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香蕉枯萎病发生现状及防控措施

2020-12-21 03:51周维李佳林黄素梅覃柳燕李朝生田丹丹龙盛风黄曲燕韦绍龙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防控措施广西

周维 李佳林 黄素梅 覃柳燕 李朝生 田丹丹 龙盛风 黄曲燕 韦绍龙

摘 要:香蕉产业是广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香蕉枯萎病是当前危害产业发展的最严重病害。对广西香蕉种植和种苗生产情况、广西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历程进行阐述,调研分析了广西各主产区香蕉枯萎病的发生现状,最后介绍了广西防控香蕉枯萎病的主要措施与成效,以期为香蕉种植业发展及防控枯萎病提供参考策略。

关键词:广西;香蕉枯萎病;发生为害;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66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2301(2020)05-0046-05

Abstract: The banana industry was one of the pillar industrie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angxi, and the banana wilt was the most serious disease that harme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t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banana planting and seedling production in Guangxi and the harmful course of banana wilt were expounded, and the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anana wilt in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in Guangxi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Finally, the main measures and effect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anana wilt in Guangxi were introduc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nana planting industry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anana wilt.

Key words: Guangxi; Banana wilt; Occurrence and harmfulnes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香蕉Musa nana Lour.是世界重要的熱带和亚热带水果[1]。香蕉产业是广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作用显著。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目前全世界危害香蕉种植及产业发展最严重的病害[2]。广西自2006年发现香蕉枯萎病至今,香蕉枯萎病在广西不断扩展蔓延,至2016年已呈爆发趋势,10年间广西香蕉种植面积减少2/3, 但目前仍是我国第二大香蕉主产区。2016年国家香蕉产业体系广西香蕉创新团队[3-6]在广西各香蕉主产区开展了香蕉枯萎病病情调查,调研分析广西香蕉各主产区香蕉种植面积、产量及枯萎病发病率;赵明等[7]调查2013-2014年广西香蕉主产区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为2.49%;覃柳燕等[8]调查2015年广西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为5.78%。本研究对香蕉枯萎病在广西的发生历史及在各产区危害现状、种植品种及种苗生产情况、枯萎病病原及采取的主要防控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全面了解广西当前香蕉枯萎病发生及防控现状,以及为香蕉种植业发展及防控枯萎病提供参考策略。1 广西香蕉生产及枯萎病的危害情况

1.1 广西香蕉种植和种苗生产情况

广西香蕉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南宁、崇左、玉林、百色、钦州等地。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香蕉栽培品种主要是桂蕉1号和桂蕉6号,占全区香蕉栽培面积的90%以上[6],截至2019年,抗病品种桂蕉9号已累计试种1000 hm2;南天黄、宝岛蕉也有少量试种。特色蕉类方面,粉蕉种植约1万hm2,主要分布在玉林、百色、南宁、崇左等地;鸡蕉主要在南宁市西乡塘区金陵镇、双定镇种植,面积约1000 hm2,高抗枯萎病;红蕉在西乡塘区有少量种植。

带病种苗是香蕉枯萎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最主要的途径。广西脱毒组培苗生产技术及产能位列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年产能可达到1亿株,生产香蕉品种主要有桂蕉6号、桂蕉1号。在培育二级无病种苗技术方面,广西颁布地方标准(DB45/T 1759-2018《香蕉二级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在玉林市兴业县建成广西首个高标准、严隔离、可溯源的香蕉二级种苗生产繁育基地。

1.2 广西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历程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引起的土传维管束病害[9]。目前对我国造成主要危害的是1号小种(race1)及4号小种(race4)。1894年,该病首次在澳大利亚被发现[10],1967年台湾首次发现侵染香芽蕉(AAA)的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11];2006-2007年,广西南宁武鸣正安农场以及钦州浦北地区零星发现香蕉枯萎病。经调查了解,病原菌来源于外省疫区调入的带病杯苗和吸芽苗;2008-2012年,香蕉枯萎病在广西呈点状扩散蔓延;2015年,广西种植面积增加至12万hm2,当时香蕉实际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但广西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也呈几何数量直线上升;2015-2017年,枯萎病暴发,加上柑橘、火龙果产业兴起,连续3年香蕉市场价格低迷;据调研及不完全统计,2019年广西香蕉面积锐减至约4万 hm2,香蕉行业面临转型,广西香蕉产业形势十分严峻。

