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茶艺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020-12-22 13:25李靓青
福建茶叶 2020年7期
关键词:茶艺茶文化职业

李靓青

(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 214000)

1 开设茶艺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1.1 茶艺课程开设的背景和条件

我国是首先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是茶文化的发源地。21世纪,中华茶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众多院校开设茶相关专业。近年来,国家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国家领导人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多次开展“茶叶外交”,让茶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入人心。

职业院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课程一来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潮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二来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起到修身养性增加审美能力的作用。

1.2 茶艺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2.1 爱国主义、爱家乡和生活教育

在尚未接触茶艺课程以前,很多学生虽然钟爱各种奶茶,但鲜有人知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而知晓家乡出产哪些名茶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而当他们学习并了解了茶文化历史和茶叶知识以后,对于祖国的地大物博以及悠久文化的敬佩感油然而生。无锡作为江南茶文化的发源地,从古代专供朝廷的“阳羡茶”和“惠泉水”,到享誉海外收藏界的“紫玉金砂”茶器,以及屡次获得荣誉的现代名茶等,都让学生们产生了浓浓的家乡自豪感。所以这也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和爱家乡的教育。此外,中华茶艺源于生活,朴实亲近的体验不仅能让学生能更快入手,更乐于与家人分享,很多学生将学习成果融入生活体验,也契合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理论。

1.2.2 体现人文素养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艺课程更是涵盖了哲学、美学、文学、史学、民俗和艺术、宗教和百家思想的精髓,并依托现代科学在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茶礼茶德对学生进行了正确价值观和传统礼仪的教育;茶诗茶文丰富了学生文学和历史知识;茶画、插花、服饰、装饰、音乐等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茶艺课程是全面综合性的教育,它不仅传授了学科知识,更实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本质。所以茶艺课程是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课程。

1.2.3 养成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学生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据调查,对于企业来说在学科水平和知识技能方面,他们更看重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隐性职业素质。用人单位更乐于接受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因为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国家近年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很多职业学校通过学习先进职教理念、改善教学环境,丰富和完善了职业素养养成的课程。越来越多的学校把传统文化、非遗项目引入课堂,茶艺课程就是其一。

中华茶文化的传播和兴盛通过了一代又一代茶人的努力,他们对工艺的精益求精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他们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责任心,他们的默默付出不求回报体现了俭朴奉献的职业理念……这些都是学生能从茶艺课程中领会和感悟的。

1.2.4 拓宽就业渠道

我校作为无锡旅游商贸人才的“黄埔军校”,先后为高星级酒店、旅行社、风景区、航空公司、商贸物资、金融证券等行业输送了上万名应用型人才。[1]随着休闲旅游行业的发展,众多高星级酒店、旅游景区开设了品茶、饮茶服务项目,各类茶馆、茶文化主题会所等层出不穷。茶文化旅游如“重走茶马古道”、“追寻万里茶路”等旅游线路也受游客追捧。甚至茶艺服务和茶主题茶文化商品等纷纷出现在很多非旅游酒店服务的单位和环境中。因此,掌握一定的茶文化和茶叶知识,会进行简单茶艺服务的学生,就业面更广,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2 茶艺课程面临的现状分析

我校教师赴江西等地调研学习后,自2005年在学校成立茶艺社团,组建茶艺队,并开展茶艺教学;2008年将其纳入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程,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以及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近年来我校又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可供全校所有专业学生进行选择。而对于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同学来说,茶艺不仅仅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茶艺师证更是必要的毕业条件之一。

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发展,但我校仍然面临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问题。首先,没有完全符合茶艺实训要求的操作场地,虽然2005年投资30多万兴建了一间200多平方的茶艺室,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主要用于对外开放展示,所以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操作教室,学生只能在不和其他实训项目撞车的前提下去咖啡、插花教室练习。

其次,虽然酒店管理教研组有茶艺师高级证书者3名,中级证书者2名,但实际执教茶艺的教师现仅有1名,已经不能满足酒店管理专业以及全校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的教学要求。随着茶艺师考证的进一步推广,需要更多专业教授茶艺课程的老师。

