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差异

2020-12-23 07:16姜苗苗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群体能力学校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教育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也促进了国家的发展。由于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不同,导致各个国家所接受教育的方式也不同,但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总古至今,中国式教育的特点为,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学科繁多,大多属于应试教育,升学的标准也大多参照的是分数,学生们学习理论知识比实践知识多,自然实践能力比理论能力弱,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教师和家长往往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存在一套标准的、任务内容明确的(也就是有标准答案的)教学大纲,教师的任务是保证学生掌握该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占到中学教育评价体系的90%以上。为了对教师的教学任务工作质量进行检验,学校会有严格的考核体系。中国的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安排,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大多数时间都是跟着学校的时间走,大多数是学生严格按照学校所制定的作息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中国的人口多,教育属于大班授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很难顾及到所有学生,因此在一个班级中也存在着学习差异较大的学生。

相比中国式教育,西方的教育体制非常灵活,政府只在政策导向上基于大体上的指导,各个学校用什么教育方法教育学生则不怎么过问。在西方的教育体制的决定下,学生的分数并不会决定一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学习压力不大。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社会实践,学生写社会调查报告,并寻找社会弊端,提出解决方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导下,学生的独立意识强,且小班授课的授课方式,教师对于学生们的照顾比较全面,学生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学生知识面较为丰富,应试能力强,比较能融入环境;综合实践能力欠缺,很少学生能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部分学生可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西方教育:大部分学生都能个性发展,综合实践强,有一技之长;可能会导致某方面的知识缺乏,相当部分學生可能会不受基本规矩束缚,而导致极端行为。

另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群体意识比较强,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人都有着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意识,从而在一个班级体中,群体内部有高度统一的思想和习惯。

相反,西方注重事物多元性,这是西方社会的明显特点,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多样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处事方式。因此西方的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都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优点长处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此西方的教育方法灵活多变,学生们可以制定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轻松与自由,自然创造性也得到了有力的发挥。

对于中西方教育各有千秋的特点,教育者需要对不同的教育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教育,为提高本国教育质量献计献策。

作者简介:姜苗苗(1998年),女,蒙古族,籍贯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在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就读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群体能力学校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