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土流失预防及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的措施

2020-12-21 01:55苟万良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

苟万良

关键词水土流失预防;水土保持;监督治理措施

1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及形成原因

在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现象对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不仅会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流失,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损害社会经济效益,阻碍农业生产发展。

1.1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土壤质量遭到破坏,农业生产速度缓慢。一旦发生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土壤肥力就会受到破坏,可利用耕地面积也会大大减少。此外,在水土流失过程中,由于大量泥沙的出现,河道淤积现象也会变得更加严重,随着河床的不断升高,最终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威胁靠近河岸地区生活的民众的人身安全。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农药和肥料也会污染水质,导致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水土流失现象不仅会破坏土壤,还有可能改变土壤的组成成分,使土壤的存水能力和肥力大大下降,造成土壤硬石化、沙化,使农作物缺少生长养分,不利于农作物和植物的种植,导致农民收入不高,影响农业经济发展。

1.2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

1.2.1水土流失的自然的原因(1)土壤:主要表现在我国西部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质比较疏松,土壤极易受到风力与流水等因素的侵蚀,导致土壤内部养分、水分等流失,久而久之导致沙化问题的出现。(2)降雨:雨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非常大,尤其西部地区,雨水较少时,会影响植被的生长,引起沙尘暴;当雨水多时,由于径流>中刷力较大,对土壤表面造成破坏。(3)植被:植被是水土保持主要防线,一旦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加大对土壤侵蚀。尤其是人为的、无节制的开垦荒地等也会造成水土流失。(4)地形地貌:尤其坡陡沟深地形,也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2.2没有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可以发现,大多数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都没有认识到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也没有提高对水土流失的重视。除此之外,在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部分建设单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2西北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水土保持技术相对落后

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时间较长且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没有对水土保持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的指导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次,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不尽人意,相关工作并没有随着当前生态环境的保护而随之发展:最后,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水土流失现象变得更加严重,城市规划工作没有与水土流失工作进行合理协调。

2.2缺乏强烈的水土保持意识

虽然我国已经结合实际情况对有关水土流失的法律规定进行了完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很多部门及相关人员对法律规度熟知度并不高,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宣传,水土流失现象没有得到缓解。此外,当前有关治理水土流失工作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同的工作人员对其采取的治理态度各不相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土执法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2.3水土保持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不断重视,在有关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加大了治理的力度,但是,对整体的治理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相关治理效果并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部门并没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治理工作效果远远无法满足治理需求,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3针对水土流失的有效应对措施

3.1加强对水土流失预防的宣传力度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水土流失问题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要让更多人认识到水土流失的严重性,自觉做好水土流失的预防工作。首先,在对水土流失现象进行治理的过程中,相关的建设单位和工作人员要时刻秉承“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不断推动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的方向进行变化,加强不同部门之间工作人员的协调力度。其次,在实际治理过程中,相关媒体单位应加强宣传力度,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识,提高自身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此外,通过公共电视频道、广播、图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介绍水土流失的危害以及强化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全面教育,鼓励社会群众共同进行学习,强化自身保护意识,从而有效提高水土流失预防的实际效果。

3.2加强植树造林的建设力度

相關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力度。对当前我国水土流失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土流失现象主要是因为所在地区植被覆盖量不足或植被破坏严重。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充足的植被覆盖量能够有效加强对土表的保护力度,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因此,针对水土流失现象较严重的地区,相关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植物的栽种力度。可以在道路两旁或河边地区增加植物的实际覆盖量,通过植物根系的固定作用有效避免坍塌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所在地区的地势地形等对种植物进行合理选择。

第一,在一些斜度比较大的地区,可以选择栽种护坡林等植物,在沟壑中沿着渠道的实际走向栽种树木。

第二,一些土壤较贫瘠、地势平整的地区要合理把控植树造林的密度,可以采用块状混交种植方法;对于一些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则要增大种植密度。

第三,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例如,在梁峁硬质地可以栽种油松、杜松等植物类型;在盐碱地可以种植胡杨。但是,最佳的种植方案是种植本地的土生灌木以及其他植物,实现林地郁闭。

第四,加强对种植树木的管理力度。不能盲目重视植物数量,还需保证植物的栽种质量,提高植物成活率。

第五,通过建立合适的奖惩措施,鼓励人民群众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与此同时,还可以修建水库或水平梯田,进行拦蓄泥沙等多项工作。避免河流被污染,并且能够将农作物种植在淤地里,在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的同时强化水土流失预防的实际效果。

3.3加强对有关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自然因素也是水土流失现象发生的因素之一。例如,风力或水力都有可能会破坏水土资源。相关部门要对一些商业用地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保证在实际的用地过程中不会破坏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土地资源,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水土流失预防措施,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有关建设施工单位也要加强配合力度,在设计阶段全面考虑,保证在减少对环境破坏的情况下达到实际建设效果。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减少挖掘土石方,做好对植物的保护,切实落实各项水土流失预防工作。要想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治理的效果,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对配置制度的建设力度,严格监督和管理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和执行流程。

与此同时,在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施工中,还需要加强对设计阶段、施工等阶段的监督力度,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力度,保证各项政策能够严格落实,为有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在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还要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如果施工方案和水土保持设施存在严重偏差,要及时修改。在建设生产过程中,相关单位要严格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强化水土流失的实际治理效果,推动我国水土流失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4结语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工作以及水土保持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水土流失预防的宣传力度,加大对植树造林以及监管的力度,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生态建设工作的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
我国乡村生态安全中的水土保持研究热点研究
新时期水土保持政府购买综合性服务工作方法探讨
怎样做好农田水利建设施工的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浅议将水土保持管护经费纳入水保项目预算的必要性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理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中的应用综述
探究如何强化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措施
对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探究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