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2020-12-23 07:16杨绍辉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创新

杨绍辉

摘  要: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党组织工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具有凝聚党员力量,协调、指导、监督党员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以机关基层党组织为切入点,增进党组织的创新性建设,有利于机关基层党组织人员工作创新水平和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创新

1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1.1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具有凝聚力量、增进团结的作用

高校各个机关内部由不同的科室所组成,不同的科室分管不同的工作,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彼此之间拥有不同的工作目标[1],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也因此受到局限。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作为机关基层党员群体组织,能够将不同科室成员融合在一起,通过组织不同的学习活动、培训活动、素质拓展等活动增进机关党员同志之间的交流,同时,机关基层党组织作为连接学校上级党组织以及机关基层党员的组织,能够将全体党员凝聚在上级党组织传达的统一目标中,增强了科室部门之间的紧密性。

1.2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具有指导作用

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员比例高,党员人数较多,非党群众较少,为此相对于高校院系党组织其在思想和工作两方面具有显著的双重指导作用[2]。首先,在思想上,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在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带领下,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与自查活动,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意识,纠正党员不良作风,从而对学校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工作上,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作为植根于机关之中,并在科室基础上形成的基层党组织,其能够将对党员同志日常业务工作的指导融合于党组织工作之中。

1.3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具有监督作用

机关基层党组织科室众多,通过行政手段难以对各个科室成员进行整体全面的监督,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作为领导机关全体党员的基层组织能够通过定期组织党组织活动,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并通过制定各项党组织规章在日常工作中监督党员行为,另外,机关基层党组织能够将把对机关党员同志的工作考核纳入党组织考核之中,激励机关党员在工作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党组织工作与机关工作相结合,推动机关工作效能的提高。

2建立创新型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必要性

2.1建立创新型高校机关党组织有利于增强机关基层党员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高校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无论是高校的院系组织还是机关基层组织都需要注重对组织成员创新能力的培养[3]。高校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建立是增强高校机关基层党员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以不同机关基层党组织为单位,校级党组织提供一系列具有工作针对性的创新实践类课程,对不同的机关、部门开设不同类别的课程,避免教学内容“一刀切”,通過日常学习,培养机关党员的工作创新意识,同时针对不同党组织开展多种党建项目、创新实践类竞赛,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2.2建立创新型高校机关党组织有利于提高机关党员的学习、工作积极性

高校创新型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建立,是提高机关党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建立需要将机关日常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合理建立党建工作考评机制,将培训课程、党建项目及创新实践类竞赛的参与情况以及日常工作的创新程度纳入党员个人的考评体系之中,这种考评方式将大大增强机关党员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最终提高机关整体的创新水平。

2.3建立创新型高校机关党组织有利于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

创新型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建立是以机关基层党组织为媒介,通过提高机关党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带动机关党员工作创新,最终提高机关整体的创新水平。创新型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组织的重要目标,在组织活动中突出创新能力的学习,鼓励机关党员工作创新,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性,机关党员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

3当前在建设创新型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足

3.1对不同组织的工作职能的认识存在混淆

作为一个成熟的现代机构,高校中不同的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承载着不同的职能。目前的工作中往往存在着对具有不同职能的创新型党组织的概念内涵界定不清的问题。不同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分属于不同的机关,而每个机关又具有不同的职能,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没有认清不同的党组织需要不同的能力培养的问题,实行无差异的能力培养,导致培训效果不佳,大部分党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高。

3.2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的考核缺乏针对性

根据设计、实施、考核、反馈这一科学的工作程序,对具体的工作取得的效果进行考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直接促进工作实施的积极性并且改进进行设计的思路。目前的工作中,在考评机制上,仅有较少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将机关党员的工作创新能力纳入党组织的考评之中,而绝大多数党组织仅仅将培训课程参与与否作为机关党员考评的一项指标,而忽略了对其工作创新能力的考评,机关党员工作创新意愿不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实践。

4改进创新型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

4.1区分不同机关组织的工作职能

创新型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机关基层党组织为媒介,增强机关党员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不同的高校机关组织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发挥不同的工作职能,为此在培养机关党员创新实践能力之前区分不同机关组织的工作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区分不同机关组织工作职能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了解机关不同层次、类别的创新能力培养需求,进行不同的工作模式设计,开展不同类别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活动。

4.2建立创新实践能力相关考评体系

尽管当前已经初步形成高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考评体制,机关基层党员参与创新实践类培训课程、党建项目、科研竞赛项目的积极性并不高,在日常工作中并不重视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因此将机关基层党员是否参与创新实践能力培训,党建项目、科研竞赛参与状况以及日常工作创新情况纳入党员个人的考评体系中,并将机关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创新性建设情况作为党组织考核的指标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小结

创新型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建立既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新任务,同时也符合党对全党建设提出的要求,并且由于高校工作的特殊性,还直接影响着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效果。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既要看到创新型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对高校机关工作的重要作用,同时又要看到高校对机关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视以及所给予的支持。既要看到创新型党组织,尤其是创新型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取得的成效,也要看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和改进创新型机关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最终在响应党中央将建设创新型党组织作为实现创新发展战略的核心的号召的同时,扮演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高校机关基层党组织应该扮演的新角色。

参考文献

[1]  邓东华,薛锐,叶丹,姚爱林,王金平,侯昀.新时期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2):1-2.

[2]  孙寿永,丁洛阳,王梦芝,吴圣龙.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问题及相关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29):95-98.

[3]  纪志耿.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M]:201705..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20年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20DJ002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创新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