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南四湖徐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风险分析及对策

2020-12-23 07:42
治淮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氟化物水源地保护区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 徐州 221000)

1 概述

沛县南四湖徐庄饮用水水源地,属于湖泊地表水水源地,位于南四湖下级湖徐庄采煤塌陷区。2015年12月经江苏省政府核准收录在水源地名录,正式替代了沛县地下水水源地。1960年在南四湖湖腰最窄处建成二级坝枢纽工程(简称二级坝),坝长7.36km,二级坝将南四湖一分为二,坝上为上级湖,坝下为下级湖。上级湖包括南阳湖、独山湖及部分昭阳湖,下级湖包括部分昭阳湖及微山湖。上级湖总集水面积27263km2,汛期控制水位34.20m,相应库容9.24 亿m3;正常蓄水位34.50m,兴利库容11.04 亿m3。下级湖总集水面积4250km2,下级湖死水位31.50m,死库容3.45 亿m3;正常蓄水位32.50m,兴利库容4.94 亿m3。2018年平均每日向沛县主城区和副城区供水5.4 万m3,供水人口24.1 万人。

2 水源地水质现状评价

2.1 水源地水质达标情况及主要污染物趋势分析

依据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徐州分中心2018—2019年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徐庄水源地综合评价水质可达地表水Ⅱ~Ⅲ类,2年达标率(达到Ⅲ类水标准)为100%,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要求。徐庄水源地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监测值在3.0~5.9mg/L 之间,氟化物监测值在0.55~0.9mg/L,氨氮监测值在0.13~0.4mg/L 之间。补充项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总铁、锰监测值均小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限值。经分析,徐庄水源地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故选取高锰酸盐指数和氟化物进行趋势分析,见图1、图2。

从图1可看出,2019年监测浓度值总体低于2018年,同期变化趋势下降,2018—2019年高锰酸盐指数监测值高点多出现在6—10月份,与汛期来水影响有关。从图2可看出,氟化物2年内监测值变化幅度不大,2019年有明显升高趋势。从2018—2019年水质监测资料看,高锰酸盐指数最大监测值分别为5.9mg/L 和5.7mg/L,接近限值6mg/L 要求;氟化物最大监测值分别为0.84mg/L 和0.9mg/L,2009—2014年6年氟化物最大值0.77mg/L[1],氟化物含量有升高趋势,最大监测值逐渐接近限值1mg/L要求。从高锰酸盐指数和氟化物最大监测值看,说明水源地仍存在风险因素。

图1 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趋势图

图2 氟化物变化趋势图

2.2 水源地营养状况评价

徐庄水源地营养状况评价采用《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根据水质资料情况,评价指标为透明度、叶绿素α、高锰素盐指数、总磷、总氮。评价断面采用徐庄水源地取水口和湖西航道丰乐监测断面。评价结果见表1。评价结果表明,徐庄水源地营养状况综合评价为轻度富营养,其中总氮达到中度富营养。

3 水源地保护区达标建设情况

2015年3 月,沛县编制完成《沛县南四湖徐庄饮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初步设计》。2015—2018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对水源地安全产生影响的餐饮、生活设施、鱼塘等污染源已全部清理;建立了水源地保护区的警示标识、分界牌以及一级保护区物理隔离防护工程;实施了水源地生态修复及保护工程并投入正常运行;2018年8月完成了水源地新的视频监控系统工程;成立了水源地专门管理机构,确定了专门管理人员;水质自动监测站正常运行并在县环保、水利、水厂等部门间共享。

经整治,保护区内已无法律法规所禁止的污染建设项目,保护区已基本做到“三个没有”的达标建设标准;日常管理基本做到“四个到位”的达标建设标准[2]。

4 水源地水质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4.1 水源地水质风险分析

徐庄水源地已完成达标建设工作,保护区内污染源综合治理已完成。水源地保护区周边虽无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但仍存在一些水质污染风险[2]。

