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腊荣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经验撷英

2020-12-21 01:59李慧颖张腊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3期
关键词:肝区脉弦调护

李慧颖,焦 源,张腊荣

(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湖北 武汉 武汉 430061)

张腊荣,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张腊荣教授师从著名中医临床家张梦侬教授,从事中医肝病临床研究、科研、教学50余载,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肝病,对于肝炎、黄疸、肝癌等相关疾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张原发性肝癌术后治疗经验整理并浅要探讨如下。

1 医案举隅

熊某,男,64岁,2018年12月5日初诊。主诉:咳嗽、肝区疼痛1周。患者一周来肝区疼痛难忍,咳嗽不止,伴有喘促,咳吐白痰,双肺呼吸音粗,下肢微肿,大便略稀,小便多,时感劳倦,胃纳尚可,舌暗红,苔厚腻中部微黄,脉弦细。患者既往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吸烟、嗜酒史约二十年。因体检发现肝部占位大小约12.9×11.8cm,另可见肝脏类圆形低密度影,右肾可见点状致密影腹膜后,于2018年10月29日行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术,术后病理:原发性多结节型中分化肝细胞癌,未见脉管内癌栓,周围肝组织可见灶状细胞变性,肝脏离断面未见癌残留;并于2018年11月30日行TACE术。

西医诊断:肝癌术后。中医诊断:肝癌病(正虚瘀阻兼有痰热)。治以:缓补气血,活血化瘀,清利湿热。方药组成;昆布20g,海藻20g,夏枯草15g,炒枳壳15g,郁金15g,浙贝母15g,白花蛇舌草20g,半枝莲20g,醋延胡索20g,三棱10g,杏仁10g,桔梗10g,紫菀15g,款冬花15g,制鳖甲20g(先煎),生牡蛎20g(先煎),丹皮15g,茯苓15g,黄芪15g,地龙10g,五味子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并嘱患者忌食生冷、辛辣刺激之品,适当运动,规律作息,调畅情志。

2018年12月13日二诊:咳嗽咳痰减轻,肝区隐痛,胃纳不佳,大便每日3-4次,其余症状缓解;舌暗红苔白腻,脉弦细。故守上方加麸炒苍术10g,麸炒白术10g,厚朴1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日常调护同前。

2018年12月29日三诊:仍有轻微咳嗽,咽痒,肝区隐痛加剧,胃纳、二便转常;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在前方基础上醋延胡索改为30g,地龙增至15g,加制乳香20g,制没药2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日常调护同前。

2019年2月2日四诊:右上腹疼痛,咳嗽症状消失,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复查B超(2019年1月30日)示:残余肝及脾胰未见明显异常;DR检查示:双肺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在前方基础上加桑枝15g,鸡内金2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日常调护同前。

2019年3月2日五诊:疼痛明显改善,余无不适,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复查B超(2019年2月27日)示:残余肝及脾胰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AFP 3.05ng/ml(正常)。故守上方去桑枝、生牡蛎、三棱,加云芝20g,先煎半小时后,嘱患者服汤液一半,后余液中再加制鳖甲煎20分钟后,尽纳诸药。14剂,水煎服,每日1剂,日常调护同前。此后以本方为基础随症加减,服药至今,病情稳定,未见反复。

按: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在干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临床上以肝区疼痛和呕吐、纳差等消化道症状为典型表现,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积聚”、“胁痛”、“癥瘕”等范畴。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中年人较为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并与生活作息、饮食习惯、地理因素等有密切联系。目前手术切除为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放化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局部治疗与肝移植术等方法也普遍使用,但存在治疗后复发性高和后遗不良影响大的缺点。中医药治疗因其低副作用、价格实惠、接受程度高等优势,能成为肝癌术后患者延长生存周期与提高生活质量的良好选择。

本案患者久嗜烟酒,湿热蕴毒,积聚成癌;虽行肝癌切除术,但余邪未尽,湿热仍存,加之术后元气受损、脏腑虚弱,导致正虚瘀阻兼有痰热,湿热痰毒搏结于肝胆,虽有形之癥瘕已除而受邪之地未安,邪复丛生。故治以活血化瘀,清热化痰,扶正祛邪。该患者初诊时湿热较甚,首方中郁金味辛能行,疏利肝胆,行气解郁、活血止痛;鸡血藤活血补血;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醋延胡索、制乳香、制没药以制癌痛;蛇舌草、半枝莲、夏枯草、浙贝母清热解毒;昆布、海藻、醋鳖甲消痰软坚散结;杏仁、炒枳壳宣畅气机,佐以桔梗、紫菀、款冬花、地龙使上下得行;五味子防疏散太过,祛邪不伤正气;茯苓健脾利湿,黄芪、云芝扶正逐邪,肝脾同调促进肝脏元气恢复。二诊患者胃纳不佳,加苍术、白术、厚朴燥湿健脾行气;三诊患者疼痛加剧,加大醋延胡索、地龙、乳没以增强止痛功效;四、五诊疼痛症状好转,湿热基本已去,用药中去除峻猛攻邪之品,注重扶正。医嘱患者戒除不良嗜好,调畅情志,从根本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是保障患者肝癌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

2 体 会

张腊荣教授根据长期实践,认为肝癌术后的复发多由正气虚衰,余邪未净引起,其主要病理因素是余毒、湿热、气滞、血瘀、阴虚,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为原则,把护肝贯穿治疗始终。

张教授认为肝癌切除术后正虚邪羁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此时气血大失,正气大伤且一时难以恢复,而余邪尚存,虚实夹杂,不可峻补恐虚不受补或病情复发,不可峻攻以免再伤正气。故治疗中多用人参叶、黄芪、醋鳖甲、三棱等药物配伍使用,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张仲景《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癌虽病在肝胆,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水谷精微转输诸脏,则气血得充、脏腑得养;脾气上升则肝气得以疏泄。临床常用醋延胡索、醋青皮治酸补肝开郁,焦白术、黄芪、焦三仙之焦苦助养脾胃,肝脾同治,以助正气。久病耗伤气血,肝病后期常有阴虚、血瘀见证,加之湖北气候炎热潮湿,患者病证多兼湿热。湿性重着黏腻,热性燔灼,湿热瘀结,阻遏气机,致使病势缠绵难愈,故清热利湿也是肝癌术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张教授临证常用全当归、鸡血藤、丹皮等滋阴养血,活血祛瘀;又用赤茯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大黄等药物清热利湿。张教授在临床中发现,调畅情志对肝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影响,情绪豁达者通常愈后较好,疾病不易复发。肝木喜调达而恶抑郁,若患者情志不畅,则肝气不得疏泄,气机郁滞,易致瘀结,不利于康复。故临床常用柴胡、青蒿、郁金等疏肝理气,同时嘱咐患者保持愉悦,适当运动。

注重护肝、顾护正气是张腊荣教授在治疗肝病时的重要原则,他在临床实践中也强调用药“衰其大半而止”、“养正积自除”。同时,张教授也重视因地制宜,湖北整体为盆地地形,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湿冷,居民喜食辛辣,故病多夹湿、热。张教授根据湖北的地域特点,治疗中注重清热利湿,收效良好。除药物治疗外,张教授在诊疗过程中常耐心倾听患者陈述,细心询问患者病情,不放过每个细节,并嘱咐患者进行合理的日常调护,以上种种均值得吾辈学习。

猜你喜欢
肝区脉弦调护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胃痛医案两则
清热利湿,凉血护阴法治疗银屑病四则
手脚冰凉,两张古方暖起来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肝区痛会是什么问题
肝区疼痛不一定是肝病
浅谈《伤寒论》药物煎服方法与调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饮食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