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造林技术要点

2020-12-20 18:58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立地条件修枝松土

吴 昊

(夏邑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河南 夏邑 476400)

在林业生产中,普便存在“重造林、轻管护”的思想,尤其是在造林过程中,没根据造林地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整地、造林方式。同时,对新造林地疏于管理,造成苗木生长不良,造林效果不好。因此,需要严把造林各个环节,提升造林质量。

1 细致整地

整地前,要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造林树种、培育目的,合理选择较为适宜的整地方式,做到因地制宜。整地方式通常有全面整地(主要用于平地)、局部整地(如带状、块状等,主要用于山地)。山区造林整地,坡度平缓的地方,可以采用全面整地的方式;坡度较大的地方,可以采取带状或块状整地的方式;如果采用全面整地,必须要做好拦土带,防止水土流失;全垦或带状整地的深度一般为20 ~25 cm。平原、丘陵地区营造林,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大块状整地。适于机耕的造林地,可采用机耕全面整地,提高工作效率。整地时,一定要把杂物清理彻底,清理干净,防止给苗木生长带来隐患。春季造林的地区,整地一般应在造林前一年的秋冬进行;秋季造林的地区,须在当年雨季前整地。

2 造林方式

2.1 播种造林。适宜在立地条件好、降雨多、湿度大的地区。春播、秋播均可,但秋播要防止秋旱和鸟、虫等危害种子。播种方式可根据种子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如:点播适宜于大粒种子,条播适宜于中粒种子,撒播适宜于小粒种子。

2.2 植苗造林。受树种、造林立地条件的影响较小,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所用苗木有裸根苗、容器苗。裸根苗在栽植前,苗根需蘸泥浆,防止苗木失水;造林时,先把苗木假植在造林地上,随栽随取,每次取苗不要太多。栽植时,应将苗木扶直栽正,深浅适宜,根系舒展,分层踏实,浇透水后覆土保墒。栽植容器苗时,如根系不易扎透,要拆除容器袋,浇透水后覆土保墒。

2.3 分殖造林。利用树木的干、枝、根等营养器官直接进行造林。这种造林方式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适用于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等。

3 幼林抚育

造林后,为确保苗木健壮生长,必须做好松土、除草、追肥、灌溉、修枝、防寒等抚育工作。抚育工作从造林的当年起,到幼林郁闭止,一般需要连续进行4 ~5 年。一是松土、除草。松土深度要适当,深度一般为5 ~10 cm,干旱地区可适当加深。除草松土应在幼树生长旺盛期之前,在一年中生长季的前半期进行。二是灌溉。林地浇水时要尽量采用沟灌,避免漫灌,以节约用水。在林粮间作的地区,可结合农田灌溉对林地进行灌溉。灌溉量要依据树种、林龄、气候状况和土壤湿度而定,要保证林木根系层处于湿润状态。三是施肥。要合理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做到科学用肥,充分发挥肥效。造林前,可结合整地,施入足量的有机肥。造林后,在幼苗生长旺期,可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为避免浪费肥料,追肥常采用沟施的方法。为了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可在林地间种绿肥。在间种绿肥时,应按绿肥种类选择较好林地种植,才能争取高产。间种前应结合抚育进行整地,采用点播或条播,不宜撒播,以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和幼苗生长。四是修枝。修枝可调节林木内部营养,增加林地内通风透光。最好选择在晚秋和早春树木休眠期进行,修枝强度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林木生长为原则,不要过大或过小,避免撕破树皮或切口粗糙而影响树木生长。五是防寒。特别是在北方冬季寒冷的地区,要采取覆盖塑料薄膜、加设风障、幼树培土、树干涂白等保暖措施,进行防寒处理。最后,要建立、健全护林制度,造林地应当严禁放牧、打柴,避免人、畜危害。

4 防治病虫害

一是加强植物检疫工作。种苗调运要严格履行产地检疫制度,无相关检疫合格证的苗木一律不得出售和调运,预防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确保苗木质量安全。二是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加强防治工作。如:在病虫害受灾严重的地区设立监测点。三是营造混交林,提升林地自我防控能力。同时,注意合理抚育、改善林内卫生条件等,从根本上预防病虫害。四是对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林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人工、生物、化学药剂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猜你喜欢
立地条件修枝松土
不同强度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修枝对亚美马褂木体胚无性系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修枝抹芽对红椿幼林生长及干形的影响
盆景树
清晨
不同立地条件6年生云南松幼林的生产力及其分配研究
浅谈循化县云杉的造林种植技术方法
改善华蓥山森林立地条件措施浅析
接穗品种等因素对核桃嫁接改良主要影响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