根据尖孢镰刀菌营养亲合群 (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s,VCGs)研究,对比24个VCGs标准类型,分析广西香蕉枯萎病菌遗传多样性,发现导致广西枯萎病发生的病原菌属于01213/16 VCG类型[12]。

2 广西各主产区香蕉枯萎病的发生现状

根据广西香蕉创新团队2016年对广西香蕉种植面积及香蕉枯萎病发生情况调研数据(表1,不完全统计),广西香蕉整体综合发病率为14.71%,香蕉枯萎病病情严峻;按区域划分,综合发病率最高的为钦州区域,达到了28.66%,但其种植面积小,对整体的产业影响程度不高,南宁区域综合发病率达到17.54%,居第2,由于其面积占广西香蕉总面积比例大,所以對广西香蕉产业的影响程度较高,崇左区域(7.69%)的综合发病率居于第3,玉林区域(6.69%)居于第4,百色区域(2.18%)综合发病率最低。目前,广西95%以上的蕉园有枯萎病病株,现有香蕉面积中,未发病蕉园约3%,发病0.5%~5%蕉园约12%,发病5%~10%蕉园约25%,发病10%~15%蕉园约35%,发病15%以上蕉园约25%,至少有3.67万hm2香蕉园报废而被迫改种,香蕉主产区已由南宁周边地区逐步向崇左、百色地区转移,形成南宁、崇左、百色三足鼎立的局面。

2.1 南宁、百色、崇左地区枯萎病发生情况

南宁市周边乡镇是广西香蕉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其中西乡塘区种蕉历史最长,种蕉面积最高达1.67万hm2,隆安县以及武鸣区在2013-2015年香蕉种植面积达到顶峰,种植面积达1.67万~2.00万hm2。自2006年枯萎病传入,10年间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南宁市周边地区是广西枯萎病发病最严重的区域,2016年枯萎病综合发病率达17.54%[5]。主要传病原因是带病种苗的引入,病区不规范育苗,农具、人员及水源传播。目前,仅西乡塘区因枯萎病改种或荒废的蕉园面积就达0.67万hm2以上,枯萎病发病率高达33.20%,隆安县以及武鸣区失收面积也已分别达到0.20万hm2和0.33万hm2,大多改种柑橘、玉米。

2014年百色市首次发现香蕉枯萎病。2016年调研结果发现,香蕉枯萎病发病蕉园主要分布在田东县思林镇、祥周镇;田阳县百育镇、那满镇、那坡镇。其中,田阳县枯萎病发病率高于田东县,约为5.71%。百色区域感病较轻,一些区域还是枯萎病未侵入的净土,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迫在眉睫。

崇左市作为广西甘蔗主产区,香蕉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蕉园主要分布在江州区、扶绥县、龙州县、大新县、宁明县、凭祥市、天等县。2016年调研可知扶绥县、江州区、龙州县是主要种植区域,种植面积分别达8280.00、1586.67、2026.67 hm2,其中扶绥县种植面积最大,主要产区为中东、昌平、渠黎、东门等乡镇。近年来枯萎病随产业发展逐步蔓延至各产区,其中扶绥县香蕉产区枯萎病发病率最高,达到11.32%。

2.2 钦州、玉林地区枯萎病发生情况

钦州地区香蕉种植主要集中在浦北县、灵山县,钦南区、钦北区面积较少。自2012年开始,钦州地区的香蕉种植面积因枯萎病暴发逐年递减。浦北县、灵山县是钦州香蕉的两个主产大县,浦北县香蕉种植面积高峰期达到0.87万hm2左右,灵山县约0.67万hm2,钦州地区香蕉总面积约1.73万hm2。然而根据2016年统计,钦州地区香蕉种植总面积仅为3273.33 hm2。灵山县种蕉面积573.33 hm2,不到种蕉高峰期面积的10%,浦北县种蕉面积为2500.00 hm2,仅为种蕉高峰期面积的29%,枯萎病发病率高达24.23%。其中因枯萎病缩减的面积约为70%以上。

