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020-12-23 04:36赵海英
写真地理 2020年40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农田水利问题

赵海英

摘 要: 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发展理念落后的影响,也有法律制度缺失的制约。我国农田水利中存在的这些困境严重限制了农田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针对农田水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思路,为我国农田水利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助力农田水利走出当前的困境,加快其发展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 农田水利;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F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229

引言:农田水利的建设和运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我国农田灌溉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灌溉效果差等问题,本质上还是由于农田水利管理不善造成的,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大国,利用好水利资源关系不仅关系到农民的收成,还关系到粮食安全这个战略保障,农田水利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水平,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内容,发展高质量的农业产业关系到我国的整体产业升级,因此对于农田水利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着重的对待和解决。

1 新时期农田水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1 缺乏管理主体

“十三五”期間,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随着产业兴农、产业富农的政策大力落实,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农业产业作为农村的支柱产业,是保障农村经济实现发展的基石,而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发展的必要元素,始终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前景。当前很多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都比较粗放,项目的立项往往只需要村集体审批就能开工建设,建设完成后也是疏于管理,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主体的缺乏,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理念还未完全成熟,农田水利这样的公共工程通常是只建设不管理,这种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在建设期存在质量上的隐患,同时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风险漏洞,一个运营的农田水利工程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维修机制,就会造成这个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被降低,最终导致公共支出的浪费,缺乏管理的主体,就缺乏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机制、运营机制、使用机制,从而直接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大打折扣。

1.2 农田水利资金使用缺乏监督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和管理资金有两个主要的来源,第一个来源是村集体的集体资金,第二个来源是各级水利主管部门的专项资金。这两种资金的来源虽然非常明确,但使用这些资金却缺乏监督,缺乏对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去向监督,就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个方面是造成资金挪作他用,很多村集体或者水利主管部门在使用农田水利的建设资金时候,通常不按照实际的造价进行资金的申报,而是将申报下来的一部分资金用在农田水利的建设和维护中,另一个部分自己挪作他用,甚至是进了个别村官和主管部门官员的腰包里,这种现象在农田水利资金使用中较为普遍,虽然新时期对于这类行为严厉打击,但由于基层监督机制的落实力度不足,使得这类现象依旧普遍发生在农田水利资金使用过程中[1]。第二个方面是对于农田水利资金的贪污,前一种现象中资金挪作他用,普遍发生在各级政府调用水力资金用作其它公共工程的建设,而对于农田水利资金的贪污则更多的发生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之中,通常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使用主体是村集体,由于很多村集体在民主建设方面流于形式,实际上宗族血缘的作用在农村往往是村集体优先考虑的内容,这就造成村集体对于水利资金使用的公示存在造假的现象,从而直接导致在农田水利建设或者管理中的资金被贪污,很多时候原本申报的资金村民都不知情就被村官恶霸贪污。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于农田水利资金的全方位监督。

2 新时期农田水利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2.1 加快完善农田水利相关的责任制度

对于农田水利由于缺乏责任主体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农田水利相关的责任制度来实现有效的解决。完善农田水利责任制度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其一,要完善农田水利立项责任主体制度,农田水利的立项责任制度关系到农田水利的建设和维护,因此在农田水利责任制度中要明确的体现出来。立项责任制度的原则是谁立项谁负责,也就是立项的主体要负责整个立项的过程和结果,如果农田水利立项的主体是村集体,那么村集体就需要参与整个立项的决策过程,要确定立项主体对于农田水利项目的终身负责制,这个过程必然是公开透明的,村集体的参与必然是要将整个立项的信息要传递到村集体相关的所有人,这样才能将立项责任主体落实到具体、落实到实处。其二是农田水利建设责任主体制度的完善,建设责任主体制度的完善对于保证农田水利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农田水利建设责任主体要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全过程的事务,包括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工艺、设备资料、售后服务等内容[2]。其三是农田水利管理责任主体制度的完善,农田水利的管理关系到农田水利工程实际作用的发挥,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就会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的浪费,尤其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完善农田水利管理责任主体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完善管理主体制度首先要完善管理制度的主体责任人,确定管理的责任人后,才能保证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其次是要完善管理的流程,尤其是农田水利日常管理的内容,将这些基本的农田水利管理内容形成有效的制度,才能保证管理落到实处。

2.2 全方位提升农田水利的监督机制

全方位提升农田水利资金的监督机制是保证农田水利资金完全用于农田水利本身,这个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来执行和落实,首先是各级政府的监督,从水利部门到村集体,都要形成完善的资金使用计划、资金使用证明、资金使用公示,并针对这些内容进行定期的审查和再次公示,这样有助于解决农田水利资金被挪作他用的问题[3]。其次是要有深入基层的监督能力,当前我国对于基层监督的能力还远远不如,尤其对于村官一级党员干部的监督能力较差,这造成虽然有党纪国法的明确条例,但还有贪污公共工程款项的现象屡屡发生,其本质上是由于基层的监督能力差,这是需要完善的重点内容。

3 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主要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和资金使用不透明的两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两个主要问题,相关部门要完善责任主体机制和提升资金监督使用力度,从而为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玮姚,乐王.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水电科技,2020,003(001):P.62-64.

[2] 马杰.新时期我国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6):20-20.

[3] 王晓娟.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新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000(011):190-191.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农田水利问题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