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中的意义

2020-12-23 05:45周勇
新一代 2020年14期

周勇

摘 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进入校园,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落实核心素养;丰富教学资源,打造校本特色;满足不同需求,奠定终身体育基础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身心并育;丰富教学资源;满足不同需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大团结的重要途径。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堂,可以增加学校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对践行“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落实核心素养及建设体育特色学校,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身心并育,提高素养

我国广袤的大地,悠久的历史,智慧的各民族群众,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数的体育项目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保家卫国等息息相关。比如广西壮族抛绣球的习俗,最初起源于狩猎活动,后来演变为青铜铸制的名为“飞砣”的古代兵器;三人板鞋,传说为广西瓦氏夫人在海边沙滩上训练士兵的一种方法,因其趣味性强,后来成为一种娱乐体育活动。无论作为劳动、战斗方式还是娱乐体育活动,这些项目对人的体力、耐力,动作的技巧性和思维的敏捷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改善和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都有积极的意义。另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身,能够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在体育锻炼的同时,愉悦身心,减轻学习压力。每一项民族体育的背后,都带有各自民族劳动、生活的影子,都体现各自地理、生俗的特征,都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风格。中学体育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透过体育现象了解各民族历史、信仰、风俗、心理、情趣等文化现象,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满足不同需求,奠定终身基础

2018午10月第十四届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民族传统体育再次受到社会的较大关注。民族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改善身心及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民族体育的丰富性,也为学生对体育的多样需求提供了条件。

目前,在广西全区生活的12个民族中,散落着板鞋、摔跤、荡秋千、打花笼、踢毽球、抢花炮、打陀螺、赛龙舟、毽球、、板鞋、打陀螺、跳竹竿、珍珠球、高脚竞速、抛绣球、大象拔河、爬坡杆、武术、射弩以及舞龙、舞狮等至少有217个民间少数传统体育项目。有些项目为有些民族独有,如毛南族的同填、同顶和同拼,壮族的抛绣球等;有些为多个少数民族均不同程度地开展,比如抢花炮、射弩、毽球、打陀螺、走板鞋、高脚竞速以及大象拔河等。广西各民族之间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民族兄弟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团结、相互影响,融为一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了各民族沟通交流、相互融合的橋梁和纽带。这些民族体育项目形式多样、易于开展、趣味性强,体现着各民族劳动人民身体特征、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劳作习惯等民族特性。把之引入学校课堂,具有投入少,安全可靠性高,群众基础好,师资力量易于满足、学生接受性高、开展面广等优点。通过对广西各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调研发现,抛绣球、板鞋竞速、毽球、大象拔河、竹竿舞等常见的民族体育项目目前已进入广西94%的中、小学校校园[1],虽然各地各校开课时数、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对民族体育项目的了解。民族体育进入学校,为体质不均、需要不同、爱好各异、各有所长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促进了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发展。

三、丰富教学资源,打造校本特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促进了民族间的人员交通、情感交流,增进了民族间情感,推动了社会和谐发展。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校园,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突显民族地区学校办学特色。尤其是“老(革命老区)、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边境地区)、山(山区)、穷(贫困地区)”地区。这些地区大多经济发展滞后,学校的师资、硬件资源难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而恰恰在这些地方,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体育资源。例如地处祖国南疆的西南端的广西,世居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因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共有217个之多。这些项目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对场地要求不高,技术难度不大,趣味性强,娱乐性明显,器材多能就地取材,制作工艺能因地就简等,深得当地群众喜爱。把这些体育项目引入学校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师来自本地,学生源于周边的优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丰富学校体育和民族教育的课程资源。同时也能在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风格。

参考文献:

[1]黄宣吉,李志鹏.民族传统体育在广西中小学的开展现状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