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策略研究

2020-12-23 04:36谢明书
写真地理 2020年40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林业

谢明书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林业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对林业栽培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实现林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推动林業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林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029

1 引言

林业栽培技术是林业生产过程的重要基础,是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科学的栽培过程能够有效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而病虫害防治作为林业生产的重要工作内容,直接关系到苗木的健康生长和整体的经济效益,是提升林业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林业生产中,要对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形成有效的重视。

2 林业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当前大多数栽培过程用到了机械化工具,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的投入,提升了栽培效率。但是由于大规模种植的普遍推广,在提升种植效率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对苗木的成活率造成影响,机械化的栽培工作不能结合苗木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细节的科学把控,不能形成较好的栽培效果,影响苗木的生长,同时机械化的栽培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对苗木本身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形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栽培机械的智能程度不断提升,能够有效解决机械化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林业种植效率的提升。[1]

四川地区林业生产环境相对复杂,而气候等自然因素方面的影响,增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同时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多,外来病虫害的入侵对当地的作物造成严重的威胁,对防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在实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缺乏相关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对地区内的防治工作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不能对相关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缺乏相关信息和技术的共享,严重影响防治效果。同时防治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林业管理部门不能结合实际的病虫害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部署,不能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使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的抑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2]

3 林业栽培的具体技术要求

3.1 栽培环境的科学优化

在进行苗木的种植时,要充分结合实际的种植地理环境,对当地的气候情况、土壤情况、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苗木种类进行科学的选择,结合苗木生长特点,进行种植作业的科学规划和实施,对栽培技术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同时要对苗木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生长所需的日照、生长空间、水源、土壤肥力、人文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掌握,准确选定种植位置,并对种植环境进行科学的优化,提升苗木成长速度。同时要对区域内的林业生产活动进行科学的统筹,对树种进行科学规划、丰富、优化,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持当地生态体系的稳定,防止因树种过于单一对生态平衡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要做好相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3]

3.2 对栽培过程的要求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对土壤成分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判断土壤环境适宜的树种,能够为树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种植规划工作环节,要对土壤样本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分析,为林业生产活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而在树坑的挖掘作业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树种要求,进行挖掘尺寸的科学设定,为根系的成长提供充足的空间,并对土壤进行相应的疏松,为苗木成长提供有效的基础。

3.3 水量控制

苗木水分的保持是保证成活率的关键,因此在林业栽培作业中,要对栽培时间进行科学的制定,防止苗木水分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而春季作为林业栽培作用的主要季节,土壤的水分含量相对较低,苗木的根系不容易腐烂变质,有利于苗木的长时间存放,在种植后能够使根系得到更好的生长,有效提升成活率。同时在浇水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苗木实际需求进行水量的精确控制,对苗木种类和土壤水分含量进行综合考虑,保证水分的适量供应,使根系能够得到较好的成长空间,实现成活率的提升。

3.4 施肥管理

土壤养分是影响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在栽培过程中,施肥是提升土壤养分的关键手段,能够为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在施肥过程中,要结合土壤实际养分情况和生长需求,对肥料种类进行准确的选择,对施肥量进行科学的控制,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同时在肥料的选取过程中,要加强对绿色肥料的使用,防止肥料使用对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种植环境生态环境的稳定,实现林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做到因树、因土、适时、适量施肥。

4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管理措施

4.1 完善病虫害监测机制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属于林业栽培后期管理工作之重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较为隐蔽,对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防治工作的开展中,要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结合当地的实际病虫害情况,对树木生长状态进行全面的监控,充分发挥地区森林管护人员力量,实现对病虫害的及时发现,并进行及时的处理,本着早发现早治理的原则,防治病虫害的大范围扩散。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预案。

4.2 加强管理力度

林业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管理力度,对防治工作进行科学的规范,制定完善的防治工作体系,保证相关防治措施能够得到高效落实,提升防治效果。同时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提升防治工作水平。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及时发现外来物种的入侵,形成区域内整体防治效果的提升。

4.3 利用科技手段治虫害

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手段治理虫害。森林病虫害防治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依法防治、科学防控、促进健康”的方针,实施“防、治、管”综合治理方式,实现森林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

5 结语

林业管理部门要充分结合林业生产的实际环境,对栽培技术进行科学的完善,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提升林业生产效率,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实现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宝勇.林业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5):198-198.

[2] 赵旭红.林业种植的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中国绿色画报,2018(9):271-271.

[3] 王鑫.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5):199-199.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