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多抗黑花生粤油黑4 号的选育

2020-12-22 06:57李海芬陈小平洪彦彬李少雄梁炫强
中国种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荚果抗病科学院

李海芬 陈小平 洪彦彬 李少雄 鲁 清 刘 浩 梁炫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州 510640)

与常规花生品种相比,黑花生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原花青素为多羟基酚类化合物,衍生于黄烷类化合物,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能有效防止氧自由基引发的多种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营养丰富、风味佳并具保健功能的黑花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但目前种植的黑色种皮花生品种多为资源种质,平均产量低,抗病和抗逆能力差,种植黑色种皮花生效益低,市场急需高产抗病和优质的黑花生品种[3]。因此培育高产、抗病和优质的黑色花生品种,对加速优质花生的多样化和产业化,特别是黑色花生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母本粤油7 号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并在南方花生产区大面积推广的超高产、多抗花生品种。该品种株型直立,分枝较多,茎系发达,叶片椭圆形、深绿色。单株结果数较多,缩缢浅,果嘴短钝,荚果大,百果重超200g,籽仁呈桃型,百仁重达78.6g,出仁率70.2%,全生育期120d 左右。

父本南改系183 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台湾引进的多粒型黑皮花生品种。该品种属疏枝型,主茎和侧枝偏高,总分枝较少,收获时主茎青叶数较多,锈病及叶斑病抗性强。荚果多粒型,荚果表面质地粗糙,果脊明显,籽仁椭圆型,种皮黑色,全生育期春植120d,秋植110d。

1.2 选育过程粤油黑4 号于2010 年秋以粤油7号为母本,南改系183 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图1),杂交组合名称为2010B14。选育过程采用改良系谱法,2011 年去除假杂种后混收种子F1,F2~F3采用一粒传法种植(即每个单株选取单个饱满的荚果,按杂交组合混合);F4采用双行区单粒种植,收获时按目标选取优良单株,用F4单株分小区播种,每小区留30 粒种子F5,收获时对小区进行测产,选择产量高、抗病强、品质优的黑色花生株系进入2013 年秋植的选种圃(F6)进行产量、抗病性和品质鉴定;2014 年春在品种鉴定圃鉴定,同年秋在品种比较圃鉴定并定名为粤油黑4 号,当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15 年参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同年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和广东省平远县进行示范表证;2016 年起在广东省内外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至2020 年累计推广面积达40000hm2,并成为当地扶贫和创农业品牌的当家花生品种;2017 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授权(编号:20179529)。

图1 粤油黑4 号系谱图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及经济性状粤油黑4 号属直立珍珠豆型花生,连续开花,株高中等,生长势强,株型紧凑。主茎高50cm,分枝长56.3cm,总分枝数7 条,有效分枝数6.3 条。收获时主茎青叶数6.3 片,叶片大小中等、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单株果数21.3 个,饱果率85.1%,荚果大小中等,百果重180.3g,果嘴中等,缩缢中等,网纹明显。籽仁呈柱型,百仁重72.1g,出仁率70.5%。种皮黑色、有光泽,无裂纹、油斑,口感细腻,食味好。结实性强,荚果成熟一致性好,农艺性状良好,利于机械化收获,全生育期120d。

2.2 品质性状2014 年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武汉)检测:粗脂肪含量53.1%,蛋白质含量24.3%,油酸含量40.2%,亚油酸含量38.2%,茎蔓粗蛋白含量12.1%。

2.3 抗病及抗逆性2015 年春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花生病害鉴定圃进行鉴定,青枯病的抗病率达80.1%,达中抗青枯病水平;田间锈病发病级数为3.0 级,达高抗锈病水平;田间叶斑病为4.1级,达中抗水平。此外,粤油黑4 号在田间表现抗旱性和抗倒性强。

3 产量表现

3.1 品种比较试验2014 年参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每667m2干荚果平均产量为315.4kg,比对照高产品种粤油79 增产1.9%,未达显著水平,比对照黑色花生品种珍珠黑增产24.7%,达显著水平;果仁平均产量为220.7kg,比对照品种粤油79 增产2.3%,未达显著水平,比对照品种珍珠黑增产23.2%,达显著水平。2015 年参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每667m2干荚果平均产量为319.5kg,比对照品种粤油79 增产0.2%,未达显著水平,比对照品种珍珠黑增产22.7%,达显著水平;平均果仁产量为225.3kg,比对照品种粤油79 增产0.8%,未达显著水平,比对照品种珍珠黑增产23.8%,达显著水平。

3.2 多点及高产示范2015 年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示范表证3.4hm2,经当地农业主管部门现场测产验收,每667m2干荚果平均产量为304.1kg,比对照品种粤油79 增产4.3%。同年在广东省平远县示范表证6.7hm2,经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每667m2干荚果平均产量为297.2kg,比对照品种粤油79 增产3.8%,而且销售价格也比当地常规品种高20%,深受农户的欢迎。

4 栽培技术要点

粤油黑4 号适合在我国华南花生产区水旱轮作田种植。春植在惊蛰前后,秋植在立秋前后。播种前施足底肥,播种密度为27 万~30 万株/hm2,并采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拌种。生育前期以促为主,中期注意控制株高防止倒伏,花针期切忌干旱,生育后期注意养根护叶,成熟时及时收获,保证丰产丰收。

猜你喜欢
荚果抗病科学院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我国鲜食花生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植物细胞内存在“自杀神器”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