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技术要点研究

2020-12-20 23:57吴燕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局麻麻药穿刺针

宗 林,吴 健,吴燕华

(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乳腺科,江苏 宿迁 223900)

多发乳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乳腺结节的诊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2 mm以上的结节均能被发现。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手术在乳腺结节诊断与治疗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直径≤25 mm的多发乳腺小结节及不能触及的乳腺结节更为适用[2]。我院自2015年6月份开展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以来,收治乳腺结节患者3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使6例乳腺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现就我院开展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技术要点作如下探讨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的选择

我院原则上选取结节在5~25 mm的患者,对于结节在25 mm以上的患者适当收治,要综合患者年龄、乳房大小、结节大小部位数量、患者期望值及钼靶情况予以选择。

1.2 禁忌症

心肺功能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未有效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可触及的以及钼靶高度怀疑恶性者;哺乳期患者;乳腺隆乳术后患者。

1.3 术前准备

1.3.1 一般准备

门诊患者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并详细询问既往病史;住院患者按住院相关要求进行检查。充分与患者交流,签定手术同意书,有可疑恶性的双侧手术患者建议使用两根穿刺针。彩超先行对乳腺结节逐个定位并标记,同时记录部位大小,综合参考患者历次超声检查,防止结节遗漏。我院目前引进的是美国进口安珂乳腺微创旋切系统,选取型号为7G穿刺针。

1.3.2 局麻药配置

100 ml生理盐水+4支2%的利多卡因+0.5~1 ml肾上腺素。

1.3.3 穿刺点确定

根据确定的结节标记点再次确认结节情况,单个结节穿刺点一般取结节在彩超屏幕正中显示,离探头约2~3 cm处确定穿刺点,兼顾操作方便、穿刺点隐蔽。结节较深要适当增加距离,以便深部穿刺,过近穿刺角度过大不便深部穿刺,同时会增加手术风险。多发结节要全面兼顾所有结节选择穿刺点,必要时选择两个穿刺点。

1.4 手术操作

患者一般取仰卧位,特殊情况可取侧卧位,术侧上肢外展背部垫高。患者选择一根针时,先做结节恶性可能性较小的一侧。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根据结节部位大小多少确定手术顺序,逐个用长9号针予以结节周围局部麻醉,根据结节大小选择刀口大小进行旋切。

2 结 果

300余例患者中早期由于经验不足,残余包块2例,予再次微创手术切除;并发巨大血肿1例,予加压包扎后自行吸收;6例乳腺癌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满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3 讨 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所有操作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包括局麻和穿刺针穿刺及旋切,注射麻药时,要排尽空气,否则超声显示强回声干扰结节显示。选用9号长针有一定的硬度,便于控制穿刺方向及部位。注射麻药量要综合考虑所有结节手术及总量,合理分配局麻药量。表浅病灶,可注射生理盐水增大皮肤与肿块之间的距离。在局麻和穿刺旋切过程中尽量不要将彩超探头离开,始终保持结节在彩超屏幕上显示,否则局麻后有找不到结节的可能。在旋切之前,须确认结节在旋切针刀口正下方,并确认针左右结节大小情况,根据情况调整旋切方向。结节较大可先切远端再后退切近端,扇形切割,边切割边超声左右扫动探查,及时调整切割方向直至完整切除结节。旋切结束前,超声探头十字交叉法判断有无残留。多发结节一般遵循先小后大、先近后远的原则。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6~72小时,无明显血肿者一般72小时后解除加压绷带,让浆液性渗出充填残腔,防止局部凹陷变形。嘱患者2~4周内避免剧烈活动,患肢避免抬高和提拉重物。术后出现皮下瘀斑无需特殊处理。

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 是提高乳腺疾病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为此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熟练掌握此项技术将使我们乳腺科医生对乳腺未病治疗向前迈出一大步,得益于广大女性患者,因此,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技术,值得我们交流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局麻麻药穿刺针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脱单
麻药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护理路径在局麻下PCLN健康宣教中的应用研究
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