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研究

2020-12-23 04:36周阳何林武冯士彬晁增华
写真地理 2020年40期
关键词:水工勘测危险性

周阳 何林武 冯士彬 晁增华

摘 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政经、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有能力去建造更大、更多的建筑物以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但是随着工程的扩大,人们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给所处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若是能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发现并制定危险系数的报告,人们就能有效地作出预防和避免,减少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运而生,通过对灾害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做出评估,来使建筑工程等行业免受地质灾害的影响,确保更好地建筑与发展,为施工安全作出了保障。

关键词: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003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工程被建设出来,而为保证建筑项目质量和人身财产安全,必须在前期进行水工环地質灾害的危险性评估,以为工程施工收集本地区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环境资料,从而避免后期施工受到影响,并提前设置预防措施。

1 水工环地质灾害性的表现及特征

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而影响地质灾害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随着我国工业化产业的增加,在社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塌陷灾害总是会随着地震灾害而到来,与此同时,因为全球变暖、降雨减少的原因,人们为了使生活环境的湿度与人体更加适应,使用人工降雨等措施,由于长期的人工降雨导致土质疏松,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泥石流的产生和破坏力度。植被过度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也成为山体滑坡的重要影响因素,地质离开植被的保护,很容易受到雨水冲刷的影响,而过度开采也是人类为了满足经济需求所采取的破坏生态结构的人为行动。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生态的破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长期毫无节制的人类活动中,地球疲态尽显也是人之常情。地质灾害的频发是生态做出的最后抵抗,在深受地质灾害影响的今天,人们除了预防,更多的应是反思地质灾害的发生,到底是不是人类自己一手促成的。

2 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现状性问题

2.1 灾害危险评估能力弱

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评估尚存在勘探技术落后、勘探设备有限以及勘探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评估需要兼顾水文、工程地质以及环境地质中的各项因素,我国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工程项目在勘探技术普及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存在不足,使评估准确性及指导意义大大降低。不仅如此,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以及评估数据的不准确、相应设备在数量、种类及型号上的落后现状等情况共同制约着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能力较弱。

2.2 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

地形地貌是一个地区所特有的外在环境表现形式,其对于水工环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评估中,需注重这一要素的有效分析,以此来降低水工环境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部分项目的建设环境尤为复杂,对此,应合理编制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为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工环境地质灾害评估提供有效指导。此外,应注重特殊地形的有效分析,譬如在水工环境地质灾害评估中,存在部分斜坡地形,针对此类地形,必须系统全面的进行地貌分析,然后结合地形地貌的具体信息,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确保施工技术的针对性、科学性。最后,还应合理的设置工程勘测点位,并进行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实现工程技术、进度与质量的全面协调。

2.3 对于评估工作的监督有待完善

对于我国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而言,缺少监管部门的监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此工作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工作时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监督机制尚不够完善,也未形成统一标准,加之审查编制资料不够严格、监管不全面,极大妨碍了地质灾害防治和评估工作的顺利落实。没有良好的监督机制,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论及建议将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3 高效开展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

3.1 强调施工现场勘查

对于水工环的地形地貌进行勘察,并详细地分析了解此区域内的地质情况,以此为基础,确定出科学化施工方案。同时,研究可能存在的危险问题,找出预防地质灾害问题的措施,把水工环的建设具体要求当成基本标准,运用高度科学化的设备以及技术进行后续工作,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施工质量。以合适的方式,强调评估过程中可能需要材料的管理,以为每项工作做好准备,促使施工可顺利进行,提升施工建设成效。勘察的时候一定要有全局意识,针对隐藏的全部灾害进行全面预测,并制定出相对应的控制方案,以保证施工以及管理可以顺利推进,从而不断提升施工质量。

3.2 严格把控策划方案的周密性

地形地貌也是影响水工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地形地貌各不相同。如果是因为勘测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的问题,相关地形地貌专业知识不广泛,实际勘探过程中也会造成各种问题,最终影响实际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工环地质环境勘测方面的问题,需建立健全地质环境勘测机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水工环地质环境全面勘测,制定周密预防方案,如果发生工程事故,有效预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确保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技术人员在地址勘察中,基于现有施工技术与设备进行预算,所制定策划方案的内容不要局限于施工现场,还要设计现场周围的环境,进一步完善施工政策,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3 优化水文环境的勘察

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中,一定要科学地归类评估参考的依据,可以从地下岩溶发展情况为标准进行划

分,而以此为标准,通常情况下,可以分成三种程度的灾害。另外,分析灾害形成原因的时候,也需要有科学标准,将灾害依照等级进行划分,才能准确地采取预防措施。但是我国水文环境勘测中所用的勘察技术和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一定要不断地学习和吸引先进技术,不断优化勘察技术,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勘测到更真实的数据。使用勘测技术以及设备的时候,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并在思想上重视勘测,这样才能科学地勘察水文环境,加快勘测速度,提高勘察效率。

3.4 地质环境勘察

地质环境勘察评估工作与水文环境勘察一样,都是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关注的重点内容,地质环境勘察工作有助于评估人员对项目工程相关区域的地质状况的全面把握与详细了解,再深入分析探讨地质条件,切实把握岩石特点与地质结构状况,为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项目建设对基础结构的要求非常高,涉及的内容与范围也比较广泛,如深基坑施工处理技术和施工方案等,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地地质环境状况,了解地质环境是否存在建设可行性,具体方案实施中要体现出那些已经细化的隐患。同时,还要明确现场地质环境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为技术施工提供技术指导,规范施工流程,避免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其它问题的产生,最终影响整体地质结构的稳定性。

3.5 积极与专业机构合作

为提高评估工作的精准性,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可以尝试与更加专业的机构合作。实践评估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身实力,分析需要评估区域的勘测难易程度,然后在众多专业机构中找到适合此次评估工作的机构,以保证评估高质量完成。专业检测单位的专业性更强,勘测结果更加准确,可以为评估提供精准的数据,以保障评估的科学型。专业机构拥有更专业的设备和仪器,可以从整体上分析区域的水工环境,给出精准的数据。

结束语: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因此,在人类活动中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式降低灾害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影响方面,首先应该认清地质灾害的危险系数有多高,然后在清楚如何防御的情况下降低损失,保证人类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基本设施的科学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慧明.水工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00(001):P.205-205.

[2] 李涛.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现状、问题及其完善方法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4):176+178.

[3] 董杰.关于水工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研究[J].西部资源,2019,(4):132-133.

猜你喜欢
水工勘测危险性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危险性感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天下水工看淮安
勘测设计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从“水工构筑物”到“水工建筑” 水利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