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饭圈文化中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调查的访谈体会

2020-12-23 07:16赛琴叶泽强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爱豆饭圈追星

赛琴 叶泽强

饭圈是如今追星群体中的一个新名词,随着粉丝群体扩大,偶像经济不断发展,追星行为从以往最多就是买专辑、看演唱会、都是散粉,到现在出为偶像买周、租广告位做宣传、投票以及做慈善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他们,怀着“老母亲养儿子”心理追星的庞大粉丝群体。偶像的成长之路同时也是粉丝的自我实现过程,他们是粉丝主体性的代言人,满足观看者的自我想象,同时偶像也是他们欲望中的客体,填补着理想伴侣的缺位。

本次话题的访谈一共进行了两次,每次时间大概40分钟,第一次进行深入访谈的实践感触良多。本次体会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

1.对受访者来说,一些“常识性”的提问会使他们的思维与传统普适的认知相联系,而使其回答过于理想化。

比如:

访问者:您追星是为了什么呢?

受访者:就是觉得他们很好看,喜欢他们的歌曲和舞蹈,而且还有有一些积极的影响的,比如说权志龙曾练习生十几年年,他一直在坚持他努力,、易烊千玺就是在默默的努力埋头做大事,不同的人身上能得到很多,之前认识一位同城的粉丝,她很胖200多斤,但非常喜欢权志龙,大学选择了去韩国留学,并且为了更好的接到接触到爱豆,她开始疯狂的减肥,变得很漂亮,并且学习一些摄影等一些技能.

追问(1)这个女生可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一个个别案例,对于你来说,或者对于更大多数平凡的一些普通的最新人群,你们的行为有没有得到了什么满足吗?

答(1)就是简单的快乐、满足、喜悦,感到满足,对我来说我不是一个积极肯吃苦的人,我可能表现的不太明显。

受访者用及其理想化的个别案例来“同化”对自己的影响,将大众认为的粉爱豆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作为自己粉爱豆的原因,更像是一个“欺骗自我”来满足自我合理和大众认同的合理性,不是自身真实的需求和原因。所以访问者要帮助把理想的回答拉回现实,将粉爱豆的原因和影响从理想化的个案重新聚集到自己、大众普通群体身上。

把理想的回答拉回现实之后,案主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在现实中找出关键点和真相,第一次访谈时也一时想不到该如何深化。饭圈女孩的一个概念就是把自己无法实现的需要寄托到偶像的身上。这时就可以将过于广泛空洞的“为什么喜欢”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可以从满足感,精神寄托,自我实现发展需要的寄托,归属感的影响等多方面细化喜欢的原因,帮助受访者进行归纳。

(第二次访谈)您说粉爱豆会觉得心理满足,能具体说下有哪些表现(对方沉默不知道怎么说,我就举例了几个方面)

问题(1)比如在追男爱豆的时候,他所吸引你的一些特质是否是现实中对另一半对象特质的期待?

回答(1)对我来说的话,所追的男爱豆的特质,并不是我对另一半的期待,比如我喜欢的权志龙,他是很叛逆的类型,但是我并不想要我的另一半,也是像他一样的叛逆。

追问(1-2)能说下为什么会喜欢叛逆的类型呢?

回答(1-2)喜欢比较叛逆的类型,是因为我自己并不能像他们那样做,比如说我想去学习街舞,但是家里人不允许,他们认为那是不正经的活动,还有比如我想染一个红色的头发,我很想染那种奇怪颜色的头发,但是家里人还不允许,但是爱豆染了一个红色头发,我看着就很喜欢很高兴,感到很满足。

问题(2)在追女爱豆的时候,她所吸引你的一些特质是不是现实中你对自己的期待?是否激励自己向她学习?或者只是默默期待,将她的成功作为一种自己精神的寄托?

回答(2)对于女爱豆的话,我觉得他们的特质对于我的现实是有很大激励作用的,像女孩子会希望自己变得更漂亮,比如我很喜欢炫(一个韩国女爱豆吧)我就会模仿他的一些穿搭、化妆,穿衣风格,可能我现在没有学的很成功,但我还在学习。

问题(3)他们对你来说是否是一种精神的依靠,在自己脆弱的时候将其作为一种支持性的力量?

回答(3)这个是肯定有的,最近这个时期可能表现不太明显,主要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每当自己受挫或者说压力很大的时候,就会想想他们他们每天那么辛苦,他还在坚持,自己就会感觉就是有了安慰也会有动力,像他们在激励着我一样。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不是说把他们当做一种寄托,只是我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别的地方,就是上了大学之后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再拒绝的,我但现在就没有很多的精力,只能说是先追逐于眼前,把眼前的事做好吧。

为了帮助受访者聚焦“为什么喜欢”第二次的访谈,将“喜欢原因”替换成解释为“心理感受到哪些满足”,可能是访问者的提问语言存在问题,“心理感受、满足”太过名词,没有让受访者直接明了直中命题。为了帮助受访者更完整的理解问题,按照提前做出的假设像案主求证。比如将心理的满足按照性别的特质与结合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满足感、精神寄托、自我实现发展需要的寄托、归属感相联系来提问(1)追男爱豆的时候,他所吸引你的一些特质是否是现实中对另一半对象特质的期待?喜欢这种类型的原因?(2)追女愛豆的时候,她所吸引你的一些特质是不是现实中你对自己的期待?是否激励自己向她学习?或者只是默默期待,将她的成功作为一种自己精神的寄托?(3)他们对你来说是否是一种精神的依靠,在自己脆弱的时候将其作为一种支持性的力量?

虽然单纯的以性别为特质来提问还是具有局限性和引导性的,将受访者的回答和思维模式引导到自己预先做出的假设中,不一定全面,但在当时的访问环境中我已经找不到更合适的解决途径了。

2.另一个方面就是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如果受访者的回答与提出的问题不对称,要及时纠正重新发问。

比如:

访谈者:你认为,和你一起追星的粉丝群体,你们的性格特征怎样的?(是否明显相同或者有什么显著差别)

受访者:无明显相同,毕竟生活环境生活条件都各不相同,个人经历也有所不同

其实这个问题想要真正询问的是,在受访者看来“饭圈”中的粉丝群体大概分为几种类型,他们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心理需求和具体行为特质,你属于其中的哪类群体。但可能语言表述不恰当,受访者的理解也局限于提问语言的表面意思。语言的凝练性、精准性,是沟通双方,信息搜集真实、有效、快速的重要方面,但在现实的环境中不能绝对依靠访谈提纲,要注意受访者关键信息的披露,要有随时有效提问的能力。但语言的表述能力是要在日积月累的积累、训练中提升的,要在平时刻意练习。

猜你喜欢
爱豆饭圈追星
虚拟偶像爆红全球:我的爱豆不是人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整治“饭圈”乱象
你激励爱豆的样子, 像极了你的妈妈
让追星不疯狂
在疫情面前,见证一场“饭圈”的成人礼
“饭圈女孩”(双语加油站)
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编辑部追星日常
ellechina.com扎染逆袭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