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仪式观看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中的“仪式”构建

2020-12-23 04:47侯艺松
声屏世界 2020年16期

侯艺松

摘要:文章从传播仪式观的视角解读美食纪录片的文化符号意义,从仪式观在传播中的作用来分析《早餐中国》中的场景、人物、声音的仪式表征,试图在浅析《早餐中国》的基础上拓展美食纪录片传播的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传播仪式观 美食纪录片 互动仪式

近年来,我国美食纪录片因其独特的视听艺术和故事化特征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2019年4月,《早餐中国》播出后,在网上掀起新一轮热潮,成为影响广泛的社会生活话题,获得主流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一致肯定和齐声点赞。无论从市场表现还是观众口碑上,《早餐中国》都成为继《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美食纪录片之后又一档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现象级纪录片。可以说,每集仅有5分钟的《早餐中国》以短视频的形式打开了观众对美食纪录片的另一种想象空间。

仪式观在美食纪录片的应用

传播的仪式观是由美国传播学教育家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他认为传播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息的表征,强调文化共享,目的在于维系一个社会。[1]由于电视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被赋予文化导向的职能,因此,仪式内容被越来越融入电视节目的传播中,美食纪录片也是如此。自《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来,我国的美食纪录片制作思路均是讲美食不单单只是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与传统风俗才是真正想呈现给观众的。故而其中的仪式表达是不可或缺的。过去的美食纪录片往往以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来进行着仪式表达,因此无法舍去纪录片本身“高高在上”的味道。而《早餐中国》以当下最流行的短视频方式,以温情的手法在一家家不起眼的早餐店内通过多元符号的表达把平凡人的生活气息赋予仪式化,以此构建成美食纪录片。

《早餐中国》的仪式表征阐释

一、平凡场景营造仪式感。《早餐中国》里没有几十年上百年的传承老店,只有普通的夫妻店、家族店,大多是“平民范”十足,并且是“接地气”的,大多是隐藏于市井不起眼的小巷社区内。美食纪录片对于环境和场景的选取是重点,对于观众来说,在欣赏美食时赏心悦目的氛围是仪式要求。场景仪式感可以将观众带入故事中。而《早餐中国》中的场景,就如同楼下的早餐铺子一般,装修简单、店面窄小,甚至连招牌都没有。然而这些平凡的场景却被赋予了满满“烟火气”的仪式感。如在31集《湖南长沙——油条甜酒蛋》中,通过将老板和面、炸油条、打鸡蛋这些细节动作放大,以及对食客大口吞食油条和甜酒时的特写,仿佛给观众呈现出另一种视觉“盛宴”。而观众通过在弹幕和评论区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场景、环境的感受,尤其是身在异乡的游子,看到故乡熟悉的早餐,会产生新的理解。这种对于节目符号的创造、分享、 理解就是传播仪式观下的社会共享意义。美食纪录片需要通过场景、背景音乐等氛围来强化仪式感,营造一种高品质的共享空间。在这个共享空间内,除了场景仪式外,声音符号则具有更强烈的现场带入感。

二、声音符号塑造现场感。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传播并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与传达,而是把传播看作是通过对社会共享的符号意义产生理解、修改和转变,从而创造和分享社会符号的过程,即一个重塑文化共享信仰的过程,正如文化符号在仪式模式下转换成了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2]因此,声音符号往往是节目重要的内容构成。在《早餐中国》中,声音的传递也被突出。在《锅贴》中锅贴“卡吱吱”酥脆的声音;《生滚粥》中粘稠米粥“咕嘟嘟”的翻滚声;《拌水粉》中百姓们“哧溜溜”的吃粉声……此外,食客们赞不绝口的声音也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太好吃了”“感觉太爽了”更是令观众在弹幕中大呼“垂涎三尺”,仿佛被带入了片中与食客同享美味。不同于《舌尖上的中国》以“上帝之音”娓娓道来实物的秘密和历史,《早餐中国》通过店主、食客最朴实的话语来展示美食,更好地贴合了早餐市井化特征,观众通过直接传神的声音进入同一个情绪空间,充分发挥了声音符号通过电子媒介达到的一种现场感。

