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农业工作者,要以农药减量提质增效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大力推广科学、精准、合理的用药方法。

1 农田杂草发生特点

受一家一户分散防治模式、农民施药方式不科学及新型农药作用靶标单一等因素影响,致使景县近年农田杂草发生呈连年加重趋势,甚至局部地区危害程度超过病虫,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1 杂草群落演替加剧,难治种群数量增加。除草剂的长期单一使用,导致田间杂草群落发生变化,难治种群数量增加。20 世纪80 年代初景县麦田常发杂草种类有39 种,2019 年杂草种类已上升到50 种,数量增加了11 种,增幅达28.2%。从近几年调查结果看,以播娘蒿、打碗花、田旋花为主的阔叶杂草仍属于优势杂草种类;曾零星发生的雀麦、节节麦等麦田恶性杂草,近几年来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均有加重和蔓延的趋势,且防治难度逐年加大。

1.2 杂草抗药性发展迅速,除草剂超量使用严重。我国现已发现44 种74 个杂草生物型对11 类38 种化学除草剂产生抗药性,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常年长期使用一种除草剂,抗药性逐级增强,杂草抗药性增强导致农民成倍增加除草剂用量。据近年来对杂草用药量持续调查获悉,同一作物田间内同一类型杂草抗药性逐年增强,防治药剂从过去单一成分药剂演变为复配制剂,并且农药使用量成倍增加。

1.3 除草剂使用量大,影响粮食安全生产。除草剂使用量持续增加,超过农药使用总量40%,除草剂使用不科学造成作物药害时有发生,轻者导致作物减产,重者绝收或农田荒废,尤其是长残留除草剂导致后茬敏感作物发生药害,影响玉米等作物种植结构调整。

2 农田杂草防治措施

农田杂草防控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作物增产增收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凝聚力量、加强协同,做好全面工作,推进农田杂草科学防控。

2.1 坚持农业措施与化学除草相结合,提高杂草防控率。结合深翻整地、轮作倒茬、人工锄划和拔除等措施,逐渐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如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比小麦早熟7 ~10 d,在杂草成熟落籽前及时进行人工拔除,可有效降低下年杂草发生基数,为减轻防治难度和减少除草剂使用量打下基础,从而达到减量控害的目的。

2.2 采用封闭型除草剂,充分发挥封闭式杂草处理技术优势和控草优势。根据杂草发生特点,创造环境条件,选择合理药剂,及时开展封闭处理,将杂草在未出土前杀灭,可有效减少后期茎叶处理压力。封闭处理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如棉田、辣椒田、大豆田使用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等,使用时注意田间土壤含水量要高,以使除草剂发挥最大控草优势。

2.3 农药减量控害与提高防效相结合,提高除草剂。筛选高效安全的除草剂,在最佳防治时期施药,以提高防效。杜绝超剂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土壤等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2.4 抗药性治理策略急需改变。抗药性治理不能等抗药性产生后再采取措施,要将关口前移,从重抗性治理向重抗性预防的方向转变,从重化学治理向重综合治理的方向转变。

2.5 在科学安全用药培训中增加抗药性预防的有关知识。指导广大施药者从交替用药、轮换用药、延缓用药等方面来阻止有害生物抗药性的发展,推广合理施用农药,从根本上解决过量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土壤退化、产量降低等诸多不利因素。

猜你喜欢
抗药性使用量除草剂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避免植物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的常见方法
2020年 宽带订户月使用量将创新高
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综合治理
棉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及其抗性治理对策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
生物除草剂,馅饼还是陷阱?
浅谈除草剂的混和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