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情况

2020-12-20 19:44刘晓蕊
矿业工程 2020年2期
关键词:尾矿库矿山绿化

刘晓蕊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庙沟铁矿,河北 秦皇岛 066501)

0 引言

矿产资源始终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对接,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逐步扩大。与此同时,矿产资源的肆意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政府部门加大对矿业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的各项举措,树立绿色矿山发展理念从而保障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某矿山充分认识到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稳步推进矿山综合治理、创建绿色生态友好型矿山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不断增加绿色矿山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并且严格遵循绿色矿山建设要求,该矿在创建绿色矿山事业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1 矿山概况

某矿山始建于1987年,初期建矿时生产规模为22万吨/年;1992年进行扩建,新增采、选规模各100万吨/年,矿山总体年生产能力达到122万吨/年;2008年通过扩产技术改造,磨选系统新增两个系列,处理能力提高到了210万吨/年;2010年处理能力达到300万吨/年。经过30多年的开采,露天开采基本结束,正处于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基础建设期。

2 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情况

2.1 矿山环境监测

该矿山实现了安全生产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前端摄像系统和光缆线路传输系统构成的高清视频监控网络,实现对尾矿库的全天在线监测;对露天采场边坡和排土场边坡采用高精度GPS、全站仪(水准仪)进行高程、平距测量,监测监测点与基准点之间的数值变化;露天采场边坡设了露天边坡位移监测和疏干排水工程,同时委托单位安装了深孔位移监测系统;尾矿库的自动化在线监测,实现了对库区各项重点监测数据实时化、连续化,管理及作业人员能通过网络随时掌握库区实际情况,特别是在汛期大范围降雨等极端天气时可实时掌握库水位、降雨量、浸润线、干滩长度等关键数据,并根据它们做出有效的应急处置决策和措施。

——生产区标牌:经过现场安全确认,安全警示标志在生产区域按要求都已设置,并在生产区设置规范清晰的操作提示牌、说明牌、线路示意图牌等标牌。

——防尘设施:针对厂区道路、运矿岩道路、排土场等易产生扬尘部位,该矿安排24小时不间断洒水;料堆设防风抑尘网或加盖防尘布并洒水降尘。将所有产尘设备置于厂房之内,胶带廊全部封闭。除采用物料预湿方法除尘之外,粗、细碎、磁选和转运站等安装了微米级干雾抑尘设施,同时在主要产尘车间经常洒水降尘,保证作业环境优良,减少职业病的危害发生几率。

——降噪:采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对高噪音设备进行降噪处理,高噪音设备均置于厂房之内,以降低对周边影响;同时,对产生噪音设备采用软底座减震消音;员工发放耳塞防噪音,强制性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2.2 矿区绿化

2.2.1 办公生活区绿化

办公生活区栽植花草植被和松树、柳树、杨树等具有景观效果的植被,部分空地还有草地、花池等,基本实现洁化、绿化、美化。

2.2.2 采场、排土场绿化

露天采场西边坡进行了绿化,对绿化区域覆盖山皮土或黄土,种植狗尾草、爬山虎、刺槐等。排土场目前正在使用,使用中的平台已经进行压实。除位于地下工程地表错动范围内堆放的废石采用苫盖外,其他边坡和平台已完成生态恢复,主要进行边坡覆土绿化,种植狗尾草、刺槐、沙棘等。矿区道路部分坡面也已进行绿化,主要种植格桑花、爬山虎等。进出厂道路进行了路进硬化,道路全长4.02km,路宽8m。

2.2.3 选矿厂绿化

选矿厂周边可绿化区域均完成绿化工程,主要栽植花草和碧桃等具有景观效果的植被。选矿厂道路也进行了改造。

2.2.4 尾矿库绿化

尾矿库采用渐进式生态恢复方式,前期形成的坝体已进行人工生态恢复。除正在使用的子坝外,基本全部完成了生态恢复,并逐年对坝面进行绿化治理。生态恢复措施正在按规划逐步落实,主要栽植树种为沙棘,并设置了现场监测点,全天对尾矿库情况进行监测。

2.3 废弃物处置

2.3.1 选矿废弃物

选矿产生废弃物为预选废石和选别尾矿,废石堆放在排土场,等待将来用于回填。尾矿经尾砂输送管道输送至尾矿库,不外排。

2.3.2 废水处置

该矿产生的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部分,其中生产废水包括采场废水和选厂废水。采场废水主要用于厂区绿化、道路喷洒和除尘用水及选厂工艺用水。选厂废水送至浓缩池,经澄清后循环使用,剩余尾砂废水排入尾矿库,沉淀澄清后清水经溢流塔,回水泵提升至高位水仓,回用于选厂。

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为矿区家属区生活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厂区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选厂浓缩池,与选矿生产废水经水泵排至尾矿库进行沉降澄清,澄清后上清液通过回用水泵返回用于选厂用水。

