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0-12-23 23:44毛梦平罗帅寒天张桂英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双盲拮抗剂软膏

毛梦平,曹 诚,罗帅寒天,龙 海,张桂英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D 常自婴幼儿发病,以皮肤瘙痒、干燥、红斑、丘疹、渗出、脱屑等为主要特点,部分患者延续终生,可因慢性复发性湿疹样皮损、严重瘙痒、睡眠缺失、饮食限制以及心理社会障碍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A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重度和慢性复发性患者的治疗仍然有很大的困难。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D 具有显著疗效[1,2],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脆性增加等不良反应[3,4],因此正确合理的教育对于确保患者在治疗时的依从性至关重要[5]。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通常作为外用糖皮质激素的替代药物[6],但近期研究发现,长期使用可能与皮肤肿瘤(特别是皮肤淋巴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存在关联[7-10]。随着对AD 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在治疗AD 的系统用药和外用药方面都均得了很多进展,尤其是生物制剂已经成为治疗中、重度AD 患者的有效药物。本文就近年来AD 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治疗AD的生物制剂

1.1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PDE4)是参与促炎细胞因子产生的细胞内酶,参与AD 的发生和发展[11]。最新的研究显示PDE4 抑制剂OPA-15406对PDE4 亚型尤其是亚型B 表现出高度选择性抑制活性,并且在相关AD 动物模型中表现出明显的皮肤改善。2016 年美国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评估了不同浓度OPA-15406 对AD 患者的疗效,结果提示OPA-15406 治疗8 周后,湿疹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和视觉模拟量表瘙痒评分方面均有显著临床改善,其中第4周时OPA-15406 组平均EASI 的改善最显著[12]。

1.2 Janus Kinase(JAK)抑制剂

1.2.1 tofacitinib tofacitinib 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JAK 抑制剂,可以阻断包括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家族中IL-4、IL-5 和IL-13 在内的多种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信号通路[13,14]。近日一项由69 例轻度至中度AD 患者参加的随机、双盲、随机对照Ⅱa 期试验发现,使用tofacitinib 治疗4 周后,tofacitinib 组的湿疹面积和EASI 评分相较于基线的平均百分比变化显著大于安慰剂组(-81.7% vs-29.9%),且接受tofacitinib 治疗的患者瘙痒症状显著改善(P<0.001),提示tofacitinib 对AD 的疗效显著[15]。

1.2.2 baricitinib baricitinib 是 新 研 发 的JAK-1 和JAK-2 的选择性抑制剂[16]。近日一项双盲Ⅱa 期研究中,124 例中至重度AD 的患者分别接受2 mg 和4 mg baricitinib 每日1 次的治疗,结果显示接受4 mg治疗的患者在16 周时达到EASI-50 的比例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且baricitinib 还能明显改善AD 所致的瘙痒和睡眠不足。作者推断针对JAK-STAT 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未来有望成为治疗AD 的重要药物[17]。

1.3 IL-4受体拮抗剂

1.3.1 dupilumab dupilumab 是 一 种IL-4 受 体α 的单克隆抗体,能抑制IL-4 和IL-13 信号。早期研究资料表明,使用dupilumab 治疗AD 疗效明显[18,19]。近日两项随机、对照、III 期临床试验(SOLO 1 和SOLO 2),一项研究中将局部治疗控制不佳的中、重度AD 成人患者,随机分配至dupilumab 每周1 次组和每周2 次组以及安慰组。结果提示dupilumab 治疗组AD 患者瘙痒、疼痛、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在内的多种临床表现有明显的改善[20]。另一项中,患者按1:1:1:1:1:1 随机分组接受皮下注射:每周300 mg,300 mg,200 mg,300 mg,100 mg,安慰剂,治疗16 周后所有治疗组的EASI 评分都明显改善(P<0.0001),其中300 mg 治疗组改善最明显,提示dupilumab 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改善AD 患者的临床反应[21]。总体来看dupilumab 在治疗中度至重度的AD患者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仍需进一步评估治疗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

1.3.2 CBP-201 CBP-201 是一种新型IL-4Rα 抗体可以阻断由IL-4 和IL-13 诱导的IL-4Rα 信号传导。在澳大利亚进行的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中,40 名健康成人接受CBP-201 皮下注射(75 mg,150 mg,300 mg,600 mg)或静脉注射(300 mg)后,CBP-201 表现出快速和持续的免疫调节活性,所有5个剂量组中的血清胸腺激活水平和调节趋化因子显著降低(P<0.001),且任何剂量水平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22]。CBP-201 在这项首次人体研究中表现出优异的耐受性以及有效的生物活性,提示其在治疗AD 和其他过敏性炎症性疾病具有广阔的前景。