玉林地区香蕉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流市、福绵区以及陆川县。由于玉林香蕉种植面积相对较少(大多种植粉蕉)且新种蕉园面积占总种植面积比例高,导致调研统计的发病率偏低。发病蕉园分布在: 北流市清湾镇、六靖镇、白马镇; 陆川县清湖镇、良田镇、摊面镇;福绵区樟木镇、福绵镇、成均镇。2016年,北流市种植面积最大,约1040 hm2,枯萎病发病率高达11.46%。

3 广西防控香蕉枯萎病主要措施与成效

由于枯萎病病原菌孢子可在香蕉种植土壤中长期存活,并随着香蕉的长年连作,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含量会逐年累积,从而造成香蕉连作障碍。另外,病原菌传播途径广,孢子极易通过土壤、流水、种苗、人、畜及机械工具传播。由于目前尚无免疫栽培品种及有效的防控措施,因此枯萎病的防控是世界性的科研和生产难题。

目前,广西主要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无病健康蕉苗种植、增施生物菌有机肥改良土壤、轮套作、提高从业人员防控意识等措施防治枯萎病,对于轻病区可以减少或减缓发病;但对于重病区(发病率达30%以上),防控效果还未达到产业需求,有待进一步研究。

3.1 抗病品种的选种

目前我国已选育出一批抗病香蕉新品种,如宝岛蕉、南天黄、中蕉9号等,但经过在广西各主产区的试验试种结果表明,这些抗病品种普遍存在生育期长或商品性与主栽品种差异较大等问题,在广西大面积推广种植还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香蕉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团队根据广西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自主选育审定的抗(耐)枯萎病香蕉新品种桂蕉9号,该品种为巴西蕉芽变异株系,基因型为AAA,属中秆香蕉,全生育期310~350 d;该品种生育期较短(比桂蕉6号主栽品种长15~20 d)、挂果性状优良(果型、产量接近主栽品种,催熟货架期长1~2 d),中等抗性,是广西首个自主育成的抗病香蕉枯萎病新品种[13]。目前该品种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权,在广西已进入初步推广阶段,2019年推广种植550 hm2。

3.2 生物防控及栽培措施

目前枯萎病重病区防控仍是世界难题,缺乏绝对免疫且商品性优良的抗病品种,国内外的防控实践表明,抗病品种配套生物防控措施是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途径。化学防控因其污染大、成本高、大田防效差,目前只应用于理论研究。生物防控措施主要是将大量的微生物菌剂及菌肥应用于大田,以抑制土壤病原菌生长,调理土壤营养平衡,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丰度。通过基肥或者追肥的模式施用于大田土壤中,使用的菌剂多为芽孢杆菌、放线菌、木霉等类型,有单菌剂使用也有复合菌剂使用。生物菌肥是将菌剂加入有机肥中发酵制成固态菌肥;可溶性液态菌剂是在水肥一体化喷灌、滴灌模式下,混于田间水肥池中发酵,通过喷带或滴带进行淋施。

除生物防控外,栽培上注重防治线虫、蚜虫,保根护根;水肥一体化、盖地膜防杂草,减少施肥除草造成的人为走动传病;免耕、少耕,降低农用机械及土壤混合传病几率;原位处理初发病株,注射尿素加草甘膦,黑膜覆蓋,防止污染水源;加入土壤调理剂,适度提高土壤pH及钙、镁元素含量。

3.3 培育无病健康种苗

近年来,广西香蕉种植散户越来越少,逐步以大户(种蕉面积超过6.66 hm2)为主,散户与种植大户面积比例为2∶8。香蕉二级苗的培育,长期以来都是处于各产区种植户或种蕉企业自由培育,自主经营的状态,就地取土为育苗基质,缺乏隔离、消毒等防病措施,有的甚至就在枯萎病疫区育苗,导致广西香蕉枯萎病随带病种苗迅速扩散。近年来,随着疫情的蔓延,蕉农的防控意识得到加强,在疫区育苗基地购苗现象有所减少,规范的育苗企业也逐步采用无土基质进行育苗。但目前香蕉种苗的销售仍处于混乱、无监管、自由买卖状态。

