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中的文化话语建构策略

2020-12-21 13:00王星晴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

王星晴

摘要: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在对外传播中,文化话语权日趋重要。本文主要以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理论为指导,以中国日报网文化类报道为分析对象,探讨如何在对外传播中构建国家的文化话语权,在词汇、内容、观念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文化话语权;对外传播;话语权建构

在当代的信息社会,新闻的发布与传播前所未有地便捷。在这一背景下,如何能在信息爆炸的媒体终端,利用新闻发布把握好话语导向,掌握国际话语权,成为了一大挑战。

一、文化话语权

根据米歇尔·福柯的理论,“话语权”指的是通过话语形式来展现及行使权力。在当今世界,国家话语权受到普遍的重视,在国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话语权本质上是一种权利关系,它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一个国家国际话语权的强弱,不仅取决于科技、经济等的发展水平,也取决于话语的合理运用。从表面上来看,话语权直接表现为“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但从根源来看,“国际话语权总是沾染着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因素。这些主观性因素甚至有可能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成为主导性因素。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在当代的社会,新闻的发布与传播前所未有地便捷,而话语权指的不是通过新闻“说话”的权利,而是新闻中的话语能否将其观点传达给受众,甚至影响读者的想法、行为等的力量。在新闻报道中,政治、经济类新闻往往能够直观地体现国家立场,而文化类的报道所使用的话语,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文化是国家软实力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中各国软实力的体现。

文化话语权作为国家话语权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自主提出及传播本国文化话语,维护本国文化安全,提升文化自信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权力,也是各国必争之权力。

二、中国日报网文化类报道概述

在我国的对外的新闻媒体中,中国日报网作为国家重点媒体网站之一,是集新闻信息、娱乐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新闻媒体网站,具有覆盖面广,海外受众全体庞大的特点,是向世界了解中国的及时性资讯平台。

中国日报网设有“中国”“世界”“经济“文化”等十二个分栏,本文拟通过分析中国日报网2020年上班年的文化类报道,探讨其中对外传播中的文化话语建构策略。

中国日报网的文化类报道内容多样,下分“艺术”“音乐与剧场”“电影和电视”“节日”“人物”等10个分类。总的来说,在文化类的报道中,文章的布局中呈现图片数量较多;语言上,句子结构较为简单,用词书面化;内容上,中国传统文化及对外文化交流所占比例较大;篇幅上,总体较长,并辅有背景资料介绍或大众观点。

三、文化话语权建构策略分析

1.词汇: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

文化负载词是指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目标受众的语言中没有对应概念,因而,必须适当选择或创造合适的词汇用来表达,使其能够发挥源语言中的作用。在中国日报网的文化类报道中,包括大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章,为能使海外读者更好地理解报道内容,文化负载词的英文表达至关重要。

归化与异化是劳伦斯·韦努蒂提出的翻译理论,归化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采用本土读者所习惯的语言表达,而异化指的是在目标语中保留源语的表达形式,尽量向源语靠拢。

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日报网对于24节气的文章中,“小寒”译为“Minor Cold”“大寒”译为“Major Cold”“立春”译为“Start of Spring”“雨水”译为“Rain Water”“惊蛰”译为“Awakening of Insects”,而“春分”譯为“Spring Equinox”。从这六个节气的翻译可以看出,目标语并没有保留源语的组词形式,主要采取的是意译的方法,将各个节气的意义重新用英语表达出来。对于24节气这样的,对目标读者来说陌生的文化意象,异化的方法能够拉近与目标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加可读性。

在博物展览类的报道里,出现了许多表达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文化负载词。对于一些音节较少的词,通常采用了音译的方法,比如说将“曲艺”表达为“quyi”,“葫芦丝”表达为“hulusi”,并在后文中辅以简短的英文解释。

而对于音节较多的文化负载词,则多采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2020年6月28日的报道Exhibition on Jiangsus cultural heritage kicks off in Sydney中,将“南京云锦”翻译为“Nanjing Yunjin brocade”,将“南通蓝印花布”译为“Nantong indigo-dyed cloth”,“宜兴紫砂壶”译为“Yixing zisha,or purple clay,teapots”,这几个例子均采用了地名音译与英语单词描述艺术形式的译法,保留词汇的异域特征并易于目标读者理解。

总的来说,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上,中国日报网采取异化策略更多。由于这些词汇所表达的文化意象对海外读者较为陌生,异化的翻译更加符合英文习惯的用词能够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易于中国特色文化话语的传播。

2.内容:中国文化与中国故事

(1)传统文化“走出去”