1.4 IL-31受体拮抗剂

nemolizumab 是人源化IL-31 受体A(IL-31RA)单克隆抗体。近期日本一项随机、双盲、对照I/Ib 期研究中,研究者首次评估了nemolizumab 人体给药的安全性以及耐受性。研究发现nemolizumab 可显著减轻AD 患者的瘙痒症,且能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并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23]。此外,在另一项为期12周的随机、双盲、对照II 期临床试验中,216 例中度至重度AD 患者分别接受皮下注射nemolizumab/4周和nemolizumab/8 周(剂量分别为0.1 mg/kg、0.5 mg/kg、2.0 mg/kg)以及安慰剂/4 周的治疗,结果显示相较于安慰剂组,所有不同剂量nemolizumab 均显著改善了AD 患者的瘙痒症状(P<0.01)[24]。

1.5 IL-1a抑制剂

bermekimab 是一种IgG 型IL-1α 抑制剂。近期美国一项成人AD 患者的研究中,38 例患者分别每周接受低剂量200 mg 皮下注射,持续4 周,以及高剂量400 mg 皮下注射,持续7 周[25]。结果显示,在7 周时400 mg 组患者所有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01),EASI 评分大幅下降。此外,患者报告的数字评定量表(number rating scale,NRS)显示,接受400 mg 治疗方案的患者的瘙痒减少71%,疼痛减少84%。这些结果提示bermekimab有希望成为治疗瘙痒症和AD 的新药物。

1.6 IL-33抑制剂

REGN3500是一种全人源的IL-33单克隆抗体[26]。近日一项REGN3500 治疗哮喘的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REGN3500 单药疗法在改善哮喘失控方面表现出显著疗效,血嗜酸粒细胞水平≥300/μl 的患者表现出明显改善,严重不良事件和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低[27]。REGN3500在治疗哮喘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以及有效性,目前治疗AD 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如果成功,REGN3500 将成为治疗AD 和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药物。

1.7 IL-22 抑制剂

fezakinumab 是一种IL-22 单克隆抗体。美国近日一项随机、双盲、Ⅱa 期临床试验中,60 例中至重度AD 患者每2 周接受fezakinumab 静脉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0 周后,与安慰剂相比,fezakinumab 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和EASI 评分均有持续改善。且治疗第12 周时,皮损面积的改善在重度AD 患者中最为明显。该研究证实了fezakinumab 治疗AD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示IL-22 抑制剂很有希望成为未来治疗AD 的新药物[28]。

1.8 抗OX40抗体

OX40 是NGFR/TNFR 超家族成员,其表达升高可增强效应T 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并抑制抑制性T 淋巴细胞,从而导致复杂的免疫反应而参与AD发生发展。GBR830 是新发现的一种抗OX40 单克隆抗体。近日美国一项随机、双盲、Ⅱa 期临床试验中,初步的试验结果提示GBR830 对AD 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临床意义,17 例患者的EASI 评分有所改善,且生物标志物变化和临床反应一致。但在GBR830和安慰剂组之间没有观察到统计学差异[29]。GBR830对于AD 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抗OX40 抗体对于AD 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新型外用药物

2.1 外用PDE4抑制剂

crisaborole 软膏是一种外用PDE4 抑制剂,能有效缓解儿童及成人轻度至中度AD 患者的症状。近日一项crisaborole 治疗AD 的Ⅲ期临床研究中,763 例轻至中度AD 患者接受crisaborole 每日2 次的治疗。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crisaborole 持续治疗28 d 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皮肤瘙痒和其他症状得到更早且更明显的改善,同时未发生任何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30]。另一项多中心、开放性的长达48周的试验中,研究者分析了517 例患者接受crisaborole 软膏治疗后的效果,发现只有约10.3%的患者发生了不良反应,且大多数(85.9%)不良反应是轻度和中度[31]。总体来看,轻至中度AD 患者接受crisaborole 软膏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2 外用JAK3抑制剂

JTE-052 是一种局部治疗AD 的外用JAK3 抑制剂。近日在日本一项评价JTE-052 在成年AD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中,327 例患者按(2:2:2:2:1:1)随机分组,分别接受0.25% JTE-052 软膏、0.5%JTE-052 软膏、1% JTE-052 软膏、3%JTE-052 软膏、安慰剂软膏和0.1%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 次治疗,维持4 周。研究发现与安慰剂和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组相比,所有浓度JTE-052 组EASI 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局部使用JTE-052 能快速显著改善AD 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软膏中JTE-052 的剂量高达3%时仍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该研究提示局部使用JTE-052 可做为治疗AD 患者选择之一[32]。

