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调整目标的分析

2020-12-23 04:36孟莉
写真地理 2020年40期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产业结构

孟莉

摘 要: 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规定》赋予中国体育产业巨大发展空间: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写进十九大报告,体育产业将在未来迎来发展高峰期,目标可期,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困难与阻力。本文将针对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旨在为体育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体育产业;产业结构;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269

体育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体育产业也在不断的升级和优化。它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1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

1.“体育产业结构”是指体育产业内各生產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的比例关系,即反映了各部门之间在生产技术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反映了各类体育资源在各部门、各区域的配置情况和体育产业总产值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情况。 [1]本文将从以下4个指标来分析体育产业机构的形态。

1.1 不合理的三次产业。我国经济行业的重新调整是在国家统计局2003年5月14日《三次产业规划规定》中印发。把体育业与文化、娱乐业并列组成国民经济第三产业。查阅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发展模型:1950-1970》,分析了100多个国家在其经济发展中一同经历的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清晰的构造出经济结构转变的模型。通过与其发展模型的比较分析,发现了我国包括体育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在GDP的比例明显低于标准结构。

1.2 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不合理。体育是由一个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和外围产业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本体产业发展是整个体育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带动相关产业与外围产业的发展。[2]但是在我们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并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不但落后于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现以中国和美国体育相关产业产值中的占比为例,不难发现,我们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我国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

1.3 体育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受社会、资源、经济等相关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城乡差距以及东西差距显著。作为地方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产业,也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体育产业也相对发达,而中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体育产业也明显的落后。我国体育市场的畸形发展,东部的过剩和西部的短缺,造成体育产业区域结构的矛盾明显突出。

1.4 民众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实物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参与型消费都属于体育消费。在我国,体育的实物型消费高于观赏型消费和参与型消费。这也更加直观的表明:我国体育产业的总值在各个部门分布不合理,相关产业的发展远远高于本体产业的发展。和其他发达国家体育消费结构相比较,我们的差距还比较明显。1998年美国体育产业值达630亿美元,其中有353亿美元的健身娱乐业收入,体育劳务收入占55.98%。体育用品收入190亿美元,体育实物消费占当年体育总产值30.1%。意大利早在1993年就有7300亿里拉体育消费观赏消费的收入。而我们国家事务型消费和劳务型消费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消费比例为20%、80%和40%、60%。

2 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通过实现其优化和升级从而达到促进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 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表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统一,要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使国民经济和各部门之间保持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同样体育产业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各个组织结构之间也需要一个合理的比例。[3]组织的滞后会造成体育经济发展的“瓶颈”,比如竞赛表演业和娱乐健身业。而过度超前的组织同样不利于体育经济的进步,比如体育用品制造业。因此,体育组织结构之间只有合理协调的发展格局才能使体育经济发展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2.2 形成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高科技的竞争,是围绕知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科技的转化开展的,只有掌握一些尖端技术,在国际上形成科研优势,经济发展才会领先。[4]近年来,中国的竞技体育快速发展,已跻身世界三甲。伙同抓住黄金时期,加快科学研究,建立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力争在若干相关领域建立有效的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带动体育经济的整个产业升级、优化,最终促进增长。

2.3 优化供需结构,形成动态平衡。凯恩斯经济理论是针对发达国家长时间处于经济危机难以自拔的“拯救”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就是政府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干预经济活动,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5]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成效,消费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成为推动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从中国人均GDP看,2019年已经接近10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已转变为服务性消费大于物质消费的需求。体育消费依然是一种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服务消费。并没有呈现出预期的快速增长的趋势。其重要的原因是供给结构与居民消费意愿不协调。因此,供给结构要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关注新的消费热点,协调体育产业结构,形成动态互动效应。

参考文献

[1] 陈祥林.我国体育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政策选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3):75-82.

[2] 刘远祥.孙冰川.田雨普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政府行为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4): 25.

[3] 苑广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4.

[4] 吴超林,杨晓生 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73-74.

[5] 刘远祥.孙冰川.田雨普优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政府行为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4): 27.

猜你喜欢
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产业结构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论NBA对我国体育经济产业化开发的借鉴
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对策分析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