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0-12-23 07:16邹小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吉祥纹样绘画

邹小萍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有些教师没有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会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为了避免该问题,可以引用生活化模式,既可以构建生活化情境,又可以创设趣味美术实践活动,这会有效地将学生引入生活情境,令其积极投入美术创作中,从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

引言:

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素材,令其变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工具,同时可以用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事物着手,令其引起学生的创作兴趣。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放任学生自主想象、自主实践,令学生拥有较为广泛的自由空间,这会为美术创作提供有利条件。

1.小学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的作用

1.1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众所周知,在美术教学中,创作灵感对学生具有较强的促学意义,如果能够将生活化模式应用在美术课堂上,这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其能够挥笔洒墨,充分地释放创作激情,进而完成绘画作品。

1.2能够增强绘画兴趣

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某部分的教學内容不受学生喜爱,致使有些学生缺乏参与课堂绘画的动力,如果能够使用生活化内容,会令学生不禁联想到常见、熟悉的生活事物,这会引起绘画兴趣,有利于参与课堂教学。

1.3能够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在生活化模式中,要求学生能够依据某些生活事物、人物进行绘画,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有效的方式,将诸多生活化内容引入课堂,既会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又会补充教材中欠缺的内容,这就起到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的作用。

2.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教学方式不够新颖

从美术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有些教师照旧使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创作,但是教材中的内容毕竟有限,这会不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2.2学生的兴趣较低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自顾自地绘画,没有遵从教师的要求,有些学生所画的内容较为相近,不利于形成创新意识,根据以上课堂现象来看,都是由于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较低,不利于展开美术教学。

2.3缺乏生活素材的引用

生活素材与美术的关系,如同山泉和泉眼一般,必须从生活中汲取素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灵感,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有些教师没有重视生活素材的使用,这会产生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

3.小学美术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应用

3.1构建生活化情境

在美术课堂中,可以依据教材中的内容,构建生活化情境,将各种有关于生活的内容呈现出来,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种种联想,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从而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剪纸中的吉祥纹样》时,从教材内容来看,需要学生认识各种具有吉祥寓意的传统剪纸纹样图案,以及学习关于纹样的基本知识,这就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吉祥纹样的“踪影”,结合教材进行讲解。

在开始教学之前,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多种多样的传统剪纸纹样,随后对学生说:“同学们,请你们观察屏幕中的图片,每种图片描绘的动物是不是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这会引起思考,教师继续说:“同学们,这些包括各种飞禽走兽、福字、寿字的纹样,都代表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哦!这就叫做吉祥纹样!”,这会令学生了解吉祥纹样的基本展现形式。

然后,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纹样,有些学生会说:“吃饭的盘子有纹样”,有些学生会说:“沙发上的抱枕有纹样”,在多媒体中继续展示图片,教师继续道:“没错,我们生活中的装饰纹样和吉祥纹样都属于同一种艺术,如果想把吉祥纹样设计到自己的生活用品中,我们该怎么做呢?”,令其产生质疑。

紧接着,承接之前吉祥纹样的内容,延展出多种吉祥纹样的设计形式,包括囍字、八吉祥、八仙过海、宝相花等,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一种纹样呢?为什么?”,有些学生说:“我喜欢八吉祥,因为……”,有些学生说:“我喜欢宝相花,因为……”,这就说明每名学生都已对吉祥纹样产生兴趣。

最后,要求每名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仿照屏幕中的吉祥纹样的作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自己喜爱的吉祥纹样,在设计完成后,由教师逐个阅览学生作品,给出积极的鼓励,令学生增长自信心。

因此,从以上教学过程来看,通过不断地引入各种生活中的吉祥纹样图片,能够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再引导学生自主展开创作,这会有助于较好地吸收美术知识。

3.2创设趣味美术实践活动

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一方面需要重视生活素材的引入,另一方面需要重视开展实践活动,令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在该过程中,可以结合趣味化因素,令其变成生动有趣的美术实践活动,这会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保证活动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画人像》时,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人物面部特征的画法,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这就可以从生活中取材,同时引领展开趣味美术实践活动。

在活动开始之前,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多幅不同样貌的影视明星,让学生们观察每个人物的样貌特点,同时询问学生说:“同学们,屏幕中影视明星有什么不同呢?”,有些学生会说:“第一个比第二个的眼睛大”,有些学生会说:“第四个比第五个的头发多”,可见学生们已经开始注重人物的面部特征,随后继续说道:“很好,今天老师会让你们做为小画家,想一想你们可以画出谁呢?”这会引起学生的绘画兴趣。

然后,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脑中的人物的头像,教师可以观察每名学生的图画,指出某方面的不足,如眉毛太粗、脸庞太大等,随后在黑板上,给学演示画人像的简易方法,这会帮助学生增强绘画技能。

紧接着,教师说道:“同学们,相信你们在班级内,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们能不能给他画幅肖像画呢?”,随后让学生找寻自己要好的小伙伴,共同组成绘画小组,互相之间描画对方的肖像,这会令学生产生较高的兴趣。同时,需要借助刚才教师教学的绘画方法,勾勒出所画人物的神情,如开心、悲伤,令所画人物更为鲜活。

再者,教师会收集所有学生的作品,将其打乱顺序,重新依次发放给每名学生,让拿到肖像画的学生,猜一猜画中的同学名字,将自己认为的答案写在作品的背后,再由教师收集起来,一边向所有学生展示作品,另一边念出作品后的名字,让被念到名字的学生站起来,让其他学生对比作品观看,同时询问说:“同学们,请你们看一看,XX同学和画里的人物像不像呢?”,如果在学生回答肯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说:“非常好!现在请绘画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吧!”,如果在学生回答否定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说:“既然不是XX同学,那么会是谁呢?请大家动脑筋,猜一猜哦!”,这会打开学生们的话匣子,顿时让课堂处于积极的互动氛围中。

通过趣味化活动,既会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更多的创作兴趣,又会从中学习绘画人像的技能,从而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化模式的应用,结合每章节教材内容的特点,令其能够与生活内容较好地融合起来,对学生可以起到促学作用,同时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这会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薛鑫鑫.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研究[J].读写算,2020(26):119-120.

[2]  季陈茜.浅谈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效率[J].考试周刊,2020(73):159-160.

猜你喜欢
吉祥纹样绘画
祖国吉祥
拯救“濒危”花纹
战国时期带钩的纹样艺术特点
好花开放送吉祥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漫画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