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 得 性 Blaschko 皮 炎 1 例 报 告

2020-12-21 06:37严煜林
广西医学 2020年21期
关键词:线状获得性上臂

陆 霞 严煜林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南宁市 530021,电子邮箱:lu_xia541@163.com)

获得性Blaschko皮炎,又称成人Blaschko皮炎或获得性复发性自愈性Blaschko皮炎,是一种沿着Blaschko线分布的、以红斑、丘疹、水疱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伴瘙痒,能自行缓解,但容易复发,组织病理表现为海绵水肿性皮炎。获得性Blaschko皮炎在临床上较少见,容易漏诊。本文报告1例获得性Blaschko皮炎,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7岁,因“右上臂线状斑块伴瘙痒4月余”于2019年5月21日至我院就诊。患者入院前4月余无明显诱因下右上臂屈侧出现线状排列的红斑、丘疹、鳞屑,伴明显瘙痒。曾在外院就诊,口服抗组胺药治疗(具体诊治经过不详),但效果不佳,红斑、丘疹逐渐增多,于5月21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疾病史。

系统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上臂屈侧见密集分布的淡红色斑块,可见少许丘疹,上覆少许鳞屑,由近心端向远心端逐渐缩窄,沿Blaschko线呈线状分布(见图1)。取右上臂屈侧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下延,表皮细胞间灶性海绵水肿,少许炎细胞移入表皮,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灶性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呈亚急性海绵水肿性皮炎改变(见图2)。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获得性Blaschko皮炎。治疗上给予口服依巴斯汀(1片/次,1次/d)、枸地氯雷他定(1片/次,1次/晚),复方甘草酸苷(2粒/次,3次/d),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适量,2次/d)等治疗后,患者皮疹较前消退,目前仍在随访中。

图1 获得性Blaschko皮炎患者右上臂屈侧皮损

图2 获得性Blaschko皮炎患者皮损组织病理表现(苏木精-伊红染色,×100)

2 讨 论

获得性Blaschko皮炎于1990年由Grosshans和Marot[1]首次报告,其因皮损沿单侧Blaschko线分布而命名。临床表现为沿着Blaschko线分布的S形、线形、条带或漩涡状排列的红斑、丘疹、丘疱疹或脱屑,伴瘙痒,有自愈倾向,可反复发作[2],精神压力大时易使本病复发或加重[3]。皮损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多发生于躯干部。皮肤组织病理改变以表皮细胞单纯海绵水肿为特点,有的病例组织病理表现为界限皮炎改变[4]。该病好发于成人,近年来也有儿童Blaschko皮炎的病例报道,发病年龄为3~70岁[5]。

Blaschko线由Alfred于1901年首次描述,曾被认为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皮肤细胞的迁移所决定的,反映了正常细胞和突变细胞间的界限,这被称为皮肤的“囊嵌现象”[6]。Blaschko线的分布规律为:从口角到眶周呈弧形分布,从口角到颈部呈L形分布,在颈前呈V形分布,上胸、腰、臀部呈M形分布,腹部正中线两侧呈S形分布,肩背部呈向双上肢伸侧延伸的大M形分布,头枕部呈螺旋状分布,头颈侧面呈弧形分布,四肢沿肢体的长轴呈垂直条纹状分布[7]。本例患者皮疹沿右上肢长轴呈垂直条纹状分布。

获得性Blaschko皮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基因镶嵌可能在沿Blaschko线分布的疾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机体在一些外界刺激下,编码皮肤抗原决定簇的基因发生镶嵌并克隆表达,导致免疫耐受丧失,引发了沿Blaschko线分布的T细胞阶段的皮肤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沿Blaschko线分布的皮炎[8]。许多遗传性及获得性疾病可表现为沿Blaschko线的分布模式,如线状表皮痣、线状毛囊角化病、色素失禁症、线状苔藓、线状银屑病、线状扁平苔藓、线状红斑狼疮、线状硬皮病等临床上沿Blaschko线分布的炎症性皮肤病均需与获得性Blaschko皮炎相鉴别。本病例主要与线状苔藓相鉴别。Taieb等[9]曾提出线状苔藓与获得性Blaschko皮炎为同一病谱(沿Blaschko线分布的获得性炎症性皮疹)的两种疾病。亦有学者认为线状苔藓与获得性Blaschko皮炎为同一种疾病,发生在成人者为获得性Blaschko皮炎,发生在儿童者为线状苔藓[10]。但大部分学者认为两者在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表现上仍有一定区别:线状苔藓多发于儿童,主要发生于四肢,表现为沿Blaschko线分布的连续性或非连续性的红斑、丘疹,上覆少量鳞屑,可累及指甲,常见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苔藓样组织反应伴附属器受累,可于1年左右自行消退,很少复发[11]。本例患者为成年女性,组织病理表现提示亚急性海绵水肿性皮炎改变,无苔藓样改变,无附属器受累,故诊断为获得性Blaschko皮炎。

获得性Blaschko皮炎可自愈,但易反复发作,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Bojanic等[12]发现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获得性Blaschko皮炎的疗效确切;Liddell等[13]认为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治疗获得性Blaschko皮炎;姜敏等[14]发现,中医火针疗法可使获得性Blaschko皮炎患者皮疹消退。本例患者给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及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目前仍在随访中。

综上所述,获得性Blaschko皮炎临床罕见,需通过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表现与其他沿Blaschko线分布的皮肤疾病相鉴别,在临床中也易与其他炎症性线状皮肤病相混淆,造成漏诊或误诊,因此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猜你喜欢
线状获得性上臂
无取向硅钢边部线状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热轧卷板边部线状缺陷分析与措施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
线状生命
医院获得性与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差异
BRCA2回复突变与卵巢癌获得性铂类耐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