2.3.3 含油固废

废矿物油采用桶装储存,存放于危废暂存间(已采取防渗措施),定期运往危险废物处理公司处理。

2.4 矿区生态环境保护

该矿秉持谁破坏、谁治理,边生产边治理原则,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积极推进治理工作。根据矿区周边环境,对生产造成的露天采场和排土场的损毁土地进行恢复,道路两侧栽植植被,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的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并结合当地政府相关政策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同时,该矿建立了环境监测机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监测人员定期对地表岩石移动范围内的地表变形情况进行监测,完成了对尾矿库的全天在线监测。

2.5 节能减排

近几年通过技术改造,淘汰了扩能改造前的高能耗的生产工艺流程和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设备。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配以先进的操作方式,既节约了能源又保障了设备安全运行,达到了高效、节能、可靠的效果,同时将“三新”所取得成果推广应用。通过上述各项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措施,使能耗大幅降低。通过年平均总用电量、柴油消耗和总产量统计,折算成标准煤能耗结果采矿能耗0.32kgce/t,选矿能耗2.53kgce/t。

2.6 数字化矿山

2.6.1 露天开采数字化、自动化

该矿露天开采已建立了监控监测系统,并对现有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拼接屏总控制系统,综合管理平台软件、各分控制室控制系统、前端摄像系统和光缆线路传输系统五部分构成的高清视频监控网络。

为了更好的实现资源合理化利用和精准化管理,该矿重点开展了矿区数字化三维建模工程。在引进市面上先进的矿业工程软件后,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实际操作,建立矿区三维模型,在指导采矿计划、爆破设计、储量动态化管理等方面提高了原有的工作效率,并且更进一步改善可视化、立体化和操作性。该矿高度重视自动化管理,生产的数字化控制,正在努力打造智能化、现代化矿山。目前,该矿实现了碎矿自动化控制,铁精粉销售系统无人值守,地表变电站无人值守和生产系统地磅无人值守。

2.6.2 地下开采智能化、机械化

该矿目前正在进行转地下开采建设中,将来的地下开采要加大自动化管理程度,严格按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规范要求做好井下开采建设。地下开采投产后采用无人值守系统,包括铲运机无线遥控系统、井下破碎系统、井下排水系统、通风控制系统、空压机站控制系统、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提升系统自动化和供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实现矿山机械化、数字化开采新型作业区方式。

2.7 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2.7.1 建立以人为本、高效安全、绿色发展的企

业文化

近年来该矿为提高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加了许多娱乐文化设施投入,节假日和重要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职工的凝聚力。每年在春节、七一、八一、中秋等重要节日期间该矿党委认真开展困难党员慰问工作,全面调查统计生活较为困难的党员家庭,领导班子带头深挨家挨户进行走访慰问,及时送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其中先后数次深入革命老区,慰问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老革命军人。

2.7.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该矿先后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等一系列相应规章制度,按要求逐步完善实施,同时组织开展各类地质环境治理培训。与地质以及采矿设计单位沟通密切,并委托这些单位参与矿山地质环境与恢复治理、矿山土地复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报告的编制工作,为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2.7.3 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在矿山,安全生产是第一要务,因此该矿积极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重点开展岗位操作人员的“四项能力”建设。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特种作业审批、班组安全建设、作业区安全管理、领导包保班组等方面形成“时时刻刻查隐患、分分秒秒抓整改”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矿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人身伤害事故,避免企业因伤亡事故导致的经济利益受损和社会不良影响。

2.7.4 职工培训体系

该矿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有计划的组织专业技能拓展、前沿技术论坛、实际操控力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三大规程培训、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全力提升操作岗位人员的岗位操控力和岗位胜任力。多年来多次有针对性聘请大学教授来该矿讲课,同时开展“周末大讲堂”活动,聘请各大院校的教授通过视频每周五下午讲授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使之成为学术交流、知识传递的第一平台。

2.7.5 企地和谐

该矿建矿以来,按时缴纳各项财政税收,并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大多数职工都是当地居民,村企关系和睦相处,多年来并未发生矿产资源盗采现象。该矿投资2000多万为周边村民修筑公路,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对运输队伍的管理,减少因运输产品对村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问题,定期组织村民参与重大危险源应急演练工作,保证在产生危险的情况下有自救互救能力。村民在该矿的建设用地征用与运物资输等方面大力支持,企地关系紧密友好。

3 结语

该矿山秉持建设装备一流、管理一流、效益一流、环境一流的新型矿山企业的理念,着力保护和合理开发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充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号召和要求,积极践行矿山绿色发展新思想。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广应用、安全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坚持创新,为建立有核心竞争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的矿山企业保驾护航,从而最终实现资源利用合理化,废物排放标准化,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安全管理标准化,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总体目标。

猜你喜欢
尾矿库矿山绿化
某铁矿山尾矿库回采工艺设计实例
长期运行尾矿库的排渗系统渗透特性的差异化反演分析
朱屺瞻《绿化都市》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筑牢尾矿库安全防线
山区长距离尾矿库回水输送管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