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 村村盛开

2020-12-23 04:36
炎黄地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礼堂文化

盐湖区西张耿村

西张耿村,位于运金路八公里路南一侧,历史上是一个以种植小麦、棉花为主的典型的农业村。现全村有3个居民组,896口人,耕地面積1813亩,以经济林、大棚蔬菜为主导产业。

西张耿村农民技术夜校因当年毛泽东同志的批示,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西张耿农民技术夜校的文化广场包含了德孝婚礼举办场所、图节室、议事厅、德孝大讲堂、村史村志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多项功能。

在盐湖区大力开展的“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舜帝德孝文化实践活动热潮中,这里不仅是农民学习技术、交流技术、科技培训的阵地,还是农民学习德孝文化、践行德孝精神、提升道德素质的大课堂。

永济市新街村

新街村位于永济市区东5公里处,南临循环工业园区,运永旅游路擦村而过,全村共有6个居民小组,362户, 1400余人,党员52名,耕地面积1300亩,是一个工业、农业及第三产业竞相发展的优势村。2014年被评为 “山西省宜居美丽乡村”、2017年被评为“运城市2016 -2017年度文明村”。

近年来,新街村以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农耕生活和传统文化为载体,高标准设计六大版块共计110余幅的民俗文化墙,内容涉及党员干部模范墙、讲文明树新风、争创文明村文明户、旧图新说24孝、永济传统美食以及二十四节气乡村生活图等,全面展现了新街村的干部教育、产业特色和文明新风,打造了乡村生活的“城市模式”。

通过推选“好媳妇”、“ 好婆婆”“五好家庭”、“ i大新乡贤”等模范代表,以点带面,不断提高群众思想道德观念。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指导员、老年协会等群团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广场舞、篮球、乒乓球、象棋等丰富文体活动。根据文明户的评选标准和每户的实际情况,在全村共评选出10类288户 文明户,在全村形成了知先进、学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共同努力建造一个民风淳朴、文明和谐的美丽新农村。

万荣县永利村

永利村地处稷王山下,峨眉岭上,全村现有人口452户,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美丽乡村。永利村文化礼堂座落于村委会大院内,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礼堂外围墙上设有文化长廊、厅内设有文化舞台,由文化长廊将各场所串联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乡村文化礼堂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文化传承的村史馆。 通过打造文化长廊展示村情概况、村史钩沉、组织沿革、历年村大事记、村训、族规、家风家训,以及包括庙宇文化、火杆文化、家戏文化、勺文化、社火文化、侃话文化等独具本土特色的九大文化。二是道德教化的大讲堂。建立完善了道德制度、工作流程、宣讲员职责,开展文化礼堂月道德大宣讲活动,在全村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三是移风易俗的大礼堂。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和文化礼堂理事会,根据本村实际完善红白理事章程,倡导村民破旧俗、树新风,引导群众移风易俗,节约办事。四是科技富民的大讲堂。通过开展中药材种植、养殖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和一对一特色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五是乡村治理的新平台。 通过文化墙展现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打造孝文化教育基地,以良好的民风带动村风,推动乡村治理再上新高度。

河津市龙门村

龙门村地处吕梁山下,黄河之滨,晋陕交界的禹门口,全村总面积20平方公里,10个居民小组,3600口人。全村目前已实现“七个所有”(住有所居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十佳小康村”,“全国民主与法制示范村”、“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2001年开始,村里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建起了文化礼堂。一是展示加强党的建设,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党建展览馆;二是反映龙门村发展历程的村史展览馆;三是反映八年抗战时期日寇在龙门村的暴行,爱国军英勇不屈、奋起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支援王震、杨得志司令员率部渡河西进,解放大西北的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四是反映龙门村教育、民居变化和1996年西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民居、教育、泥石流灾难纪念馆;五是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巨大变化的中国名村展览馆;六是反映黄河风情和当地民俗、民情的民俗展览馆;七是以鲜活案例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遵纪守法的警示教育馆;八是藏书6万余册,供村民查阅和阅读的龙门读书馆。文化礼堂的建立,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大群众通过这些平台,直观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受到教育。

新绛县光村

光村系“光村遗址”延续而来,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现村落形成于北齐年间,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和“全国十大乡土文化活化传承村”。

村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福胜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光村遗址),县级文化保护单位33处,登记造册古民居27处,闻名中外的绛州澄泥砚即产于该村。

光村文化礼堂充分体现本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突出庄重自然、大方美观的建设理念,很好地融入了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做到了古色古香、内涵丰富。

闻喜县沟渠头村

沟渠头村位于闻喜县薛店镇南岭,全村有1600人,430户,8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4000余亩。近年来,沟渠头村全面强化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乡风文明行动,掀起了“文化热”、兴起了 “节俭风”、办起了“老年灶”、建起了“娱乐园”,先后荣获了“全省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示范村”和“运城市文明村”等称号。

红白大事集中办理、日间照料中心健康运转、道德讲堂深人开展、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农家书屋有效利用、善行义举随处可见、村史馆承载了乡愁,留住了记忆,文明乡风得到进一步弘扬, 群众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

绛县柳泉村

柳泉村历史悠久,全村726户,2974口人,6个居民组。近年来,柳泉村建成了文化大礼堂、党员活动室、廉政教育室、图书阅览室、文體活动室、道德讲堂等。每年春节组织村民以居民组为单位进行社火、广场舞表演,相继评选“好媳妇”“好婆婆” 20余人,双文明户30户,给予表彰鼓励,进一步弘扬真、 善、美,传播正能量,探索出文化引领发展的新路子。

