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中的冬食记

2020-12-23 04:38文和
读者欣赏 2020年12期
关键词:鹿肉好汉梁山

文和

《红楼梦》中的冬日美食

《红楼梦》中有关饮食生活的内容林林总总、至繁至细,见于22个章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宝典。其中记载的180多种珍馐美馔,不仅包括众多的贵族日常饮食,还有一些典雅别致的特色小吃。而其中的冬日美食,为这凄婉的悲剧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写贾府过年时,提到其下一处田庄的负责人来交租,租子里包括大量食材,如大鹿、獐子、狍子、野羊、鲟鳇鱼、熊掌、鹿筋、海参、鹿舌、干虾等几十种。从这份长长的名单来看,贾府的冬季食谱一定异常丰富。其中一道“野鸡瓜齑”相当有趣,出现于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一时众姊妹来齐,宝玉只嚷饿了,连连催饭。好容易等摆上来……众人答应了,宝玉却等不得,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齑忙忙的咽完了。”从前后文来看,这“野鸡瓜齑”当是一种利口下饭之物。

“齑”在先秦时期指腌制的细切韭菜,后来泛指切碎的食材,不限于蔬菜,还有肉食。“野鸡瓜齑”类似炒鸡丁一类的下饭菜。清代《调鼎集》中就记载了这道侯门公府家常菜的做法:“野鸡爪,去皮骨切丁,配酱瓜、冬笋、瓜仁生姜各丁、菜油、甜酱或加大椒炒。”后世有人认为这就是宫保鸡丁的雏形,想来确有几分相似。

第四十九回另有一道冬日美食“烤鹿肉”。冬日里,白雪红梅相映成趣,史湘云与贾宝玉等人在芦雪庵里一边吟诗赏梅,一边不忘大啖鹿肉,方有了《玻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这妙趣横生的一章。

烤鹿肉鲜嫩味美,香气四溢,食而不腻,引人食欲。袁枚所著《随园食单》中,关于鹿肉的记载就有三则,其中有这样的评价:“鹿肉不可轻得,得而制之,其嫩鲜在獐肉之上。烧食可,煨食亦可。”足见鹿肉之珍贵。

“如意糕”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男东女西归座,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这是贾府除夕合欢宴的场景。这一道如意糕,外形像玉如意,寄予“吉祥如意”的美意,可为来年讨个好彩头。

“糟鹅掌鸭信”则出现于第八回:“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了这半日雪珠儿了。……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巧茶果来留他们吃茶。宝玉因夸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好鵝掌鸭信。薛姨妈听了,忙也把自己糟的取了些来与他尝。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

糟制菜肴为江南食俗,由来已久。五代时,僧人谦光说“愿鹅生四掌”,言其极嗜鹅掌。曹雪芹之祖父曹寅亦爱吃此物。明宋诩所撰《宋氏养生部》中说:“鹅全体剖四轩,糟封之,能留久,宜冬月。”宝玉吃糟鹅掌之时,外面已下了半日雪珠儿了,说明此食正当其时。鸭信,即鸭舌,其味道鲜美清爽,极有嚼劲,是下酒的极品小菜。今扬州、苏州一带鸭舌名菜仍很多,如琵琶鸭舌、瓢儿鸭舌、糟鸭舌等。

舌尖上的《水浒传》

与《红楼梦》相比,《水浒传》关于饮食的描写颇显粗粝,这与其所写乃江湖之事有关。水浒里的好汉讲究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对食品的精细程度要求不高。“大块牛肉”是肉食的主打,羊肉、马肉、獐子肉、鲜鱼、嫩鸡、烧鹅等也是寒冬时节好汉们下酒的选择。

第十回中,寒冬时节被发配到草料场的林冲到街市买牛肉御寒充饥,先吃了一盘,又打包了两块,不承想就在这吃牛肉的工夫,躲过了前来谋害他的陆虞候一行。第十一回写林冲和杨志在漫天飞雪中一番厮杀,不分胜负,时任梁山之主王伦想拉杨志入伙,便弄了一顿羊肉大餐,杨志吃是吃了,却没同意上山。第九十回中,宋江带着梁山好汉征辽归来,驻扎在京城开封外,石秀与戴宗闲来无事到一家酒肆吃饭,二人点了一盘牛肉、一盘羊肉、一盘嫩鸡。时值冬天,想必这不仅是梁山好汉冬日常食之物,也是京城开封流行的美味。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礼记·内则》认为冬季当主食“鲜羽”—新鲜的鱼和鸭、鹅等禽类。梁山之主宋江就酷爱吃鱼,好汉中也多有职业渔夫,如阮氏三兄弟“日常只以打鱼为生”,加上水泊梁山水产资源丰富,好汉们的冬季食谱中自然也少不了鱼。如第三十八回,李逵、宋江、戴宗、张顺等人相会,李逵把别人不爱吃的腌过的鱼连肉带骨吃了,汤都喝完了还不够。张顺又送来几条新鲜的金色鲤鱼,“宋江因见鱼鲜,贪爱爽口,多吃了些,至夜四更,肚里绞肠刮肚价疼;天明时,一连泻了二十来遭,昏晕倒了,睡在房中”。

