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2020-12-21 03:45林依欢夏恩强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林依欢 夏恩强

[摘要]全域旅游是旅游市场中全新区域协调性发展模式,有助于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乡村旅游作为“大热”的新兴支柱性产业,无论是在增加村民的收入还是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现如今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大势当打”的局面,但是在势头迅猛发展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其发展缺陷,因此,其发展路径实现优化,为乡村旅游业的高速且高质的长效性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乡村旅游盘活的产业不断枝繁叶茂。

[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 F323

[文献标识码]A

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乡村产业的发展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农业以及养殖业,应当多元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需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乡村的产业发展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型转换,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及特殊的人文情怀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脊梁,也是乡村人民奔向小康的助力棒,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整合资源,实现“衣食足、产业兴、乡村美”,一代代乡村人延续着奋进的成果。

1全域旅游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当前,旅游消费市场存在着需求多元化以及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乡村旅游市场主要的吸引力不再是过去的粗放的自然资源而是其全覆盖的新业态,依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整洁的村容村貌、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跳出了传统旅游业的小圈圈,实现了多元化、“旅游+”的旅游资源整合,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乡村旅游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能够有效地实现从闭塞的自循环发展向复式的开放全链条过渡,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推动乡村旅游的“背跃式”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关键一环,是推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具有产业融合度高、产业链长、涉及面广、要素吸纳能力强、附加价值大、乡土文化依赖度高和综合效益明显等特征。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以乡村旅游为基准点,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实现乡村资源高效地配置以及资源的共建共治共享,培育“旅游、自然资源、农副产品、水电”为主的产业群,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就像一只会生蛋的“金鸡”,只要悉心地喂养,它就会下“金蛋”,乡村旅游相应的资源,山、水、林、溪、田、作物都会被盘活。有了基础的种植、养殖业,村里可以开发相应的采摘、展示以及文化体验,甚至是村民碗中“口粮”都能成为香饽饽。完善基础公共设施,改善乡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从而“盘活”这个乡村经济发展以及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有助于实现乡村居民的财富增收以及逐渐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外,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乡村旅游有助于整合乡村经济、生态、文化、乡风等方面的建设,乡村旅游能够实现全方位地反哺乡村发展。

2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挑战

2.1政策扶持对象单一,乡村旅游承载力弱

保障性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以及金融等政策的落地在旅游业发展上并不具有普惠性,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一些优选的旅游项目比如:生态乡村旅游度假区等进行相应大幅度的保障性优惠,对于一些小型的民宿、旅馆、农家乐等的惠及就会很弱;乡村旅游大体上相较而言规模不算大,投入的来源单一,可承载能力较弱,在没有有力的资金市场保障的同时,乡村旅游经营者的风险承载的能力弱,资本的流通缓慢,乡村旅游市场的经营风险较大,同时其进入经营的意愿明显会降低,必然造成乡村旅游难以实现“辐射范围广,涉及面大,市场多元”的发展的大势导向。

2.2公共产品供给面小,经营主体素质不齐

乡村旅游基本产品供给面小、覆盖率不高,在政务信息公开网站中可以看到很多信息都是关于基本设施的招标,有的项目招标时间长,落地时间也长,因此实际的乡村旅游的基本设施并不完善,这样会严重阻碍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主要的经营群体以及旅游服务业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来自于附近的村落村民就近就业,他们在受教育程度上不是很高,甚至还有一些工作人员不会说普通话。另外,现代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必定会需要依赖智慧建设以及利用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实现景区、酒店、乡镇的智能化,实现智慧旅游体系建设最基本的手段是:依靠有技術、专业性的人员。反之,错过智慧化、专业化的发展严重阻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2.3旅游规划同质明显,文化资源开发欠缺

2.3.1旅游规划同质明显。国内的旅游景点很多时候都没有逃脱被包围圈起来成为带有浓厚的人为塑造景观的命运,因此乡村旅游的同质化程度明显,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大部分还是依托本地所有的山水所构建的生态旅游,比如:风景区、森林公园等自然景区都是同种类型,差别甚小。另外,农家乐的数量较多,但是举办的活动同质化很严重,一般就是组织采摘、挖土豆、窑红薯等农业活动以及垂钓、烧烤、乡间KTV等。