垣曲县集镇北街

集镇北街位于垣曲县古城镇,地处黄河小浪底库畔,辖26个行政村,32个基层党支部,126个居民组、6366户、2.7万余口人。

近年来,为着力丰富和充实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修建了乡村文化礼堂,主要包括文化礼堂、移民文化馆、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篮球场、会议室等活动场所,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

夏县闫赵村

闫赵村,位于侯平高速夏县出口处,是夏县水头工业园区所在地,背靠鸣条岗,面向涑水河,丘陵地带,风景秀美。

近年来,该村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契机,以“两提三化”五大民生工程(农村党建提质、集体经济提升、村庄街道美化、环境卫生净化、厂场设施乐化)为主线,硬化了街巷道,绿化了大小街道和文体活动中心,改造了路灯和低压线网,建设了日间照料中心大楼和村百亩红薯农场,进行了街道文化命名并设立网格化服务群众联系人,组建了户户群众参加的270余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群,评选了30余名“十好五美”模范人物和7名“新乡贤人物”,成功举办了中华发酵面食大赛,开展了“相约闫赵村门·品尝红薯宴”为主题的水头镇红薯采摘文化节,是山西省的一村一品示范村、运城市的“书香之村”、夏县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和“2017年度美丽宜居小康示范村”。

平陆县张郭村

平陆县张店镇张郭村位于张店镇西南角,先后获得“山西省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平陆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村”、“平陆县文明村”等光荣称号。在今年开展的乡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张郭村立足实际,按照内容为先、资源整合、分类推进的原则,整合现有各类文化设施,重点规划四大场所,突出打造九大功能。礼堂设有村史村志馆、“一约五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乡贤理事会、禁赌禁毒会、村民议事会)、农家书屋、日间照料中心、文化礼仪墙、理论讲习所、德孝大讲堂、文化活动室、红白喜事集中举办场所等功能室。

近年来,平陆县充分认识“文化平陆”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努力实现乡村文化礼堂布点均衡、区域推进、整县提升目标。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及各功能室陆续全面开放,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放学后、晚饭后等业余时间,村民们纷纷前来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通过“一带一”、“点带面”的文化结亲模式,传承传统的技艺,种植文艺的种子,提高村民文艺素质,文化礼堂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同时,依托文化礼仪墙、道德讲堂等,传播文明新风尚,使文化礼堂成为村里推动移风易俗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阵地。

芮城县水峪村

水峪村位于芮城县学张乡正北10公里中条山主峰下,山中有谷,清泉长流,因水成峪,故名水峪。

该村主导产业以苹果、粮食为主,另有丰富的大理石、白云石资源,近年来该村红富士苹果连年出口加拿大,白石子远销全国各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水峪村是芮城县学大寨的一线指挥部,成为培养干部的摇篮,党性锻炼的基地。在战天斗地中,形成了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水峪精神。水峪村文化建设围绕“山水学张·芮城大寨”重点打造,由村头“水峪精神”、习语亭、文化墙、文化礼堂标识、村史馆、文化礼堂、“约五会”活动场所、善行小广场及文化活动室等组成。

文化礼堂以保存较为完整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村大队部及会堂为主体,原汁原味保留其古朴风格,将近年来新建的文化墙、村史馆、广场等囊括其中,融合新时代元素,完善相关基础设方施和活动阵地,建设独具水峪特色的文化礼堂。

临猗县黄斗景村

猗氏镇黄斗景村地处县城东北部,是一个以酥梨种植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乡村产业发展有特色,乡村文化礼堂建设有亮点。在乡村文化礼堂建设中,该村紧紧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目标定位,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紧扣“人文关怀”主题,突出文旅融合、礼仪教化,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得到有效提升,先后建成了村史馆、文化活动室、多功能礼堂、民俗家风馆和文化墙等。观摩团先后来到村民俗家风馆、村史馆、文化活动室、村广场文化墙、多功能礼堂等地进行查看,对该村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村史馆通过“黄斗景乡愁记忆储蓄所”方式,以文字展板、实物展陈、多媒体展示三种形式,再现了传统农耕文明,多媒体老电影、九大礼仪流程图等,令观摩人员频频驻足。

在全县乡村文化建设工作中,临猗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要求,把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从建设乡村精神文化地标——文化礼堂入手,为农民打造精神家园,让其在“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这些文化礼堂传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逐步改变着乡村的“颜值”,丰盈着村民的生活和心灵,培育了一批乡贤能人、文化达人和农民文艺团队,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让农民在家门口“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稷山县姚村

姚村位于稷山县稷峰镇西郊,交通便利。近年来,姚村按照全市建设文化礼堂的标准要求,立足打造集精神家园、文化乐园、休闲公园为一体的文化阵地,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初步建成了功能齐全、特色明显的文化家园。该村的文化礼堂建设主要包括:文化礼堂文化墙、巷道文化墙、观光路文化墙、道德讲堂、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千年板枣展厅等。

在打造精神家园上,该村大力弘扬新乡贤文化、崇德尚善文化、千年板枣文化;围绕打造文化乐园,该村建设了村文化墙,开展了“我有拿手戏”群众文艺大展演活动和开蒙礼、成人礼、新兵壮行礼、新婚礼等礼仪活动;围绕打造休闲公园,该村组建了文艺队伍,编写了村歌,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

猜你喜欢
礼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浅谈农村文化礼堂的地气、人气、正气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一声雷响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Dr.Martin Luther King Day马丁·路德·金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