三、故事内容形成互动感。传播仪式观是在分享、交流中进行的,其中必定有情感的表达和互动。节目中故事情节的分享形成观众的情感互动是仪式表达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早餐中国》中,不仅仅单纯介绍美食,更重要的是通过美食背后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来呈现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以此来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比如不管店里多忙都要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肉丝粉店夫妻,虽然生活很苦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能苦中作乐,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生活依然还是有无限的希望。这种勤劳乐观的人生信条某种程度上透露着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信条,而这种生活信条会引起观众的极大共鸣,尤其是在繁忙都市中奋斗打拼的年轻观众,这些温暖人心的小故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独的奋斗者。此外,“每个老板都有自己的單曲循环”是《早餐中国》中一大亮点,每集最后都以老板们最喜欢的歌曲作为结尾,在歌曲中更是把情感宣泄到了最高点。例如,第4集《水煎包》中以《最浪漫的事》作为结尾,恰如老板对妻子说的话:“和你做一辈子水煎包就是最浪漫的事”。这种夫妻二人携手同舟,相濡以沫的感情传递达到了情感的互动并凝聚观众。

《早餐中国》受众的仪式共享性

一、“弹幕”仪式,分享共同意识。《早餐中国》不同于往常纪录片的宏大、理智、严肃,而是小巧、活泼,富有“烟火气”,在节目拍摄和剪辑上都别出心裁,并时刻紧随当下热点,不仅有如“马嗲嗲,上烧麦”“《课间休息来份簸箕粄》这样的有趣标题,更有“让小姐姐6点起床放弃化妆的神仙烧麦到底长啥样”“听……你们的魔鬼来了”等时下流行语句。此外,《早餐中国》作为在腾讯视频 App上的独播节目,观众的弹幕互动更增强了节目的娱乐效果和可观赏性。有别于评论中的细致分析,弹幕则是与视频同步,是一种直观的情感表达,如在26集《胡辣汤》中,人们看到的尽是“终于等到我大河南的胡辣汤了!!”“胡辣汤终于来了!!”“胡辣汤好劲爆!”等弹幕的出现。这种在弹幕仪式中寻找志同道合观点的行为是一种趣缘行为,根据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可得知,当多个主体处于相同符号的语境中时,符号用以传播的价值才得以实现,才促成了共通的意义空间。由此,受众作为趣缘群体的组成部分,通过弹幕这一符号来表达共同的兴趣和情感,形成交流圈并产生一定的交流文化,以此来寻求身份和情感认同。[3]受众在交流圈内抒发共同的情感意识,这种共同的意识让屏幕前的观众找到了仪式背后的共享性与归属感。

二、“打卡”仪式,汇聚情感能量。截至2019年6月,《早餐中国》第一季35集已收官,据统计,《早餐中国》共计2.3亿播放量,并多次占据微博热搜话题榜前列。自开播以来,《早餐中国》就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了以“一朝一夕,打卡幸福”为主题的“早餐中国”话题,并拥有6.7万讨论量。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社会中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仪式能不断产生情感能量,并将这种情感与符号相联系,从而形成组织信仰、组织思想、组织道德规范以及组织文化的基础。而组织中的个人又利用仪式所产生的情感和符号,引发之后的社会互动。经过一定的时间,这种循环成为固定的模式。[4]同时,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链的核心概念,也是仪式的最主要推动力。当前,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孤独感增加,在社会互动中更着重寻找能激发情感能量的活动,而《早餐中国》不仅走“味”,更是走“心”,在这个没有归属感的时代,让每一个远离故乡的年轻人只需要5分钟,便能分泌唾液與乡愁。而在微博话题里,这些“人在异乡,胃在故乡”的人们则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晒出家乡的特色早餐并为其实力“打Call”,还是抒发思乡之情,亦或是怀念儿时早餐店的那些旧时光,种种情感能量汇聚一起,不仅蕴藏着中国深厚博大的早餐文化与传统,更形成了一种对中国广博的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基因的认同感。

思考

当前,不少视频平台凭借观众对美食文化的追捧,不断推出各种美食纪录片,随之而来的便是同类型节目的同质化竞争与复制泛化。如何在多元的符号仪式下制作出更好的美食纪录片,美食纪录片的节目如何继续创新,能否在节目仪式上继续进步,这些问题依旧值得人们思考。《早餐中国》使观众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观看美食纪录片并在互动和传播中形成仪式。这为我们提供了多重符号在短视频的形式中加以组合,从而形成仪式节目的创新参考。(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参考文献:[1]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 媒介与社会” 论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王嘉欣.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电视竞演类节目浅析 ——以湖南卫视《声临其境》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02):115-116.

[3]蔡骐.网络虚拟社区中的趣缘文化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09):5-23+126.

[4]潘曙雅,张煜祺.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J].国际新闻界,2014,(09):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