3 其他治疗进展

3.1 组胺H4受体拮抗剂

第1 代和第2 代组胺H1 受体拮抗剂目前被广泛应用于AD 患者。然而,近期一项对包括成人和儿童在内的25 项随机试验进行的系统回顾研究发现,组胺H1 受体拮抗剂对改善AD 的症状和体征均缺乏明显有效的证据[33]。相比于组胺H1 受体拮抗剂,组胺H4 受体拮抗剂显示出明显的疗效。ZPL-3893787 是一种选择性抗组胺H4 受体拮抗剂,近期一项试验中98 例AD 患者被随机分配至ZPL-3893787 组及安慰组。研究发现治疗8 周后EASI 评分在ZPL-3893787组与安慰剂组分别降低为50%和27%,且AD 评分(SCORing of atopic dermatitis,SCORAD) 在ZPL-3893787 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04)[34]。这项研究首次表明,组胺H4 受体拮抗剂可显著改善AD 患者的症状,组胺H4 受体拮抗剂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3.1 褪黑素(melatonin)

褪黑素是一种调节睡眠和昼夜节律的激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的特性。近日一项针对6~12岁AD 患儿的随机试验中,70 例患者于睡前1 h 口服褪黑素6 mg 或安慰剂,持续6 周。结果发现,褪黑素组儿童的SCORAD 总评分(-6.6 vs -2.6)、儿童睡眠习惯问卷总评分(-5.5 vs -2.7)均明显改善(P<0.01)。研究提示儿童和青少年AD 患者补充褪黑素可减轻皮损的严重程度,并改善睡眠状况,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更长的随访来评估褪黑素作为AD 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5]。

3.2 益生菌(probiotics)

微生物对人体免疫的影响已经得到证实。研究发现在产前和(或)胎儿早期,母体服用益生菌可能降低新生儿患AD 的风险[36]。一项对25 项随机试验的系统回顾分析显示,儿童和成人接受益生菌治疗后,SCORAD 评分均有显著改善[37]。另一项试验中,50例儿童AD 患者分别接受为期12 周的益生菌或安慰剂治疗,结果显示益生菌治疗能有效降低AD 患儿的SCORAD 指数(P< 0.001),并减少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38]。然而益生菌在治疗AD 方面的作用也存在争议,最近英国一项系统回顾分析评价了39 项随机试验,发现益生菌在改善AD 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以及SCORAD 评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39]。因此,对于益生菌治疗AD 的临床效果目前尚无确切的结论。

3.3 前列腺素/白三烯抑制剂(prostaglandin/leukotriene inhibitors)

前列腺素/白三烯抑制剂已成功用于治疗哮喘。然而通过对其在AD 中应用的观察,抗前列腺素/白三烯抑制剂对于AD 的治疗效果有限。韩国一项随机、双盲、交叉试验发现孟鲁司特和安慰剂对2 ~6 岁AD 患儿的临床改善或生物标志物方面无显著差异(P>0.10)[40]。另外,英国一项系统回顾纳入了5 项随机试验,共202 例成人和儿童中至重度AD 患者,比较了口服孟鲁司特4 ~8 周(成人10 mg/d,6 ~14岁儿童5 mg/d)与安慰剂、常规口服抗组胺药和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发现孟鲁司特与安慰剂在改善疾病严重程度、瘙痒和减低外用糖皮质激素使用量的作用无明显差异[41]。

3.4 AD患者精神问题的治疗

AD 与成人精神疾病有关[42]。一项关于成人抑郁、焦虑和AD 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在一般人群中,AD 的受试者比非AD 受试者更容易患有抑郁和焦虑,并且自杀意念和抑郁症状的患病率也有所增加[43]。2018 年,一项关于儿童和成人AD 的抑郁、焦虑和自杀行为的系统回顾分析发现,已完成的自杀行为与AD 之间存在正相关[44]。这些发现提示治疗AD 患者的临床医生需要警惕患者精神问题,尤其是重度AD患者的精神问题,并及时转诊至精神科治疗。

4 小结

近年来,虽然对AD 这一与遗传、免疫紊乱相关的炎症性皮肤病有了新的认识,仍缺乏疗效显著且稳定的治疗方案。相信随着对AD 研究的深入,依托现有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大样本人群队列,还会有更多的新型药物研发出来,未来AD 的治疗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

猜你喜欢
双盲拮抗剂软膏
来曲唑联合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疗效观察
rhGH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拮抗剂方案中的疗效分析
软膏开封能放多久
软膏开封能放多久
软膏开封后应在一年内使用
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单抗对肛瘘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探讨
硕士研究生“双盲”答辩方案探索与实践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肾功能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临床一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