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12-23 04:36梁存宝
写真地理 2020年40期
关键词:质量检测水利工程

梁存宝

摘 要: 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由于国内科技水平的提升,社会各界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技艺水平与质量整体上来说有了更高的标准和期待。在这样的一种市场需求下,为了确保水电建设项目在实际的建设中,能够更高效地实现项目高质量呈现,监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去共同建设一个较为标准化的水利水电工程现场试验室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加强在该方面的管理工作,确保其能够被安全的投入使用,并尽快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此类工程能够提升质量水平。

关键词: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獻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075

引言:近年来,在各项生产生活任务的开展中,人们对水利工程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作业,保持水利工程各方面效益的实现,工程企业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克服各种对工程质量不利的因素,比如地质地形、水文土壤等,保持工程建设质量与设计质量标准的一致性。在当前水利事业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质量检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检测的高精度要求,而无损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相比,具有高效、快速、精准的优势,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1 建设现场试验室的目的

其本质上是为水利水电类项目在进行实际的施工生产时展开相应的服务,并且对施工时质量控制所进行的全过程检验来负责。具体来说,该部门主要负责混凝土原材料的常规检验工作,同时,对钢筋以及钢绞线等材料还要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在实际项目中,他们也会参与实际建设场地在前期所进行的施工调查取样工作以及相应的质量事故调查分析,并且协助工程选定材料。在工程结束之后,他们会为竣工验收这一环节提供较为完整的试验原始资料以及相应的报告材料。除此之外,年度试验计划的编制,以及对试验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办理都是该部门的工作内容。可以说,现场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际管理水平将对实际项目的质量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

2 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实践应用

2.1 水利工程混凝土抗压性检测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工程质量控制中,混凝土性能将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结构的性能。比如,混凝土的抗压性将是决定水利工程结构稳定性、耐久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中,混凝土抗压性的检测极为重要。现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混凝土抗压性检测方面常常包含了多种检测技术,钻芯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回弹法、射钉法、拔出法是最为常用的检测技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不同的检测方式存在检测侧重点、优缺点的区别,有关人员需结合检测要求,选择最佳的检测技术。比如,射钉法与拔出法一般很少用到;而钻芯法属于一种半破损的检测方式,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借助压力机来进行钻芯取样、试压处理,检测的精度很高,且结果更为直观,但是对混凝土局部结构的完整性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回弹法的应用能够直接获得混凝土表面的回弹值指标,随后依据测强曲线进行抗压强度的计算,属于一种间接的检测,并不能直接获得抗压强度指标,检测程序简单、操作便捷,不会破坏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但是检测精度相对较低。与这些技术相比,无损检测技术在保持原有混凝土结构、受力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了工程质量的可靠检测。

2.2 混凝土密实性检测

水利工程混凝土结构中,对混凝土密实性的控制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为混凝土的密实性将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总体承重能力,如果混凝土的密实性较好,结构的承重能力也相对较高,越能够保障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否则,一旦混凝土结构质量不达标,将会使水利工程面临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难以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效益。因此,混凝土密实性检测极为重要。在检测过程中,主要包含了热图无损检测、电磁波检测、弹性波检测等方式。热图无损检测是多种理论的综合,属于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技术灵敏性,应用这种检测技术能够准确获得混凝土内部的相关结果,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任何的破坏。而电磁波检测技术下,能够对混凝土内部构造加以检测,通过电磁波的反射、变速等情况,能够准确反映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弹性波检测技术下,技术原理主要是声波在传输的过程中经过混凝土缺陷部位时,会出现声波的异常变化,如当混凝土存在空洞、裂纹等缺陷时声波会表现出强度、速度的异常变化。

2.3 数据存储与处理

本就庞大并且还在不断激增的数据量,对存储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单台计算机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而适用于大数据的相关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拓展的存储系统。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有时会用上万台平价电脑存储数据以降低成本,但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一般会在不同节点存储多份数据副本。为了避免采集来的数据发生缺失、错误等情况,可以采用数据同步的方式将其录入数据库。针对文本格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格式的整理,按照规范格式录入数据库;针对纸质文档的数据,通过数据信息化或文件扫描的形式,归档进入数据库。经过规范的数据整理和数据“清洗”、数据抽取、数据转换等一系列步骤后,整理出规范、一致的数据信息。

结语:以质量检测为起点探索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路线,对于解决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建质量管理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质量监督部门可以随时对检测机构提交的检测结果进行查看,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了如指掌,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2)规范各检测单位的行为。通过对检测机构进行企业资质、人员资质、检测设备方面的审核,以及按照规范文件指定一套检测活动的范本,由此可淘汰一部分不具备相关资格的企业,净化行业环境,提高检测行业进入门槛。(3)使工程质量的评定更科学、更准确。通过应用检测管理系统,能使工程质量的判定过程更及时、更准确,检测结果可作为评判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4)提高工程检测管理及统计分析的技术水平。系统将庞大的工程检测数据进行统一的电子化管理,检测信息可进行自动比对、统计和分析,为相关机构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江祖昌,周秋露.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9):130-131.

[2] 曾建锋.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9(9):31-32.

猜你喜欢
质量检测水利工程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古代水利工程寻访小记
浅谈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
公路工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研究
水利工程应用BIM技术的思考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