值得一提的是,《水浒传》中的宋徽宗,曾在梁山好汉剿灭淮西王庆凯旋回朝时,摆下御宴,肉食有麒脯鸾肝、龙肝凤髓、驼蹄熊掌、塞北黄羊、江南赤鲤等,饮品有琼浆玉液、御酒、马乳、细烹之茶等。其时节当是秋末冬初,这些美食当属《水浒传》中宫廷冬季饮食的范畴,其奢华精细与梁山好汉的“大块牛肉”对比鲜明。

《儒林外史》也是美食佳作

张爱玲曾说:“相府老太太看《儒林外史》,就是看个吃。”《儒林外史》对饮食的描写颇为细致生动,从珍馐肴馔到平民美食,从茶酒文化到饮食习俗,其中出现的食物种类超过千百种,可以说章章离不开吃。

其中的冬季饮食自然也是极多的,主食有实心馒头、杠子火烧、牛肉面、饺子、豆腐饭等,肉食有腌鱼、腊肉、板鸭、醉白鱼、盐水虾等,素菜有苦瓜、大头菜、笋干、芦蒿等,小吃有柿饼、云片糕、橘饼等。这些饮食都是明清时期餐桌上的常见之物,制作加工不难,极具烟火气。

第二回先写:“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杠子火烧。”馒头最开始是有馅儿的,后来渐渐由包馅儿的演变为实心,北方人称无馅儿的为馒头,有馅儿的为包子。杠子火烧是一种烧饼,尺寸比巴掌稍大,外面有一层金黄色的脆皮。

薛家集的申祥甫老汉在观音庵里怯怯地邀其亲家夏总甲道:“新年初三,我备了个豆腐饭邀请亲家,想是有事不得来了?”过年吃豆腐饭是北方某些地方的一种习俗,年夜饭中一定要有一盘豆腐,取其谐音“都福”,就是“都有福气”的意思。

《儒林外史》中的有些菜品在明清时期的其他文献中也有出现,如醉白鱼。清代美食家袁枚所著《随园食单》这样记载:“白鱼肉最细。用糟鲥鱼同蒸之,最佳。或冬日微腌,加酒酿糟二日,亦佳。余在江中得网起活者,用酒蒸食,美不可言。糟之最佳,不可太久,久则肉木矣。”又如板鸭,见于清末民初的《金陵琐志》中:“……皆不及盐水鸭之为无上品也,淡而旨,肥而不浓。至冬则腌渍,日久呼为板鸭。远方人喜购之,以为馈献。”

晚清李伯元在《官场现形记》中提到了西餐的传入。第七回记载,大约是十二月某一天,山东巡抚宴请外国人时,对方的翻译开出了一张菜单,有清牛汤、炙鲥鱼、丁湾羊肉、汉巴德、牛排等,外加许多洋酒。此时西餐还局限于达官贵人的小圈子内。

清末谴责小说《老残游记》在第四回提到,山东巡抚派人为主人公老残送来一桌酒菜,时间是秋末冬初。这桌酒菜很有意思:“那后边的两个人抬着一个三展的长方抬盒,揭了盖子,头展是碟子小碗,第二展是燕窝鱼翅等类大碗,第三展是一个烧小猪、一只鸭子,还有两碟点心。”后世有研究认为,这可能是清末顶级宴席—燕菜席的精简版。送菜的厨子竟然还说“不中吃,请铁老爷格外包涵些”,其奢靡可见一斑。

古典名著中描绘美食的段落,不只是为了表现食物的色、香、味,亦蕴含着独特的情感元素和文化内涵。若干年之后余味犹存,隔了久远的时空,也有香气透纸而来,于静谧美好的冬日,散发阵阵暖意。

猜你喜欢
鹿肉好汉梁山
大梁山
好汉一个半
埋肉证廉
像好汉一样
空中看梁山
鹿肉曾是古人餐桌上的常客
裴宽埋鹿肉
裴宽埋鹿肉
50年后仍是一条“好汉”!
《水浒传》所反映的酒俗及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