中国日报网的受众为海内外读者,因此,在文章的主题上,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数量很多。在2020年第一季度艺术类专题报道共119篇,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关的报道共有51篇,占43%左右,直接报道中外艺术直接交流的新闻频繁出现,占总数的25%左右,涉及哥伦比亚,雅典,日本,法国,美国等10个国家,展现了我国在文化艺术方面开放交流的态度。同时也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蓬勃生命力。

(2)特写“中国人”

人物专访是新闻媒体必不可少的栏目,这类报道有易读性强,代入感强的特点。中国日报网作为对外的新闻媒体,将镜头对准了具有当下时代典型特征的中国人,同时,这些具有典型特征的人物也是当下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拥有正面形象的网络红人是人物专访的常客,在5月份的报道The wind of change中,专访了在网络上上传唢呐表演的年轻男孩。这些网络红人的故事,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融合与发展。

关于草根艺人的专访,也经常出现在人物版。比如,5月份的报道“Miao silver conquers poverty in Leishan”,讲述了贵州苗族银匠潘仕学的故事,报道在展示银饰精美之余,着重讲述了他通过网络售卖银饰并带领麻料村脱贫致富的经历。人民日报网对于草根艺人的专访,反映出其“将视角对准普通百姓”的追求,与民生息息相关。这些草根艺人,在具有典型性的同时也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员,表现出中国人民当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

在内容层面,中国日报的文化类报道,聚焦于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故事,以促进世界范围对中国人、中国文化的理解,在世界范围对达成对中国文化一定的共识,构建并提升国家文化话语权。

3.观念:中国价值的国际传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近代占据了经济优势,并借由此输出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向全世界进行文化渗透,在世界文化话语权方面拥有极大优势。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加速,世界将目光对准经济、科技、外交等硬实力建设,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仍然十分落后,建立文化自信,掌握文化话语权的道路任重道远。

(1)中国传统价值观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植根于东方大地,与西方文化在国家观、社会观、个人价值等层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中国日报网的文化类报道中,往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展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正面形象,在平实的语言中反映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核。

在2020年6月份的报道“Dyeing for a revival”中,侗族大学毕业生杨成蓝返回家乡,传承家乡的天然染布工艺,并通过网络售卖,远销海外。在2020年5月份的报道“Inheritor weaves her way into a better life”中,贵州竹编工艺传承人杨昌芹克服种种困难,学习传统竹编艺术,成立公司,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致富。此类报道是中国日报网文化版的常见主题,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人民勤俭耐劳的生活观,及独有的乡土情怀。

在2020年7月的报道“Father and son”中,父亲陈申桃在1998年抗击洪水中做出巨大贡献,当今年洪水来临时,62岁的父亲带领儿子齐上阵,哪里有险情就奔哪里去。在2020年5月份的报道“Long life full of positive change”中,用一系列图片展示了109岁的藏族奶奶索朗·卓玛在家人陪伴下的幸福生活。此类报道的背后,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人伦和谐的家庭观念,以及血脉传承的集体主义思想。

(2)全球问题的中国式解读

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国际问題已经不是几个国家之间的线性联系,而是覆盖全世界的关系网络,全人类的命运已经被紧紧地绑在一起。面对国际事件,每个国家和政府都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国内外舆论,提升国际地位。因而,在面对国际问题时掌握话语权至关重要。

在2020年4月的报道“Indian expats in Shanghai hail China's epidemic response”中,讲述了生活在上海的印度人社区用艺术向中国抗疫精神致敬。在同月另一篇报道“Online Chinese learning gains popularity amid lockdown in Mumbai”中,讲述了疫情期间,印度孟买掀起了中文学习热潮。而在“TCM eases pandemic fears,symptoms among Chinese Americans”中赞扬了疫情中中医药对海外华人的帮助。此类报道从疫情中的外国人视角给予了中国的形象认同,展示中国精神及中国文化蓬勃的生命力。

在4月的报道“Eating together,separately”中,讲述了中国人在疫情期间新的饮食习惯。在3月份的报道“Bookstores innovate amid epidemic”中,描写了书店在疫情期间经营模式由线下转为线上”。此类关注于人民衣食住行的报道在2020上半年文化版频繁出现,展示了中国人民乐观看待疫情的态度以及创新精神,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彰显出我国人民民生独有的生命力,给海内外读者鼓舞的能量。

四、结论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在对外传播中构建文化话语势在必行。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结合典型中国故事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新闻中传达中国观点,发出中国声音,以提升国际地位。文化话语权关系着国家的国际形象与地位,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更加讲究策略,促进世界范围内对中国的认同,以更好的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梁凯音.对中美关系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的研究[J].东岳论丛,2010(7):174-177.

[3]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4.

[4]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骆郁廷、史姗姗.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文化话语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66-73

[6]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1995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新媒体时代区域媒体对外传播的创新和转型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
媒介融合背景下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新常态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