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2020-12-20 18:58李永锋王瑞娟朱会军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排泄物畜牧粪便

李永锋 王瑞娟 朱会军

(魏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魏县 056800)

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得我国的畜牧养殖业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养殖规模还是数量都朝着集约化与规模化的方向迈进。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污染,甚至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从污染治理的长远角度看,降低畜牧业养殖污染是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持续动力,同时也是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基础。

1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1.1 养殖区缺乏基本的规划建设。通过对实际养殖过程的考察发现,大多数的低成本小型养殖基地对于养殖区域都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甚至出现了由于缺乏必要的养殖知识随意建设圈舍的现象,无论是污染排放还是后续处理均不符合正常的流程标准。一般这些小型养殖区域在建设圈舍时都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到人畜分离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将畜牧污染物与人类垃圾不进行区分而集中堆放的现象极其严重[1]。再加上不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无论是人畜粪便还是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都随意排放,给周围区域造成了严重污染,极大的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2 处理排泄物不到位。畜牧养殖行业由于其产业特点,其每日的排泄物量巨大,若是不针对这些大量的排泄物做好无害化的专业处理很容易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的小型养殖场每日产生的粪便随意堆放的现象较为常见,通常采取露天堆放的方式,尿液更是任由其自由流淌,严重污染周围的土地。再加上没有为这些污染物配置集中的无害化处理设备,导致每日维持养殖场正常运转的水源在经过使用后产生的污水无法排放,继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1.3 缺乏最基本的环保意识。由于部分地区养殖户没有基本的环保意识,导致其在对环境进行污染后却认为没有什么不对。多数农村小型养殖业的个体户或是村民等更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是产生的排泄物还是病死禽肉等都采取了随意丢弃的方式,每日产生的垃圾往往也没有进行处理就随意乱丢。长此以往,收入虽然增加了,但居住的环境却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 防止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基本策略

2.1 注重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最主要途径就是强化宣传,让养殖户能够意识到排放的污物不进行及时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提高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在此过程中需要与当地政府进行配合,利用多种宣传手段,例如电视、网络、标语以及广告墙等[2]。另外还应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在国家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出台区域污染物排放标准,对违反标准的养殖户进行一定处罚,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合理规划。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环境污染作为规模化养殖重点问题也逐渐引起到了人们的重视。要对养殖环境进行保护,关键在于场地选址。每天需要排除的大量污染物若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甚至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选择正确的养殖场地十分重要,在前期的考察工作中应该尽量选择具有坡地特征的位置并远离居民区,从而避免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2.3 发酵技术的推广。发酵是较好处理动物排泄物的手段,在处理污染的同时也能生产出优质的肥料。好氧发酵与厌氧发酵是两种基本的粪便转化肥料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基本成熟但在部分地区的实际应用仍然缺少经验。从实际情况来看,好氧发酵技术在应用方面并不适用于所有养殖场,而厌氧技术由于在发酵过程中除了能够将粪便转化为肥料,还能产生具有可燃特性的甲烷气体。这种能源由于其清洁特性使得其无论是在工业还是在家用方面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2.4 强化监管。首先是地方政府应联合环保部门强化对养殖户的监管,尤其是应结合区域特点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并通过抽检等方式发现养殖场中存在的问题。对已经采取污染治理措施的养殖户要多加鼓励,并加强指导以巩固治理成果。其次是推广使用科学养殖方式,包括饲料营养配比、养殖工艺等,从污染产生的源头入手降低污染排放量。养殖户要遵循资源化与无害化原则逐步应用新型的养殖模式,以从根本上提高资源利用以及污染防治水平。

猜你喜欢
排泄物畜牧粪便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蜗牛的“便便”什么色
丹麦惊现700年前的厕所
牛排泄物制能源电池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