2.3.2历史文化资源欠开发。乡村旅游特色文化、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品牌研发,以故居别墅、文化小镇、革命根据地、农民诗词等历史文化为重点,历史文化的旅游气息浓厚,但是并没有完全地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开发科普、研学等系列文化旅游产品,一般都是通过故居故里游览、爱国主题旅游体验活动、文化体验、古代建筑结构鉴赏、将军文化主题体验、乡土文化体验游赏等旅游产品的配置,单纯只是参观讲解不一定将文化“活化”,对于人民的吸引力弱,很难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3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中,全域旅游具有较明显的先进性以及指导性,其发展价值相较于传统的旅游发展理念而言,具有鲜活、创新、可持续以及共享等价值,乡村旅游属于全域旅游下的子成分,也是最为重要的成分,其发展的路径选择影响着乡村发展的循环,因此以“全域旅游”为大链条,牵引着乡村旅游实现更高层次地发展。

3.1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产业升级转换

乡村旅游业是乡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朝阳产业,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高度关注乡村旅游业的实际发展,与乡村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同时其经营主体往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延续发展,同时会不断地衍生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保证乡村旅游市场能够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应当调整其结构与促发展紧密结合,同时保持一定的内生发展动力,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政策扶持,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换,依托“旅游+”的理念,促进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全链条升值,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助力乡村旅游事业的大步向前发展。利用政策的优势将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借助其地域特色和优势实现乡村旅游资源品牌化、名片化。

首先,在金融扶持上加大政府的财政扶持力度,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发展规划中,设立专项扶持资金保障乡村旅游的资金链顺利运转。整合工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形成一个全方位覆盖的财政库,为了保障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资金投入,也可以采取壮大乡村集体经营的方式来实现乡村旅游经济产业的投资,促使乡村人民实现从农民、打工者到投资者的转变,切合自身利益,村民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着很强凝聚力,村民可以借助其不动产资本,如:闲置的空房子作为民宿,由村集体进行统一的规划、装修、经营;激活金融服务,拓宽乡村旅游经营发展壮大的融资渠道,加大对小微乡村旅游发展的信贷扶持力度;其次在税收减免方面,应当实行一定量的减免政策,这是鼓励乡村旅游发展的高效方式,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家庭小作坊式,在收益上并不具明显优势,因此一定量的税收减免能激活其不断地发展壮大。最后,在优化乡村旅游的审批制度上,精简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办证审批流程,利用大数据整合信息,便民利民,实现“一战式”服务,进行“全流程、全覆盖”的审批方式改革。

3.2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完备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基本保障,无论是在硬件供给还是软件的建设上,都能为乡村旅游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及旅游消费者的好评度,乡村旅游消费者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和服务品质。因此政府应当在原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加强构建的力度,以满足现有的以及长远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需要,特别是在交通设施的通达度以及医疗卫生设施上,这是乡村旅游消费者的满意度最为关注的两个领域。交通设施的通达度,特别是乡村道路的硬化、停车场以及旅游景点的公共交通,这有助于完善乡村旅游的接待以及留住客源,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很大部分是周边城市的上班族,一般会在周末对乡村旅游体验项目进行消费。另外,医疗卫生设施的完善,会给旅游消费者一种更为安心的消费体验,以备不时之需,也是能够为消费者留下满意度的一个途径。形成道路系统便捷舒适、公共设施配套齐全、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和谐优美、标识系统清晰美观的旅游目的地,实现乡村旅游点识别“由繁到简”以及乡村旅游活动的便利性。

3.2.1完善基本公共设施。首先是完善交通运输的承载力以及便利度,应当搭建完善的公共交通以及交通信息网络,给无法实现自驾游的游客提供便利,加强对黑车经营以及票价的监管;另外还需要重视在旅游景点周边的停车场以及道路的硬化。第二,对现代人而言,网络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生活系统,较多的乡村属于山高、山多之地,网络辐射的穿透能力不足,因此政府在搭建网络基塔时,首要考虑的是网络的通达度以及稳定性;三是注重培育新型的乡村旅游资源,按照“一村落、一景观”完成乡村旅游发展示范区域原有房屋的风貌改造,改善住宿和餐饮条件,特别要注重对于卫生医疗系统的搭构,因为卫生健康是现代人进入乡村所需要的最基本追求目标。按照“三年大变样、五年变新样”的要求,将旅游资源进行量化,促进旅游村庄群的建设并不断扩大以“旅游业”为群主的乡村发展朋友圈。

