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信息化及人才培养

2020-12-23 13:06董振兴
时代农机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区域电商

董振兴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随着城市网购需求的饱和,越来越多的电商就发展目标定位在农村市场。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这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互联网+”计划的提出及实施,国家相继出台的各种扶贫政策等,为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农村电商信息化人才培养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培养了解农业运营规律、农产品开发、线上线下营销、电子商务运营、电商公共服务建设、农产品物流及仓储配送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农村区域促进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及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 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现状

2.1 互联网发展促进了农村电商发展

近年来,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农业种植、农资领域、农产品运输与销售等相关环节逐步实现了定制化、精细化与智能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农业经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互联网、互联网等技术与农业的结合,促使农村区域建设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农产品为纽带的产供销、物流及资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互联网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农业从业者应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市场、电商及信息等专业能力,能够借助互联网思维以市场化、开放化的心态发展农业,农村电商信息化在此背景下快速发展。

2.2 农村电商信息化人才不足

虽然互联网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及知识要求较高,其不仅要具备基础的信息技术,还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其应掌握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与客户沟通能力。当前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面临着专业化人才不足的基本问题,多数农村有优质的产品及便利的交通,但是由于电商专业人才的匮乏,限制了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如何引进并培养电商信息化专业人才是当前各农村区域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及区域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打破农村电商信息化人才不足的局限。

2.3 农民创业的积极性较高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行业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基层农民的创业激情较高。农村电商人员借助现代网络平台及微信通讯设备,寻找新的商机,为互联网时代“新农民”树立了典范。当前国内从事农产品网点及微商的农民数量较多,多数农民借助电商平台,实现了致富的目标。随着农村电商队伍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电商,走上了创业、创新的道路。

3 加强农村电商信息化及人才培养的策略

3.1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建设

农村电商信息化及人才队伍培养要有完善的基础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各区域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调整宽带网络费用标准,降低网络安装资费、使用费用及上网资费。政府部门要为推行农村电商的居民提供优惠政策,降低其上网的成本。各区域要结合其发展目标及现状,科学规划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内的网速与上网率,提高电视、固定电话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并借助移动通信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实现农村宽带的户户通。

各区域要进一步优化宽带上网、无线上网等服务,为农村选择恰当的上网方式及网购方式提供保障,为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农村区域要借助宽带中国战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的网络普及率,提高农村宽带水平,为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及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2 建设完善的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

(1)建设人才培养咨询服务体系。农村区域要借助现有的产业园区等建设县级电子商务综合化运营基地,以政府监督、企业运营的方式为农村电商人才的服务,开展区域内电商信息化及电商创业咨询或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工作,鼓励区域内的行业协会、电商企业及电商培训机构等开展专业化的培训。农村要整合区域你妹的基层网点及邮政网点,实现电商服务的全覆盖,为区域内农民提供就业咨询及电商创业相关服务,同时提供网络购物、代收包裹、代收转账汇款等相关服务,为农村培养具备电商理论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的电商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2)完善电商人才服务支撑体系。地方政府要鼓励区域内龙头企业积极探索电商模式,发挥企业及社会组织在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定奖励措施鼓励电商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农村政府要完善促进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借助相关部门提出的“电商进农村等相关计划”,促进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农村政府要出台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及相关扶持政策,通过电商知识培训及引导,吸引本地电商专业学生及人才加入农村电商发展,政府部门还可以为电商人才提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农村电商发展。各级政府要通过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开展电商创业创新大赛,为专业化农村电商人才引进提供保障,鼓励区域农民参与电商,营造农村电商学习氛围。

3.3 明确电商人才培养目标

各大高校要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农村,结合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现状,明确农村电商人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与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确定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确定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目标后,就相关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及质量标准进行明确的说明。就人才能力培养而言,其应熟悉基本的农产品特征及服务特点,具备农产品市场规律及风险预估能力,可以综合应用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网络营销等专业知识规划、运营及管理电子商务项目,同时具备在涉农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及运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3.4 完善农村电商课程体系

农村政府部门要加强与农村合作社、涉农企业及涉农电商平台的合作,细化农村电商相关敢为,明确不同岗位的基本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等,建设完善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人才素质方面,其应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政治素养、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具备一定的网络文明素养、信用素养及电商诚信,具备保密意识与信息安全意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农村电商人才还应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因此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要设置电子商务法律、两课教育、公共选修课、时势讲座、社会实践、军训、创业基础、大学语文及创业基础等相关课程。

在人才知识方面,农村电商人才应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网络经济、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同时了解农产品的基本特性,掌握农产品市场规律及基本的风险预估能力。了解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与方法,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料及电商产业发展动态,具备产业基础及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要设置一定的信息经济学、管理学、网络数据库技术、经济学、农业概论、网络营销、农产品物流管理、农产品基础、电子商务网页制作及网站设计、社交化电子商务及移动电子商务等相关课程。

在人才能力方面,应具备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应设置大学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基础、网络数据库技术、专业导论、信息素养通识教程、农产品网络营销、互联网创业及电子商务管理及组织等相关课程。

3.5 创新培训方法

农村电商信息化人才培养要选择科学的培养方法,各农村要实施差异化培训,结合区域内网店的等级在原有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设置差异化培训,定期聘请专业教师参与人才培训,为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培养具备一定电商理论基础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的电商人才。政府部门要为涉农电商业务农民提供免费培训,促使农民转化为优秀的电商人才。同时还可以通过非正式交流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区域成功电商与创业个人之间交流,提高农村电商创业者的实践能力。农村电商人员要积极的参与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组织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了解农村电商相关政策及运营问题。农村地方政府、电商企业及行业协会等要提供交流平台,为中青年农村电商从业者提供交流的机会,鼓励农村的电商从业者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要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法,重点就运营推广、美工设计、数据分析等相关电商知识与基本技能展开培训,要强化农村电商管理及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提供高素质的电商管理、专业骨干及实际操作人员,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级政府要鼓励农村人员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进行农村电商建设,鼓励农村留守人员作为简单劳动力参与电商劳动岗位,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上为农村电商信息化发展提供人员保障。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区域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分割区域
新丝路电子商务公司办公室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区域发展篇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