2018年,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香蕉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团队专家的指导下,广西丰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策划筹建我国首家从选址、育苗技术、隔离消毒、出圃检疫等均严格参照国内外严控香蕉枯萎病的标准执行的二级育苗基地,并于2019年7月10日在玉林兴业县建成广西首家高标准、严隔离、可溯源的无枯萎病香蕉二级种苗繁育基地,占地10 hm2,年可育无病健康种苗1000万株。该基地的建成不但可为广西提供高质量无枯萎病健康二级种苗,从源头上切断香蕉枯萎病传染源,在行业内也树立了培育健康二级种苗的典范。

3.4 轮套作措施

在枯萎病重病区施行轮套作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及土壤病原菌浓度,研究表明水旱轮作是最有效的方式。由于受经济和耕作条件影响,目前广西只有玉林、钦州产区以水田种植香蕉,玉林产区推行“香蕉(粉蕉)-果蔗”水旱轮作模式较为成功。钦州产区由于气候及地域原因并不适合种植果蔗,种植水稻经济效益低,因此目前小面积轮作百香果、莪术。南宁、崇左、百色产区多以旱坡地种植香蕉,虽然有研究报道韭菜、凤梨、木瓜等作物轮作防控枯萎病效果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当地农业产业经济,重病蕉园种植了具备产业规模及经济效益的作物,如轮作南瓜、西瓜、甘蔗、玉米,间套作柑橘、芒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枯萎病发病率。

3.5 提高从业人员防控意识

2006年广西发现香蕉枯萎病至今,各级香蕉从业人员(蕉农、蕉企、基层农技人员、农政人员)防控枯萎病历经14年。政府高度重视,包括自治区科技厅、农业农村厅、农业科学院通过调研宣导,立项攻关,田间培训示范等多种方式普及枯萎病危害、识别与防控基础知识,使广西香蕉从业人员基本具备枯萎病防控知识。2014年,自治区农业厅成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香蕉创新团队,2014-2018年,5年间,团队共举办技术培训201期,培训蕉农13072人。另外,广西一批有实力的龙头蕉企(诸如广西金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广西香蕉协会,通过协会自发宣传带动,使优良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及枯萎病防控措施与经验得到快速普及与应用。

参考文献:

[1]NAYAR N M.The Bananas:Botany,Origin,Dispersal [M]//Janick J.Horticultural Reviews.Hob-oken,New Jersey:John Wiley and Sons,2010,36:118-164.

[2]PLOETZ R C.Fusarium wilt of banana is caused by several pathogens referred to as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J].Phytopathology,2006,96(6):648.

[3]黄英兰,陈家慧,吴启军,等.广西玉林市香蕉枯萎病发生现状与防控措施[J].热带农业科学,2018,38(11):43-46.

[4]潘廷由,吴兰芳,王葫青,等.广西百色市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控措施[J].中国南方果树,2017(4):160-162.

[5]韦宝义.南宁市香蕉主产区香蕉枯萎病发生情况调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6]徐晓屿.崇左市香蕉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

[7]赵明,何海旺,邹瑜,等.广西香蕉枯萎病为害调查及套种韭菜防控效果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5(5):60-63.

[8]覃柳燕,李朝生,韦绍龙,等.广西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发生特点调查[J].中国南方果树,2016,45(3):93-97.

[9]LOETZ R C.Fusarium wilt of banana is caused by several pathogens referred to as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J].Phytopathology,2006,96(6):653-656.

[10]PLOETZ R C,PEGG K G.Fusarium wilt of banana and Wallace′s line:Was the disease originally restricted to his Indo-Malayan region[J].Australas Plant Path,1997,26(4):239-249.

[11]HWANG S C,KO W.Cavendish banana cultivars resistant to Fusarium wilt acquired through somaclonal vari-ation in Taiwan[J].Plant Dis,2004,88(6):580-588.

[12]王维,吴礼和,付岗,等.中国香蕉枯萎病菌营养亲和群研究初报[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13]韦绍龙,黄素梅,韦莉萍,等.香蕉抗(耐)枯萎病新品种桂蕉9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4):530-536.

(责任编辑:柯文辉)

猜你喜欢
防控措施广西
和我一起去广西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二)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一)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