3.2.2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旅游资源、人力是不断在往乡村下调,但是人的下调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具有专业水平的人力资源,因此培育乡村旅游专业人才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建立起旅游市场中长期化人才发展策略,特别是要注重内生化的人才队伍的激活。一是鼓励从村庄“走出去”的“会旅游”、“懂经营”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因为这一类人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于自身生长以及养育的地方会有着浓浓的“乡愁”,相对而言对外引入的人才可能会将此视为“踏板”;二是要注重对乡村旅游的从业者进行定期的培训,创新其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观念,可以借助区内高校的旅游师资力量,与高校合作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专业化的培训能够整治整个乡村旅游的大环境以及提升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带来更舒适的体验;三是发挥“工匠人”带动精神,乡村中最不缺有智慧并且在乡村生活有沉淀的乡村旅游高级“玩家”,因此在培养新型的旅游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与到乡村来旅游发展的前辈交流。

3.3明确乡村旅游特色,强化对项目的规划

乡村旅游的优势是贴近自然、反哺归真,所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规划中,应当合理地分配乡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文资源,建立符合自身旅游发展的特色规划,以文化为导向引导更为独特的乡村旅游发展主体,结合自然风光的牵引作用,借助乡村旅游中的特色产业,打造新兴、中高端的旅游路线服务,提高乡村旅游消费者的旅游体验感,为之后的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品的发展路径提供长久、稳定的保障。

首先,明确自身的旅游特色以及主推的旅游方向。乡村旅游资源集中在以自然风光为带动的一系列旅游资源闭环效应,人文资源也算丰富,但是在规划的过程中人文资源占地不明顯,应当精细化地划分乡村的旅游资源,融合“一村一景、一村一落”的发展路线,保有自身的特色性对一些隐形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挖掘。另外,可以在年度规划中将乡村旅游纳入全域性的总体战略和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务必要将一些重复的、临时性的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降低一些没必要的损失以及提高资源投入的回报产值。将资源整合以及开发提上议程,以“旅游+”形成整个区域内的古村落、人文景观、名人故居以及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出品等旅游资源和产品的优势互补,使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在全域旅游中占有一定的席位,提高乡村旅游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准基。

其次,强化旅游项目的个体性的规划和使用。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将保护资源作为基本底线,这些资源才能给我们的乡村旅游带来长久性的发展,特别是自然环境的开发与保护以及旅游的最大承载量;在开发人文资源的时候,应当注重对于传统村落建筑、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存,不能使现在的网络浮躁的现象破坏乡村本该有的宁静发展状态,特别是现在的一些网红直播,会出现一些不太符合大众审美的现象,因此需要严厉打击。

4结束语

全域旅游背景下,新时代的乡村旅游具有较强的融合性以及覆盖性,借助乡村旅游的“东风”,必定会乘风破浪地实现新时代的乡村新发展。因此,政府要注重对于政策的引导、乡村旅游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监管等行为的落实,使乡村旅游能够在政府的“硬性”支持下,取得量往质方向的一大步的飞跃。另外,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而且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处在“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单纯依靠市场调节的力量是不完备的,必须需要政府行为的介入,这样才能够使过渡时期有稳定的“杠杆”力量支撑。

[参考文献]

[1]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02):38-41.

[2]张树民.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保障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4.

[3]陈竣程,何正文.论实现政府行为法治化的条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0(02):35-36.

[4]张碧星,周晓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旅游产业选择与成长[J].农业经济,2019(06):51-52.

[5]何旭,楊海娟,王晓雅.乡村农户旅游适应效果、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一一以西安市和咸阳市17个案例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9(09)2330-2345.

[6]李胜杰.社会伦理语境下的民族乡村旅游演进与反恩——基于贵州西江衔寨的个案研究[J].民族学刊,2018(04):33-38+104-107.

[7]蒋琴,吴学成.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9(01):58-60.

[8]赵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提升[J].社会科学家,2019(09):95-100.

[9]杨晗.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博弈分析与政策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16(23):188-190.

[10]杨光辉.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6):213-217.

[收稿日期]2020-07-14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校级项目《乡村治理中新乡贤角色研究-以广西玉林北流市为例》(项目编号:XYCSR2020033)。

[作者简介]林依欢(1994-),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乡村治理;夏恩强(1996-),男,河南信阳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