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配置路径

2020-12-23 04:19田振林马忠颖朱海璐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

田振林 马忠颖 朱海璐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其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确定目标、确定对象和方法、分析关键管控事项、制度调配、检查评估的路径合理配置制度,建立完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贯彻落实。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制度配置;育人

[基金项目]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政策研究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ZCKT2019058)

[作者简介]田振林(1964—),男,宁夏青铜峡人,学士,学院院长,主要从事高职管理研究;马忠颖(1975—),男(回族),宁夏吴忠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朱海璐(1987—),女,宁夏吴忠人,学士,助教,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政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0-03[收稿日期] 2020-09-0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工作任务,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地位。制度的建立指导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约束及惩罚违背规定的行为,规范工作程序、岗位职责等,为工作、生活和活动的开展提供遵循的依据,充分表现出对社会活动的管理和指导作用。从制度建设的内涵思考,它能够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出文化软实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制度的设计离不开文化,文化的落实需依靠制度做保障,制度与文化之间相辅相成。因此,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全面落实,就需要合理配置的制度作为保障措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配置基本概述

青年是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接棒人,他们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全面发展,还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因此,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工作,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实现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引擎,要全面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及路径,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学校育人达到新高度。西方学者沃勒指出:“学校中形成特别的文化。这种文化一方面是由不同年龄儿童将成人文化变成简单形态,或儿童游戏团体所保留的旧成人文化而形成,另一方面则是由教师设计,以遇到某些年龄学生的活动所形成的。”[1]由此可见,校园文化形成的来源包括:家庭、社会中成人文化对学生个体文化意识的影响,学生群体继承、吸收成人文化并将其融入校园活动,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对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与实施。因此,校园文化由社会因素和管理因素两方面决定。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群体、社会交往、道德规范、国家法律、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是学校不可控的因素;管理因素包括教师管理、学校管理层管理等,是学校可控因素。所以,学校应在基于加强校园管理的前提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育人,达到预期的实现效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配置现状

通过对八所高校224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可度为76.18%,在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网络文化、育人文化六项文化中排名第二。但对校园交通管理、服务管理、卫生管理、寝室管理、图书馆管理方面的非常满意度分别为:49.42%、45.55%、53.96%、39.67%、58.24%。结果显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对各配套管理满意度较低。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基本制度与配套制度匹配度不高,基本制度建立相对完善,但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相关配套政策的规范和指导。二是制度设计不合理,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建立制度,部分已有制度设计不合理、存在纰漏等,没有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考量。三是制度体系存在结构矛盾,体系内制度之间、各管理部门之间存在不协调、不配套等,造成制度无法有效运行。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必须要整体布局、全局考虑,全面规划、系统设计、协调推进,最终达到制度的最优配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配置路径

制度配置就是根据目标任务,对一个系统中各项制度从实施对象、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合理调配,目的是使得制度之间的配合达到最佳效果,整个制度系统能够发挥最大功能。

(一)确定目标

目标是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在确定制度合理配置时,应确保为正当的追求个体利益的行为提供可行性,促进组织成员个体之间的积极的交互行为,进而无形中形成一种非正式团体或组织,在此类非正式的团体中逐渐培养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团体目标。目标的确定要同时注意上级要求、团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共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領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配置确定目标如下:

(二)确定对象、方式

1.确定对象。对象是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任何事物,它分为具体对象和抽象对象。

2.确定方式。确定方式要兼顾平衡各方发展,从定与变、权与责、总与分、正与负四个方面综合考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配置确定对象、方式如下:确定对象:制度涉及的对象包括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校园活动。确定方式:确定方式需根据对象、目标,兼顾平衡各方发展,从定与变、权与责、总与分、正与负四个方面综合考量。如图2。

由此可知,需建立师德师风制度(内容包含奖惩措施)、学分管理制度(内容包含奖惩措施),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制定宣传规划方案及与之相配合的定期开展的多种活动实施方案。

(三)分析關键管控事项

分析关键管控事项、提取重点完善制度,基于确定重点事项、设计管理范围、重点规范行为,以提高制度体系整体效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配置分析关键管控事项如下:

根据分析关键管控事项及责任分工,发现为促进各相关部门的整体统一性及分工的合理性,应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成员,督促校园文化各项建设和管理的落实工作,协调校园文化的全面发展。

(四)制度调配

对建立的制度进行调配,是为了同一体系内各项制度相互衔接更融洽,以便于决策、执行,达到设定目标的最佳效果。通过衡量制度的沟通效率、管理权限及反馈机制,提升制度整体性。

1.提高沟通效率。提高沟通效率是影响工作完成效率及质量的因素之一。

2.规范管理权限。建立的制度中,如管理权限不明则导致制度失效。

3.建立反馈机制。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要能够使管理者尽快了解决策的弊端,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和服务对象的最新需求,迅速改变方向和预定目标,形成更为有效、正确的决策,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推动工作落实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调配,在之前建立的制度之上,应完善反馈机制。建立定期通过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的支撑文件。

(五)检查评估

制度建立、调配完成后,需进行检查评估,目的是验证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度的科学性从制度耦合的具体判断方面来分析,即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是否耦合、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是否耦合、各制度子系统内部各种制度安排间是否耦合[2]。制度的可操作性从对象的任务达标情况,具体分析措施是否明确、完备、可行,是否易于操作、顺畅、便捷。制度检查评估后,如各项指标均达标则可继续运行;如有指标无法达到,则确定目标起再次分析、配置制度。在反复的验证中,最终建立最佳制度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配置检查评估,在制度建立、调配完成后,从两方面进行检查评估:

第一方面是制度耦合:

1.建立的正式制度有两项,即《师德师风制度》和《学分管理制度》。建立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文件的方向要一致。

2.各制度子系统内部各种制度,要注意约束行为时不应出现相互矛盾的地方,并且制度的效果基本相同。

第二方面是制度的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加强制度保障,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真正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夯实文化积淀与基础。

参考文献

[1]W.Waller.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M].New York:Russeii&Russell,Inc,1967:135.

[2]李志强.制度配置状态:制度耦合、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J]. 理论探讨,2002(4):33-34.

Abstract: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reflect the rich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 system. Lea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with 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schools to realiz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objectives, objects and methods, analysis of ke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atters, system deployment,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it is hoped to realize the reasonable system configura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systems,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to lea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 core socialist values;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system configuration;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