再次,课程建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及社团的组织和运营,不仅仅需要熟悉茶艺知识技能的专业教师,更需要长期专注于此的专任教师。但我校茶艺和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都承担了多个课程的教学,影响了该门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3 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展望

3.1 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路

根据学校面临的现状,结合实际生源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段施教、因材施教。因此该课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面向全校对茶文化和茶艺感兴趣的非旅游、酒店专业的学生,开设通识类选修课,以介绍茶文化基础和生活茶艺为主。第二层面向旅游服务和酒店管理专业群的学生,开设专业必修课,在通识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冲泡技能和茶艺服务的考核,并要求学生能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层面向获得茶艺师证书,对茶艺学习有极大热情并想作为职业发展的高年级学生,以茶艺社团和兴趣小组的形式学习,对其要求上升至经营场所的管理、茶席设计和茶艺表演,鼓励他们去考取更高级别的证书和参加各种相关比赛活动等。

3.1.1 教学资源的开发

根据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路,茶艺课程的教材需要满足三个不同教学层次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开发相应的校本教材。如第二层的学生,在专业教材的选取上,我们选用最多的是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杨湧主编的《茶艺服务与管理》,2012年修订的第2版,[2]从茶艺基础到生活茶艺到舞台表演型茶艺,从单一到多远的教学模块,既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于有考证需求的学生,我们以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茶艺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系列教程》为教参,[3]该教程2017年7月刚修订了第2版,适用于各级别茶艺师的职业资格培训。

此外针对所有接触课程的学生,我们需要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扩充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平台,不断更新学习内容,以形成学生自主型和研究型的学习模式。在加大投资新建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场所的基础上,开拓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企业学校设备技术的优势互补,达到资源共享的双赢效果。

3.1.2 教学内容的确定

该课程的学时为36个学时一学期,作为选修课的学生基本上学习一个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以认识六大茶类为基础,学习其选购、冲泡、品鉴方面的知识,技能操作选取能冲泡各种茶类、普及性广的盖碗茶艺为内容,教学内容体现贴近生活的实用性入门知识。

作为专业必修课的学生,学习2-3期,可以分1-3个学期来学习,在选修课的基础上,增加茶艺师考证要求的内容,如职业道德、茶文化基础知识、茶叶成分及科学饮茶常识等。以技能学习为主,在操作时融入理论的学习,要求掌握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的冲泡流程和方法。

对于有进一步要求和提升的学生,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入管理、服务、设计、艺术等与茶艺相关知识的渗透,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这个阶段的学生活跃在各项茶艺服务活动和比赛中,不仅是做中学,更是在传播茶文化中提升修养。

3.1.3 教学师资的组成

针对我校师资薄弱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从制度中入手,确认茶艺教学的专任教师,加强培训进修,建立师资梯级队伍。第二,可以从校内外特聘某一方面的专才作为顾问和讲师,例如,历史老师讲茶史,语文老师可以讲茶诗,美术老师可以讲茶画,礼仪老师可以讲茶礼……一来解决了师资匮乏的问题,二来从其他角度能对于茶文化和茶艺知识进行讲解和补充。而兄弟学校、茶企和非遗传承人及其他专家,同样可以针对自己的专长作为第二课堂的主力军。

3.2 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模块分项目来完成,学生在课堂上采用分组的合作式学习,进行情景式的教学。考证班的技能教学基于工作过程,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多方面的过程性评价。选修课班级因为课时较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的素材,多进行“翻转课堂”的运用和实践,这样更有利于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而针对高年级和第三层次的学生,可以多请大师和专家进行专题性的讲座和主题培训。

2014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意见。2016年我校作为江苏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应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尝试和探索茶艺教学与现代学徒制结合的创新与实践。此外,随着社会各界茶会活动的繁盛,以及茶艺培训机构和各类茶艺评比大赛的兴起,我校还应积极参与各类茶界活动,加强与各个机构部门、兄弟院校的联系和研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争取继续引领职业教育的潮流,成为传播中华茶文化,普及中华茶艺的研究单位。

猜你喜欢
茶艺茶文化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职业写作
校园茶艺飘香
试析茶艺表演中舞蹈元素的文化表达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