一是上级湖开闸放水以及上游污水下泄对水源地的影响[3]。在汛期,上级湖通过二级坝行洪可能带来较差水质;上游造纸和化工废水的排放,亦会对下级湖造成污染风险,进而影响水源地水质。

表1 徐庄水源地富营养状况评价表

二是东原港(徐州港沛县丰乐作业区)港口运营期污水排放污染。东原港位于湖西航道右岸,运营期污水包括陆域生活污水、作业带冲洗污水、含矿雨污水、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等,均进行了专门收集处理,初期雨污水亦实施了收集处理改造工程。正常情况下东原港污废水不会对湖西航道造成影响,但在强降雨影响下,东原港雨污排水将对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质造成污染风险。

三是沿岸面源污染。湖西航道沿线有较多农业面源、畜产养殖、码头煤泥、船舶污染以及餐馆、居民居住生产生活等污染源;顺堤河、大屯港河、小屯大沟等河道由于周边农村生活和养殖面源污染等原因,河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存在。在汛期,区域内发生突发性强降雨时,沿岸大量面源污染物随降雨或排涝水体汇入湖西航道,可能会对水源地水质带来一定影响。

四是内源影响。大屯港码头、湖西航道、东原港船只较多,存在船舶流动源污染;二级保护区南部以及东部进水口处存在约0.16km2的围网养殖区,准保护区内存在约5.8km2的围网养殖区,对水源地水质产生一定风险[4]。

4.2 对策建议

(1)加强汛期水利调度管理,减缓汛期泄洪影响

取水水源来自南四湖下级湖,涉及苏鲁两省行政管辖区域,下级湖的水质保护和管理复杂且难度大。在汛期,供水部门应加强与当地水利部门和南四湖管理部门的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有效地反馈信息,共同解决水质问题。供水部门应制定水源地水质应急监测预案,如遇二级坝汛期泄洪,加强水质应急监测,在满足防汛排涝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水情、工情、污情的变化情况,优化二级坝泄洪方案,减轻对水源地的水质影响。当二级坝泄洪造成的湖区有机物、悬浮物等增加时,水厂应增加高锰酸钾、活性炭预处理工艺,使进厂原水水质得到初步改善。

(2)积极应对、处置水质污染事故

当湖西航道或周边码头发生船舶油品泄漏事故或东原港污废水在强降雨时可能对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时,通过加强水质监测,视污染程度及扩散范围适时关闭西进水口,开启东进水口。然后通过二级坝调水,降低污染浓度,同时开启下游韩庄枢纽以及蔺家坝闸,将污染物下泄[4]。

(3)加大区域面源治理,减少污染物入河

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控制、疏浚活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重点对湖西航道支流进行综合治理,尤其是大屯港河、小屯大沟等河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需引起重视。将沿线部分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造纸企业等集中进入工业园区;在鹿口河、沿河等支河建设控制涵闸,防止污染水体通过支河进入湖西航道,减轻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

(4)重视内源污染治理

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湖西航道、大屯港码头、东原港过往船只和停靠船只的管理,要求安装配备船舶污水和垃圾收集储存设施,实施船舶生活污水统一处理,禁止污水直排入河,禁止渔船进入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

一级保护区内的围网养殖、鱼塘等内源已清除,水源地管理部门应建立长效管控机制,定期巡查,防止回潮现象的发生,确保水源地管理长效规范;对于二级保护区存在的零星养殖活动,建议通过南四湖管理部门协调清除并给予一定补偿,在清除前需加强围网养殖的管理,禁止投放饲料、禁止随意向外部排放养殖废水■

猜你喜欢
氟化物水源地保护区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大阪地下水有机氟化物超标110倍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电法在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以河南渑池电厂为例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茶包含氟化物过多会损害骨骼甚至致癌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昆明市城市森林常见树种对大气氟化物的净化作用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