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未来发展之路

2020-12-23 06:59刘一凡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世界文学发展趋向比较文学

刘一凡

内容摘要:随着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发展,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如何采取有效方法与措施,精准把握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变异学问题,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基本内容,分析了世界文学现状及存在缺陷与不足,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融合多元化文化类型,兼具多文化优势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基于变异学视角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展开了探讨,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望对比较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 变异学 发展趋向

当今社会,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系统性与协同性趋势凸显,使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当前形势下,必须宏观审视世界文学现状与存在缺陷,科学对待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向,促进比较文学发展取得更为显著的发展成效。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简述

世界文学是世界各民族文明与文化的集合体,代表着事业各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成果与发展方向,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与一定程度的重要外在表象符號。比较文学自诞生至今,便遭遇到了来自于多个方面的质疑与危及,部分业内专业人士认为比较文学的价值取向相对较低,应作为世界文学的某一单纯发展支流来对待。长期以来,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比较文学的研究与创新发展,在比较文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过程控制、发展效益评价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高质高效地推进比较文学走向深入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引导,在比较文学推进创新发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新时期比较文学的探索研究、变异分析、学科建设等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1]。同时,部分科研机构同样在创新比较文学基础理论方法,优化比较文学发展观念等方面进行过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效果显著,推动比较文学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的影响,比较文学在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泛文化趋势突出,发展道路与趋向趋于多元化,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变异学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世界文学现状及存在缺陷与不足

2.1基础理论体系不完善,理论指导意义缺失

在现代世界文学研究中,基础理论体系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可为世界文学的研究、创新、发展提供根本性依据与保障,确保世界文学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前进。纵观当前实际文学发展与研究实际,普遍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既有基础理论缺乏指导意义与价值等共性问题,依旧沿袭传统保守陈旧的世界文学研究发展理念,僵化固化的世界文学理论体系模式根深蒂固,阻碍着世界文学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发展。由于基础理论体系缺失,无论是从世界角度、文本角度,还是从读者角度,世界文学均面临着方向模糊的发展窘境[2]。

2.2缺少必要的方法论支撑

世界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系统化、完善化、层次化的方法论做支撑,只有参照意义充足的方法论,方可在世界文学的研究范围内取得更大成就。从当前世界文学的发展现状来看,世界文学更像是世界范围内各类优秀文学作品的简单集合,在空间概念、类别区分、边界确定等方面缺乏方法论的支持。从比较文学的发展危及角度而言,人为主观意志的干扰痕迹明显,在学科理论创新、研究范围拓展、研究视角优化等方面的可操作性不足。上述问题的存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阻碍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互动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2.3同质性突出,异质性淡化

世界文学正是在丰富多彩文明的支持下才焕发出无穷魅力的,这是世界文学异质性的重要价值。实践表明,随着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世界文学融合发展程度进一步突出,上述异质性日趋淡化,而同质性问题则逐渐凸显出来,不同文明环境下发展成长起来的世界文学之间的空间界限已经极为模糊。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同质性可彰显世界人类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有助于精准把握文学发展规律,但容易诱发世界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问题,久而久之导致比较文学陷入尴尬的发展瓶颈[3]。

3.基于变异学视角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探讨

3.1融合多元化文化类型,兼具多文化优势

比较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比较文明的基础性支持,只有建立在比较文明基础上研究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向与路径,才具有特定生命力。在比较文明概念下,需要对跨文明、跨国度、跨民族、跨学科问题作出有效处理,提高世界文学的异质性,防止陷入同质性的不良循环。在第三世界文学的快速崛起环境下,比较文学的发展需要摆脱单一化的发展道路,更加深入透彻地融入到多元化的世界文明之中,真正做到“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实现跨文明、跨文化的现实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沟通更趋密切、更趋实时化,文学领域的传播速度与效率也将显著提高,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世界文学交融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实现突破某一狭隘的局限性文明而求得长远发展。

3.2变异学支持比较文学取得突破发展

在世界文学领域内,变异现象极为普遍。由于文本文学在不同世界文明环境下会实现快速而精准的传播与交流,因此会受到其他文明与文化的选择、改变、解读,进而诱发文学变异。以文学作品对“红”的翻译为例,部分情况下会被翻译为外文语境下的“绿”,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外文文明下,“红”代表着流血与危机,与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意义不相吻合,不符合外文条件下读者的阅读习惯与价值趋向。部分理论研究认为变异学是世界文学作品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应以多元化的世界多元化文明眼光看待中西比较文学的研究需求,构建起最具自身文明特色的变异学理论体系,实现比较文学领域中“现象”向“本质”的有效转变[4]。

3.3理论架构、方法体系与研究实践趋于统一化

基礎理论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发展根本,方法体系是比较文学的路径方向,研究实践则代表着比较文学的实践成果,上述三项基本要素在比较文学发展进程中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在价值观念、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理应被整合成为一个统一化的有机整体。比较文学的发展壮大无法在单一化的文学研究学派中诞生,而是需要将理论研究与方法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使最终形成的比较文学基础性理论框架更具层次性与差异性,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学派化理论体系,以异质性和变异性为重要考量准绳,对比较文学的学科研究理论体系进行丰富、充实和完善。

3.4对时代背景的发展与展现更具深度

任何文学作品均需植根于时代背景之下,在评鉴某一经典文学作品时,均要对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做出研判与分析,以更加精准深刻地领会文学作品所要传递的精神意义。在现代全球文化交流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全球文化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均成为全球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因此应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西方二元对立发展思维观念,突破“一味求同”的桎梏与局限,在话语权、真理权、解构权等方面谋求融合与统一。正是由于精准掌握到了比较文学的研究现状和窘境,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应比较文学发展的方法论,中国学派才能够开辟比较文学发展新局面,并取得世界比较文学学界的肯定与赞同[5]。

4.结语

综上所述,受思维观念、发展路径、评价方法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比较文学发展进程中依旧存在诸多方面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阻碍着其整体发展效益的优化提升。因此,有关人员应该从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发展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充分遵循比较文学的基本发展规律,创新发展方式方法,强化比较文学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为促进比较文学实现未来长远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迈向更高层次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欧婧.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与转换的反思[J].文艺争鸣,2019,1(24):159-161.

[2]曹顺庆,王熙靓.文学他国化与“变文格义”:隋唐佛学中的变异思想[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215-216.

[3]李宗阳,王福睿.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乐黛云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2019(08):336-338.

[4]曹顺庆,王苗苗.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0):221-222.

[5]王大雷,韩荣轩,李强,等.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命意志的主题研究——比较《小癞子》与《摩尔·弗兰德斯》的异同[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1):115-116.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猜你喜欢
世界文学发展趋向比较文学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当代文学史中的“世界文学”
浅谈克里斯托弗·普伦德加斯特“共通的世界协商”的文学观
法国和美国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探析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主持人话语
一部文学爱好者、研究者的重要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